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漢武帝初顯鋒芒

漢朝以孝治天下,武帝劉徹登基之初,竇太后掌握著大漢的軍權,在文臣武將中都有著極高的威望,這也是漢武帝建元革新失敗,最主要的原因。經歷新政的失敗,年輕的武帝開始收斂自己的鋒芒,曲意順從、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朝東南邊境的屬國閩越受吳王劉濞之子劉子駒的挑唆,發兵攻打東甌,東甌國食盡勢困,作為大漢的附屬國,東甌派人向漢庭求救。其實,閩越王和東甌王都是戰國時期越王無疆的後代,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攻打越國,越王無疆兵敗身死,其長子玉在福建地區建立閩越國,次子歐陽蹄(又名歐陽宰勳)在歐餘山之南建立甌越國,以歐陽為國姓。

兵不血刃,漢武帝初顯鋒芒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攻打越國,越王無疆兵敗身死,其長子玉建立閩越國,次子歐陽蹄在歐餘山之南建立甌越國

面對東甌國的求救,武帝召開庭議,商討是否出兵援救。漢初,面對匈奴的騷擾,漢高祖劉邦出兵平城,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險些喪命,此後大漢便一直執行“無為而治”的國策,和親匈奴,儘可能避免與周圍外夷的戰爭,與民休息。這也導致了朝廷中怯戰守舊的思想愈演愈烈。

兵不血刃,漢武帝初顯鋒芒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險些被抓

其中就包括太尉田蚡,他說:“越人之間經常因為小矛盾互相攻擊,反覆無常,且越地瘴氣橫行,氣候惡劣,是個不毛之地,不值得我大漢軍隊前去救援。早在秦朝的時候,越地就已經被拋棄了,因此我們應不予理會。而中大夫嚴助卻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他說:“秦國暴虐無道,危害百姓,連自己的國都咸陽都可以放棄,更別說越地了。現在有小國因走投無路來投奔我們,這正是我們廣施德澤的時候,如果天子不救助,他們還能去哪裡求救呢,我大漢如何來統治萬國呢?”

兵不血刃,漢武帝初顯鋒芒

建元三年,閩越兵圍東甌,東甌向漢朝告急,太尉田蚡力主不救,嚴助和他辯論並取得上風,漢武帝最終出兵援救

武帝聽後大喜,決定聽從嚴助的建議,救助東甌。但由於調動兵權的虎符掌握在竇太后手中,竇太后不同意出兵。因此漢武帝便派遣嚴助憑節杖到會稽調兵,但漢律規定不見虎符不能調動當地軍隊,因此會稽太守依法拒絕出兵。於是,嚴助殺了一個司馬,並把漢武帝的意思告訴了太守,太守屈服了,出動軍隊從海上前往救援東甌。閩越見大漢大軍出到,便立刻放棄了對東甌國都的圍困!

但是,漢軍兵退,閩越復擾。於是在建元三年,東甌王歐望不堪閩越的數番騷擾,遂向漢朝請求納地全國遷徙漢朝。漢武帝准許後,東甌王歐望率領部屬軍隊四萬多人北上,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廬江郡(今安徽舒城地區),被降封為“廣武侯”,從此東甌國便融入到了華夏民族之中。

漢武帝劉徹以一場兵不血刃的方式取得了有生以來第一場軍事勝利,太皇太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原則竟在劉徹違反發兵的行動中得以實現。然而這一次太皇太后平靜的接受了劉徹的越軌行動,並將朝廷的決策大權授回到劉徹手中,向天下表明自己實際上是支援這個自己最疼愛的孫子。

劉徹以非正規的方式徵用會稽軍隊,兵不血刃地處理這次閩越叛亂。這極大地增強了漢朝君臣的作戰自信。當朝大多數人雖未經歷戰事,但他們也由此感到了力量,以戰立功的信心也被極大地刺激起來。劉徹的時代是一個崇尚有為、策勵進取的時代,這次小試牛刀,也是漢武帝這個時代大有為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