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司馬懿收遼東,為五胡亂華埋下禍根?

三國時期,司馬懿率軍平定燕國,收復了多年割據在外的遼東。收復國土本是大功一件,這一戰中司馬懿的指揮也堪稱絕頂,可關於司馬懿此舉的評價,卻一直很負面。很多人都評價說,司馬懿收遼東,為晉國飽受外族侵凌、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這個評價從何而來,它又是否正確呢?

為什麼說司馬懿收遼東,為五胡亂華埋下禍根?

其實,將相隔上百年的五胡亂華的責任推給司馬懿,有點冤枉他了,但司馬懿所做的事情,確實給後世留下了部分隱患。

司馬懿平定的燕國,是世代鎮守遼東的公孫氏後人建立的,公孫度是這個政權的奠基者。從魏國和司馬懿的角度來看,公孫政權統治下的遼東是一個可惡的“反賊”,它雖表面上臣服於魏國,實際上卻與東吳暗通曲款,資助東吳極其需要的戰馬。到了公孫淵這一代,他乾脆直接建立燕國,與魏國公開叫板。當時魏國以入主中原的正統政權自居,現在它的治下出現了遼東這個不安定因素,出兵平叛,再正常不過。

可天下不是隻有魏國一個國家,從魏國以外的視角來看,公孫氏統治下的遼東,還蘊含著其他重要的意義。

漢代是一個強盛的朝代,強盛到東至朝鮮半島,也完全屬於漢朝的統治區域。東漢末年時,天下大亂,朝廷式微,卻仍能輻射到遼東地區,鎮住蠢蠢欲動的各族勢力,靠的是統治這裡的公孫氏。

為什麼說司馬懿收遼東,為五胡亂華埋下禍根?

公孫政權的創始人公孫度是一位優秀的邊疆統治者,他殺伐果斷,東征高句麗,西敗烏丸,支撐住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的邊疆。除了軍事上的成功,公孫度還接納了大量躲避戰亂的中原難民,這其中有大量的文化精英,所以遼東的文化和經濟一度十分繁榮。

一個邊疆政權,只靠軍事是不能延續長久的,所以公孫氏一開始建立的就不是單純割據的軍閥勢力,將它稱為漢帝國在遼東上的分支,一點也不為過。

這是遼東政權的成就,公孫氏的成就,但這卻也成為司馬懿大開殺戒的理由。

司馬懿作為一位梟雄,從未以仁義道德標榜過自己,但他確實不是好殺的暴虐之徒,收復遼東時屠殺了襄平城,實際上正是司馬懿作為一位政客的本性展現。

遼東與其餘的割據政權不同,這裡已經由公孫氏統治多代,尤其是中心城市襄平,公孫氏有很強的民意基礎,即便是從中原北渡的世家大族勢力,都對公孫氏有很強的認同感。這樣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魏國短時間內難以消除公孫氏的影響,也難以讓複雜的各方勢力真心臣服。

作為軍事家,司馬懿指揮出色,很快就打敗了公孫氏,收復了遼東。那麼作為政治家的司馬懿呢?只能說有功有過。

司馬懿選擇的方式是大屠殺,《晉書》記載:“既入城,立兩標以別新舊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收戶四萬,口三十餘萬。……令曰:“古之伐國,誅其鯨鯢而已,諸為文懿所詿誤者,皆原之。中國人慾還舊鄉,恣聽之。”

襄平城內的成年人被司馬懿殺了個精光,遼東地區的大量百姓則被遷往內地。屠襄平城是為了連根拔起,所以盡殺之,屍首還被築成了京觀;遷百姓則是為了增加魏國的人口,同時削弱遼東的勢力,所以“欲還舊鄉,恣聽之”。

從短期效果來看,司馬懿的策略十分成功,數代公孫氏建立的遼東政權自此蕩然無存,帶方、樂浪、玄菟等地相繼平定。如果魏晉壽命長一點,統治基礎穩固一點,司馬懿收復遼東,將成為像秦國拿下南越,漢唐收復西域一樣偉大的成就。

可惜,不論是曹氏建立的魏,還是司馬家建立的晉,都是短命且脆弱的王朝,中央政權忙於內鬥,無力顧及邊疆地區的安穩和統治,這樣做的直接後果就是漢人政權在遼東地區逐漸走向崩潰。

儘管司馬懿收復遼東初期,設定了幽州來治理遼東,但它對於遼東地區的統治能力遠不及公孫氏的遼東政權。

遼東的衰落很簡單,司馬懿殺光了公孫氏留下的精英,並將遼東的人口大量遷往內地,取而代之的幽州只是一個軍事單位,缺乏統治能力。儘管幽州刺史毋丘儉數次擊敗高句麗和鮮卑人,還屠了高句麗的首都,但他仍無法阻攔外族進入遼東,更無法阻止鮮卑人、高句麗人勢力的壯大。軍隊可以守衛邊疆,但無法佔據全部土地,當遼東失去穩定的政權,大量民戶被遷往內地以後,鮮卑人和高句麗人就有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為什麼說司馬懿收遼東,為五胡亂華埋下禍根?

到太康年間,侵擾遼東邊疆的鮮卑人和高句麗人已經動輒上萬,可見其全部勢力的強大。到公元六世紀,高句麗發展到了鼎盛,“全盛之時,強兵百萬,南侵吳越,北撓幽燕、齊魯,為中國巨蠹。”

所以,當晉國發生內亂的時候,鮮卑人趁機入主中原,高句麗則整合了朝鮮半島上的勢力,成為後世的一大禍患。

其實,司馬懿並不想破壞掉秦漢以來建立的東亞秩序,他屠襄平,是為了將公孫氏連根拔起,重新建立起聽命於中央政權的東亞地方政權。可是,魏晉無力實現司馬懿的野望,導致舊的漢人軍閥秩序崩塌,新的強大的東亞漢人政權又沒有建立,給了高句麗和鮮卑人崛起的機會。這恐怕是司馬懿當初屠襄平的時候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