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泉山銘》證泉山

一、說明

泉山,最早見於《漢書》,泉山在何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弄清楚《漢書·朱買臣傳》所言之泉山在何處,關係到福建歷史、泉州歷史、甌越族遷徙情況及東南亞的越族苗裔等重大問題。

唐林蘊的《泉山銘》,無疑是研究泉山的一篇重要資料,它牽涉到泉山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人物活動等等。但對這篇銘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本文希望透過註釋,把文義弄清,從而明白無誤地確定泉山所在地,為進一步研究福建歷史掃除一些障礙。

二、原文

泉山(1)銘

唐林蘊(2)

泉山,古泉州也,今福州據其地焉(董奉升注云:泉州侯官界也。無何,析侯官為閩州,改溫陵為泉州,跡其源本一地也)(3)。山瞰巨浸,見於扶桑(4)。人生其間,或明或哲,馳騁畋獵,習學為常。自大曆紀年,猶未以文進學者,滿門終安,豪富寂寞(5)。我裡(6)曾無聞人。是以獨孤及制李成公(7)碑雲:“縵胡之纓,化為青衿。”得非以我為異俗,而刊於貞珉,不已甚歟!予仲兄藻(8),懷此耿耿,不怡十年。謂張令公(9)出自韶陽,陳拾遺生於蜀郡(10),我以彼況,彼亦何人?遂首倡,與歐陽詹結志攻文(11),同指此山,誓報山靈。不四五年,繼踵登第(12),天下改觀,大光州閭(13)。美名馨香,鼓動群彥,三十年內文星在閩,東堂桂枝折無虛歲。鳴呼!詩所謂維嶽降神,生申及甫(14)。瞻彼泉山,實墟我土(15),封植未遠,豈由乎人。苟知本知源,則張令公之位不難致;不懈不怠,則陳拾遺之文亦可為。敢告群彥,具銘此山,銘曰:山之秀耶,壓彼卷溟。人亶生耶,蘊此至靈。展以群英,誰德不馨。

三、註釋

(1)泉山:山名。最早見於《漢書》卷三十四上《朱買臣傳》。“是時,東越數反覆,買臣因言:‘故東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今聞東越王更徙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澤中。今發兵浮海,直指泉山,陳舟列兵,席捲南行,可破滅也。’”(師古曰:“泉山即泉州之山也,臨海,去海十里。”)師古所注是正確的。有人認為唐初泉州是今福州,而斷言泉山在福州,是沒有弄清地理概念。唐初的泉州,包括建安、南安二郡。南安轄有後來的泉州、莆田、漳州三府之地。福州(閩縣)只是治所,不是泉州全境。朱買臣的這段話,也很明確,只是後人沒有細讀而混淆幾個立足點和出發點。

第一、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福州的冶山沒有這樣險要。而泉州的泉山,當時山下就是大澤,直通大海,是福建東南沿海最高的山。

第二、東越王更徙南行。是指他原來居保泉山,現在從泉山出發,往南遷移。要讀出一個“更”字。

第三、去泉山五百里。就是南行的遷徙地距原來的居保地的距離。

第四、直指泉山,陳舟列兵。是朱買臣請派兵的地點,那裡發兵直向泉山,因為東越王已南遷,當然可以直指。在那裡集中船隻,訓練士兵。

第五、席捲南行,可破滅也。以在泉山集中訓練的兵船,全部追擊南下,可以剿滅東越王的遷徙處。

正由於泉山在今泉州,所以閩州和泉州分治時,就以泉山的所在地域仍稱泉州,而以閩山的所在地域為閩州。陳衍在《福建通志·金石志》中收錄了《泉山銘》全文,並加註:在福州。在福州哪裡?他沒法交代,足見其偽。治學、治史而有意造偽,豈不令人扼腕嘆息。

(2)林蘊:字夢復,莆田人,唐貞元四年(788年)以明經及第。西川節度使韋皋闢為推官,以直名重京師,遷禮部員外郎,出為邵州刺史。坐事流儋州卒,有《林邵州集》。蘊系歐陽詹之內弟,嘗與兄藻來泉山石室與歐陽詹共同學習。

