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朝崛起,為何一直在山海關啃磚頭,沒有繞道進入山海關

我們讀明末的歷史會發現一件事,從萬曆末年努爾哈赤起兵到李自成兵敗山海關,清朝給我們一個印象就是一直在山海關外打圈圈。如果穿越到那個時代,為什麼清軍沒有從其他的隘口進入中原呢?今天我們就可以說說這個問題,其實沒各位想的這麼簡單。

縱觀整個歷史,清軍有沒有從其他的地方進攻過呢?有,崇禎剛登基就有過。崇禎二年,當時的清軍就繞長城進入了明朝北京腹地。這件事,在歷史上有個叫法是己巳之變。這事,真的也是該著袁崇煥倒黴。一年前還與崇禎皇帝侃侃而談,要五年平遼,這才一年就讓清軍打到家門口了。這麼個事,其實怪就只能怪崇禎,何必這麼著急。也是崇禎皇帝太年輕,又沒有在年輕時候接受過帝王之術的教育,所以才有最後袁崇煥的悲劇。我們還是回到這場戰役。

從清朝崛起,為何一直在山海關啃磚頭,沒有繞道進入山海關

這場戰役就是當時滿清皇太極從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三個方向越過長城來進攻北京以及京畿地區的戰役。由於明軍常年以山海關一線防禦為重點,所以對於其他幾個隘口的防禦較為薄弱,從而給了清軍突破的機會。在戰前,袁崇煥就兩次上書,要求崇禎皇帝加強對薊門的防守。不過,當時並未得到崇禎的重視。所以,才有了這次己巳之變。

在十月二十六日,滿清軍隊突破喜峰口以來,突然詭異般的停止了行動。而此時,京師已經戒嚴,崇禎已經下詔勤王。駐守在遼東的袁崇煥火速率兵救援,除去必須在寧錦防線防禦的必備兵力,袁崇煥救援兵力達到兩萬人。而此時,袁崇煥命令名將趙率教率領四千騎兵馬不停蹄前往遵化。因為遵化是京師東面重鎮,如果能夠在這裡堵住清軍,就可以保住崇禎的安全。但是,前邊我們說了,清軍詭異的停止了前進,為何?因為在這裡埋伏明軍。十一月初二,明軍趙率教部在遵化的路上遭到清軍伏擊,四千騎兵全軍覆沒,名將趙率教身中流矢而亡。我們這裡為趙率教默哀一分鐘,一代名將就這樣死在了清軍的手上。

從清朝崛起,為何一直在山海關啃磚頭,沒有繞道進入山海關

在遵化外趙率教被清軍伏擊之後,清軍開始了大規模的進攻。在隨後的時間,清軍開始繞過明軍所有城防直奔京師。而袁崇煥在京師門戶薊州抵禦清軍,並且大量派出偵察兵偵查滿清軍隊的動向。不過,留意到滿清軍隊越過薊州直奔京師的戰略動向後,袁崇煥並沒有尾隨清軍。我們這裡可以看出袁崇煥的職業素養,確實可以稱為一代名將。由於前邊趙率教中伏,我們可以看出,如果這個時候追擊滿清軍隊,可能也會遭遇伏擊。所以,袁崇煥直接前往河西務駐防,因為這裡可以直接拱衛京師。而此時,拱衛京師的部隊也開始大量集結於京畿地區。

在京師附近,主要有三支部隊:駐紮順義的滿桂,駐紮在密雲的尤世威以及在薊州附近的袁崇煥。除了這三支勤王部隊外,還有京營以及京師其他衛戍部隊。由於京師常年沒有戰事,所以武備廢弛,軍隊缺乏訓練。崇禎此時,啟用已經年過七旬的孫承宗為主將主持京師防禦。在京師城牆上,崇禎派官員和太監督戰,訓練京營部隊。在這樣的背景下,首戰於德勝門外打響,而作戰部隊就是滿桂的大同軍以及宣府的侯世祿的部隊。滿桂此人是大明一員勇將,時常身先士卒。也正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滿桂也時常受傷。滿桂的履歷中,寧錦大捷有著他的身影。在此次德勝門的戰鬥中,滿桂同樣身先士卒。戰鬥慘烈到何種程度,最後滿桂身負重傷,隨一百多人在京師甕城中休息。

