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碑亭:記載黃河岸邊村莊的變遷

□馬光仁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河流迅且濁,湯湯不可陵。”這是昔日黃河的真實寫照。

非汛期時,黃河一路奔騰的波濤,舒緩而溫情。洪水來襲時,灘區家園頓成澤國,肆虐的河水像脫韁的野馬,衝出河槽,漫過莊稼地、淹沒村莊、沖毀房屋……因此,黃河邊上的村莊被稱為“被黃河水追著跑的村莊”。“黃河邊,十年九淹,乾旱滿螞蚱,澇了是魚蝦”,這是流傳在濟南市長清區黃河灘區的民謠。

濟南市長清區歸德街道沿黃灘區的董莊、曹樓村等24個遷建村,世世代代住在黃河邊,享受著黃河的滋養,也煩憂於黃河氾濫帶來的災害。2020年5月,歸德街道24個灘區村的1萬多人,全部搬進了安置區——崇德苑社群,實現了“安居夢”。

董氏碑亭:記載黃河岸邊村莊的變遷

位於黃河岸邊的“董莊碑亭”,是一個具有歷史文化記載的文物,它不但記載著董氏家族的歷史淵源,也記載著黃河氾濫的歷史,向人們傾訴著黃河岸邊村莊的變遷。

歸德街道西部黃河岸邊的董莊村,是一個有著近千人的村莊,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村北有長清最大的董莊黃河港口,歸德南大沙河豐盛的沙石,透過船運到下游的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所在地,運輸路上車水馬龍,一天到晚車輛不停,董莊村也成了一個很熱鬧的地方。

據“董氏增訂譜系序碑”和有關史料記載:“餘祖世籍洪洞,明洪武二年(1369年),經遷稠民至直隸棗強(即今天的河北省棗強縣),永樂二年(1404年)復遷於此……”命名董家莊,民國年間開始叫董莊村,直到今天,村內90%為董氏姓。

在董莊村西,瀕臨黃河的地方是一塊空地,在空地中間建有一個長方形的透明院牆,院內就是董氏碑亭,這處碑亭是2014年由村民董林旺、董金貴等人發起,由董氏家族人捐款興建的。這是一處類似懸山風格的碑亭,由前後各四根紅色的圓柱支撐著亭子的上頂。亭柱的上面置有矩形連線梁,再上是起脊的亭頂。亭脊上裝有二龍戲珠的陶瓷構件,兩端安有嘴巴向外的鴟吻,四條下落的邊脊上還有數量不少的仙人騎獸等裝飾部件。所有的瓦片及瓦當皆為青色,在瓦楞、瓦脊上留有青苔。亭子正上方書寫著“董氏碑亭”四個大字。

董氏碑亭:記載黃河岸邊村莊的變遷

碑亭坐北朝南,東西長約8米、進深5米、通高4米,由於是亭閣結構,加上週圍空曠沒有任何遮擋,這座碑亭顯得寬敞明亮。走進亭內,就會發現有三座石碑立在亭子內的東部,前面並排兩座,後面一座。後邊的石碑高2米、寬80釐米、厚30釐米,上面記載著董氏先人修建家廟祠堂的經過,日期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但碑文大部分已看不清楚。

前面立有兩座高1。8米、寬60釐米、厚20釐米的石碑,北面這座石碑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上面的字跡也很模糊,內容同樣是記載先人及建廟修廟的前後經過。南邊這座石碑,是碑亭中最珍貴的,仔細觀看上面的碑文我們得知,董家祠堂最早建於1636年,因黃河水氾濫泡壞傾廢。董家人在民國四年重修並製作亭內北面的石碑一方,而且建造得非常莊重嚴整。只是由於黃河灘地鬆軟的緣故,祠堂的牆基不穩,屋頂也時常漏雨。民國十年(1921年)夏,大雨下了一個多月,此時河水暴漲,董莊村周圍一片汪洋,董家祠堂被毀,董家人費盡周折,再次將祠堂修好,之後又在附近建起村學一座。

董氏碑亭:記載黃河岸邊村莊的變遷

建於1921年的石碑

這篇碑文的撰文兼書寫,是民國年間師範畢業的董泗澄。由他所書的文字剛勁有力、舒展大氣、內容全面、記述準確,不僅是一幅優美的書法藝術作品,還提供了當時社會生活多方面的資訊,尤其是民國年間有關氣象資料的記載,更是非常難得。但讓人遺憾的是,此碑上方左右兩個碑角缺失,整片碑文也不夠完整,最重要的年代落款正好在缺失的碑角上,好在留下了“歲次壬戌年仲秋”等文字,經過查詢天干地支的紀年順序,我們可以知道此碑製作於1922年秋天。

據董莊村75歲的董金貴老人介紹,董家祠堂原先在現在碑亭北邊的地方,由於河水氾濫淤積的緣故,歷史上毀了修、修了毀,不知修了多少次,原先的祠堂也早已埋入地下。這三座石碑也是經過數次的搬動,才挪放到現在的位置,現在的碑亭是村民前些年為保護這三座石碑而專門建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