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當即命喪玄武門,並將父親李淵軟禁了起來,從而奪取了大唐的皇位,史稱唐太宗。

唐太宗登上皇帝寶座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賞在“玄武門之變”中的功臣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和侯君集等人。而長孫無忌作為首席功臣,更是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根據《新唐書·長孫無忌傳》一書中記載:

“王位皇太子,授左庶子。即位,遷禮部尚書,以功第一,進封齊國公。……帝以無忌皇后兄,又少相友,眷以日後,常出入臥內,進尚書右僕射。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玄武門

從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非常器重長孫無忌的,還讓他當了尚書省的右僕射,職位也是宰相中的一員。

不僅如此,唐太宗之所以重用長孫無忌,是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長孫皇后的親哥哥,屬於大唐的國舅。

在唐朝初年的時候,宰相併不是隻有一個人來擔任的,而是一個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領導班子的總稱。其中,“三省六部制”中的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的最高長官全部都是宰相。

到了唐太宗時期,由於尚書省的最高長官尚書令掌管著國家財政和軍事大權,其權力直接威脅到了皇權,所以尚書令的位置一直都是空置著。而尚書左僕射和尚書右僕射,則成為了尚書省實際上的一把手,長孫無忌就是其中之一。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三省六部制

就這樣,長孫無忌進入了大唐帝國的權力核心,唐太宗每次需要做出重大決策時,都會召集他們在一起開會研究。正常情況下來說,長孫無忌應該盡力輔佐皇帝,以爭取更多的晉升機會,但他卻突然申請辭去尚書右僕射的職務。

長孫無忌向唐太宗上書,要求辭掉自己的尚書右僕射職位,並不是他沒有能力擔此重任,而是因為他的親妹妹長孫皇后的態度。

在《舊唐書·后妃傳》一書中,記述了一段長孫皇后與唐太宗的對話:

“皇后固言不可,每乘間奏曰:“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佈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為切骨之戒。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為宰執。”太宗不聽,竟用無忌為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右僕射。”

從長孫皇后的話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她不想讓哥哥長孫無忌以外戚的身份參與朝政,從而給長孫家族帶來禍端。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唐太宗李世民

縱觀歷史上的許多朝代,外戚專權的現象一直都是存在的。長孫皇后口中提到的“漢之呂霍”,指的就是西漢時期的呂后和霍光,這兩個外戚家族因為干預朝政,最終而遭受了滅頂之災。

透過這個血淋淋的教訓,讓長孫皇后深刻地意識到:

“為了保護哥哥長孫無忌和整個長孫家族能夠長久不衰,必須要遠離朝廷的權力中心。”

長孫皇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一面勸說哥哥遠離權力中心,一面提醒唐太宗防止外戚專權,既保護了長孫家族的人脈,又維護了大唐的皇權。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劇中的唐太宗和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作為一個女人,雖然身居皇后的位置,同時還不忘居安思危,對朝廷的政治權力看得如此透徹,足以可見她那高超的智慧。

從政治角度來分析,長孫皇后非常清楚,唐朝的國家政權本來就不屬於自己的家族,一旦讓哥哥掌握了大權,內心的慾望便會一發不可收拾。她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前朝有過呂后和霍光家族的教訓。還是提早讓哥哥遠離權力的中心,將外戚專權的苗頭扼殺在搖籃之中,才是最為穩妥的。

然而,30多年之後的唐高宗執政時期,長孫無忌遭到許敬宗的誣陷,恰好印證了長孫皇后所擔心的事情。

從長孫皇后的個人生活態度中可以發現,

她除了地位尊貴之外,還具備了以下兩個方面的特性:

1、能夠以史為鑑,突顯政治智慧。

2、既是後宮良佐,也是唐太宗的智囊團。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長孫無忌

根據這兩點特性,我們說長孫皇后是一位傑出的女性政治家,一點也不為過。

對於唐太宗來說,朝堂上的政務和後宮的事務是同等重要的,都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衰。但由於平日裡工作繁忙,他也不可能兼顧兩者,所以就需要一位賢明的皇后來替自己打理後宮的具體事務,而長孫皇后就是這麼一位名副其實的賢內助。

長孫皇后勸諫不要提拔哥哥長孫無忌,就可以看作她是在協助唐太宗處理政務,畢竟任命或提拔官員屬於朝廷政務的一部分,甚至還會決定朝廷的政治走向。

對於這件事兒,長孫皇后不僅僅是出於保全哥哥以及長孫家族的利益為出發點,更是對唐太宗和整個大唐帝國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長孫皇后畫像

我們常說:“

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大力支援的女人

”,這句話用在長孫皇后的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她從13歲的時候就嫁給李世民,一直以來,都在為自己的丈夫默默奉獻著。

除了盡到一個妻子應有的義務之外,長孫皇后還經常與唐太宗一起討論詩書、研討古今,更是在“玄武門之變”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關於長孫皇后在“玄武門之變”中的貢獻,在《舊唐書·長孫皇后傳》一書中記載:

“時太宗功業既高,隱太子猜忌滋甚。後孝事高祖,恭順妃嬪,盡力彌縫,以存內助。及難作,太宗在玄武門方引將士入宮授甲,後親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當時的李世民功勳卓著,有一些功高蓋主的感覺,畢竟當時李建成才是大唐正式的太子,從而引來李建成的猜忌。長孫皇后則利用自己女性身份的優勢,在公公唐高祖面前表現得非常孝順,而且還與唐高祖的嬪妃們搞好關係,從而改變李世民面臨的被動局面。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玄武門之變