從清朝崛起,為何一直在山海關啃磚頭,沒有繞道進入山海關

第二戰是在廣渠門打響,此時的袁崇煥帶領威名赫赫的關寧鐵騎與清軍作戰,祖大壽奮勇抗敵。在之後袁崇煥本部遭遇進攻時,袁崇煥身上被射的如刺蝟一樣照樣應戰。因為袁崇煥身上穿的是重甲,所以並沒受傷。隨著時間的退役,救援大兵趕來,清軍撤退,被追擊數十里,最後死傷甚眾。

接著,隨著廣渠門的再度失利,清軍返回南苑修整。在之後的幾次戰鬥中,兩軍發生拉鋸。不過,崇禎自毀長城,袁崇煥下獄,之後祖大壽帶領關寧軍逃回錦州,京畿地區沒有野戰能力。最後,清軍縱橫於京畿再無阻攔。此戰也為明朝京畿地區經濟造成巨大破壞。

在此後,輕車熟路的清軍還多次從長城隘口入侵京師,為崇禎所苦惱。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多次侵擾卻不曾佔領,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可以來透過遼東地區的地理來分析這個問題。

第一、山海關遼西走廊入關

這條路是最習慣,也是最為常用的一條路。山海關是明朝徐達開始修建,一直修建到崇禎末年。在這個過程中,徐達、戚繼光、孫承宗都有完善。山海關不只是一道關,是有七座城池連線。山海關因為北邊是燕山山脈及其餘脈,南邊是大海,所以得名山海關。而在燕山餘脈到大海之間,就是遼西走廊,最狹窄的地段就是袁崇煥以及後來遼東將領所守的寧遠城。在他的前邊就是背靠燕山的錦州城。正是這樣三座城池,構造了整個遼東防線,使得清軍難以逾越。在寧遠城下,有著太多的亡魂,比如滿清的努爾哈赤就死於寧遠城下。

從清朝崛起,為何一直在山海關啃磚頭,沒有繞道進入山海關

整條關寧錦防線,直到明朝滅亡都沒有被攻破,而關寧鐵騎也從未被擊敗。最後是投降了滿清,與李自成激烈戰鬥在山海關一線。

第二、喜峰口盧龍道入關

這條路也是一條比較著名的道路,當年曹操北征烏桓的時候走的就是這條道路。不過這條道路在明末並不好走,因為在雨季時候,整個盧龍道相當泥濘,沼澤遍地。而且,兩側就是大淩河谷地,一旦中伏後果嚴重。

第三、古北口入關

這條路就是要經過蒙古的科爾沁沙地,然後再走回淩河谷地經過赤峰最後到古北口來入關。這條路也非常困難,因為整個道路很多地方只能隻身透過,無法透過車馬,這樣運輸還是很困難的。如果皇太極想從這條路進攻京師,基本可以說是有來無回。因為清軍的主要優勢在於騎兵,而非步兵。在山地中行走,只能走人而無法走馬,況且如果到了京師重要攻城吧?所以,這條路根本無法走通。

從清朝崛起,為何一直在山海關啃磚頭,沒有繞道進入山海關

第四、居庸關入關

這是一條最遠的路線,其走法就是從瀋陽進入內蒙古地區,最後繞張家口進入燕山的居庸關隘口。這條路相當遠,要繞行一千多里。

這幾條路都要在崇山峻嶺中行走,尤其最後一條要繞行一千多里,且輜重糧草根本無法補給。所以,清軍幾次繞道進攻京師都規模較小,根本沒有大量兵力進攻。有人說,可以靠以戰養戰。要知道,清軍有時候在京畿地區呆上幾個月。如果說以戰養戰也是有極限的,畢竟補給還是要靠物質的囤積。所以,古代打仗不是每年都可以大規模作戰。最典型的長平之戰,但是趙國四十萬人聚集在長平。為什麼趙王要急於進攻?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趙國饑荒,趙軍要趕著回去種地收麥子。如果繼續這樣拖下去,趙國來年就要人吃人了。所以,我們可以說戰爭不可能脫離物質基礎。

從清朝崛起,為何一直在山海關啃磚頭,沒有繞道進入山海關

山海關在京師與滿清瀋陽之間,兩者距離山海關均為四百里。所以,明軍得山海關就可以守住華北,進可收復遼東。而滿清得山海關就可窺視中原,騎兵優勢便可發揮的淋漓盡致。山海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自滿清得天下以來山海關地位大幅度降低。在這裡,再也沒有重兵把守,只有一個千總率幾百人駐守。而有意無意,乾隆時期更是裁撤山海關將其納入地方,山海關就這樣變成了今天的旅遊景點。

參考資料:

《明史》

《袁崇煥傳》

《明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