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盟和紹興議和皆妥協苟活,不值得誇耀

澶淵之盟、紹興和議本質上是沒區別的,都是“妥協苟安”的產物。

(1)澶淵之盟在歷史上有其優點

澶淵之盟宋遼兄弟之國、紹興和議為君臣之國。澶淵只是放棄了幽雲、紹興則放棄了整個北方。有人認為,在當時的遼與其他國家交往中,遼國自稱中國、他國也認為遼國即中國。因此,遼宋是中國的兩個政權。元朝更是將遼、宋、金都作為“正統中國政權”。由此,遼宋之間在盟約建立後的百年和平。

雙方逐漸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互相影響,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統一。遼國為日後金國的“儒家化”也奠定了基礎。而遼金地域更是對忽必烈建立“元朝”產生諸多影響,由此,澶淵之盟有其進步意義。

澶淵之盟和紹興議和皆妥協苟活,不值得誇耀

從這一角度說,我承認澶淵之盟有其歷史意義。

(2)澶淵之盟儘管有其歷史進步,但本質仍然是妥協苟安,不宜過分拔高

澶淵之盟雖然在經濟、社會上有其價值,但卻因為宋朝統治者丟失“歷史責任感”,宋朝立國一個半世紀就灰飛煙滅了。

宋朝無論地域還是經濟以及軍事科技等綜合實力看,它更有可能統一,結果卻沒有。這就要我們討論何以沒有。宋朝包括南宋地方政權主要出在思想問題,其統治根本就在於“丟失歷史責任感”,放棄“統一”只求苟安。

澶淵之盟和紹興議和皆妥協苟活,不值得誇耀

(3)紹興和議無論從歷史意義還是現實意義上更沒有任何先進性,可以說,只要趙構能當皇帝,你就是給他一個省的地盤兒也會照樣心安理得

如果說澶淵之盟還有自己的歷史價值,我們且能夠一定承認的話。金宋和議中南宋地方政權為了自己的統治,其“歷史責任”丟失得更是無以復加了。“紹興和議”達成過程中,宋高宗、秦檜共同殺害了岳飛,使之成為永久的汙點。

紹興和議本質上放棄了整個北方領土的收復,收復不收復看行動而不是看口號,從整體歷史看,南宋並沒有真的有意願收復北方,只要能給他當皇帝的地方就足夠了。內部鬥鬥鬥唄。

澶淵之盟和紹興議和皆妥協苟活,不值得誇耀

雖然,“紹興和議”完成後不久,宋高宗就退位了。但是在其漫長的“太上皇”生涯裡,卻對宋孝宗形成壓制。

在“隆興北伐”過程中,作為太上皇的趙構仍然對此持反對態度。宋孝宗在位期間難以一展抱負,最終含恨退位做了太上皇。不能不說,“紹興和議”只是趙構為了自己的皇位,繼續繼承宋真宗後“妥協苟安”政策的權謀之策而已。這點比澶淵之盟危害更大、進步性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