當“玄武門之變”即將爆發的時候,人們再次看到了長孫皇后的身影,她親自勉勵將士們,相當於做了一個戰前總動員。除此之外,長孫皇后甚至親手替將士們擦去臉上的汗水,這個舉動激勵了所有的將士們,進而保證了“玄武門之變”的勝利。

從這個細節中可以看出,長孫皇后絕對是一個細心之人,而且具有很高的智商。除此之外,關於長孫皇后的賢明,還體現在她對唐太宗的情深意切。

有一次,唐太宗得了一場重病,躺在病榻上很長一段時間,長孫皇后就在身邊日夜侍奉。而且,她還特意準備了一包毒藥時刻放在身上,一旦唐太宗病入膏肓了,自己也將跟隨丈夫而去。

然而,這一記載也引起了後世的質疑,有人認為,這個舉動只是長孫皇后故意在作秀而已。但是,隨著這段歷史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在現代生活中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掉那種高貴的情感和信念。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長孫皇后作為唐太宗後宮中的一個賢內助,她將自己的智慧以一種柔性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幫助唐太宗成就了一番偉業,開創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其實,長孫皇后身上獨有的超凡智慧和政治遠見,並不意味著她就是一個理性至極的人。同樣,身為女人,她還是一位富有才情的人,透過她筆下的一首《春遊曲》可以體現出來。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豔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簷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長孫皇后《春遊曲》

透過這首詩,我們似乎看到了長孫皇后的另一面,詩句中的她就像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平凡女性一樣,將自己的智慧與理性,才情與浪漫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長孫皇后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長孫皇后,於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病逝後,才會讓唐太宗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十分悲傷。

根據史書記載,當時年僅36歲的長孫皇后在彌留之際,掏出了那一包儲存已久的毒藥,對唐太宗說:

“臣妾以前隨時將這包毒藥帶在身上,目的是如果皇上一旦有什麼不測,臣妾將追隨皇上而去,誓死不當“呂后專權”。”

長孫皇后的一番話,讓唐太宗頓時淚流滿面。由此可見,長孫皇后直到臨死之前,都沒有忘記提醒唐太宗“要防止外戚專權”。

長孫皇后使用了一種不干預朝政的方式,進而來影響國家的政治,她在歷朝歷代中的皇后中無疑是做得最好的一位。或許只有這樣的女性,才配得上唐太宗,才配得上做大唐的皇后。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唐太宗畫像

果不其然,在長孫皇后勸說唐太宗不要提拔長孫無忌後不久,朝廷中就開始有人說三道四了。

根據北宋文學家司馬光筆下的《資治通鑑·唐太宗貞觀二年正月》一書中記載:

“春正月辛亥,右僕射長孫無忌罷,時有密表稱,無忌權寵過盛者。上以表示之曰:“朕於卿洞然無疑,若各懷所聞而不言,則君臣之意有不通。”

又召百官謂之曰:“朕諸子皆幼,視無忌如子,非他人所能間也。”

無忌自懼滿盈,固求遜位,皇后又立為之請,上乃許之,以為開府儀同三司。”

儘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絕對信任,甚至將他視為自己的兒子,但長孫無忌卻不想因為位高權重而招惹不必要的麻煩,再三請求辭去尚書右僕射的職務。

在長孫皇后的多次勸說下,唐太宗終於答應了長孫無忌的請求,授予了他一個有名無實的官職,那就是開府儀同三司。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長孫無忌

這樣一來,長孫無忌避免了因為官職太高而遭人誣陷彈劾,而長孫皇后一直所擔心的“外戚專權”的問題也就不復存在了。

但不能否認的是,長孫無忌當時辭去尚書右僕射的職務,只是他與長孫皇后的一種合拍。雖然滿足了長孫皇后希望“長孫一脈遠離政治權力中心”的願望,但或許並不是自己的真實意願。

然而,長孫無忌也是一個精明的人,他在努力剋制著內心對權力的渴望,辭去尚書右僕射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因為他非常清楚“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不能因為這件事而斷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有一句話叫作“伴君如伴虎”,長孫無忌與唐太宗的關係自然是非常親近,不僅是大舅哥和妹夫的關係,而是還是“玄武門之變”的一大功臣,生死之交。

唐太宗重用長孫無忌,長孫皇后為何反對?防止外戚干政,保全家族

劇中的長孫無忌和唐太宗

但是,在中國古代還有一種關係,叫作君臣關係,君主最忌諱的事情就是臣子“功高蓋主”。更何況長孫無忌還是一個外戚,唐太宗當然也不會不明白歷史上“外戚專權”的危害性。

面對一些大臣的說三道四,即使唐太宗寧願為了長孫無忌而得罪大臣們,但這樣早晚都會引起朝堂的動盪。長孫無忌也是一個明白人,為了不讓唐太宗和妹妹長孫皇后為難,主動辭去尚書右僕射的職務,不失為是一個明智之舉。

所以,長孫無忌辭去位高權重的官職,這裡邊既有長孫皇后的極力勸說,同時也有他自己為了明哲保身而做出的選擇,但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

參考文獻

《新唐書·長孫無忌傳》

《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