(3)今福州據其地焉:說明今福州是古泉州的一部分,董奉升的注析本已清楚。後人把董奉升的注析也當作銘文,結果不但讀不通,也造成理解的困難。

(4)山瞰巨浸,見於扶桑:宋王象之《輿地紀勝·風俗形勝》記雲,陳知柔修二門記:巖巖泉山,會於江滸,舟車四達,實惟大府。表以紫帽、龍首之峰,帶以金溪、石筍之阻。歐陽詹二公亭記:茲邦川逼溟渤,山連蒼梧,炎氣時,爽氣多來。

歐陽詹與林蘊、林藻同居泉山石室攻書,同指此山,即泉山。泉山的位置形狀,兩人所指正相同。

歐陽詹之從子秬,開成中(836~840年)曾求泉州刺史蘇球為書泉山屏,蘇書“壺公之高,洛陽之深,夢魂所思”。泉州至今有諺雲:“洛陽江深無底,壺公山高如天。”從寫銘的人,同指此山的人,親知其事蹟的親屬、長官,都明確指出泉山在泉州。如果指在福州之冶山,如何能瞰巨浸見扶桑?更何況歐陽詹及林氏兄弟等,根本不曾在冶山結志攻文,哪會“同指此山”發誓?

(5)滿門終安,豪富寂寞:越地有山泉禽魚之樂,雖長材秀民通文書吏事,未嘗肯出仕。常袞罷相,遷任觀察使,獎掖後進,倡導文學,風氣大開。從此,結束這種苟守門戶之內的安樂寂寞狀況。

(6)我裡:指泉州。唐聖歷間(698~700年)置武榮州,轄南安、莆田、龍溪三縣。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稱泉州,莆田縣仍屬泉州,林蘊系莆田人,稱我裡係指泉州所屬範圍。

(7)李成公:李椅(琦)。唐大曆七年(772年),由華州刺史授福建都團練觀察處置使,福州府學舊在州西北里許,椅為移建於城南興賢坊。獨孤及(725~777年),代宗時為左拾遺,後改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為寫《李成公碑》即都督府儒學記。

(8)“縵胡之纓,化為青衿”,意為野人系斗笠的麻繩,變成文化人穿的儒服,閩人把這種比喻看成是一種侮辱。林藻:字緯乾,披次子。貞元七年(791年)試“合浦還珠賦”,草稿定,憑几假寐,夢有神授。賦奏,杜黃裳讀之謂曰:敘珠去來,豈有神助邪,遂登第,列十二名。《永樂大典》引《莆陽志》:“貞元以前,莆人未有登進士者。七年,林端公藻始擢第。”

(9)張令公:張九齡。《舊唐書》本傳:“曾祖君政,韶州別駕,因家於始興,今為曲江人。”徐浩《張九齡神道碑》:“九齡字子壽,一名博物。弱冠鄉試進士。考功郎沈佺期尤所激揚,一舉高第。時有下等,謗議上聞。中書令李公,當代嗣宗,韶令重試。再拔其萃,擢秘書省校書郎。”

(10)陳拾遺:即陳子昂,字伯玉,梓州人,開耀二年(682年)進士,官至拾遺。盧藏用《陳子昂別傳》:“年二十一,始東入鹹京,遊太學。由是為遠近進所籍甚,以進士對策高第。”

(11)歐陽詹:字行周,泉州人(祖籍南安,嘗居晉江)。曾與林蘊、林藻居泉山石室攻書。建中貞元時(780~805年),文詞大振,甌閩之間惟知有詹也。故相常袞為閩觀察使,詹往見,大奇之,特加推拔,比為芝英,聲騰江淮,達於京師。貞元八年(792年),陸贄知貢舉,詹登第第二人,與韓愈、李觀、李絳、崔群、王涯、馮宿、庾承宣,皆天下之選,號為龍虎榜。授四門助教,未幾卒。韓愈為哀詞,李翱為傳,有文集十卷,刻在郡齋,李貽孫序。

詹上京時,泉州刺史席相,別駕姜公輔飲禮餞送。邑賢士西上者八人。

(12)不四五年,繼踵登第:貞元間(785~805年)相繼登第進士的有歐陽詹(貞元八年)、林藻(貞元七年)、蔡沼、陳詡、邵楚萇(貞元十三年)、許稷(貞元十八年)、明經:林蘊(貞元四年)、林著(貞元六年)、林薦(貞元十二年)、林應(貞元十七年)、薦闢。從大曆無聞人,到貞元連續登第,可謂盛矣。

(13)天下改觀,大光州閭:歐陽詹未登第前,其文詞崛興,聲騰江淮,達於京師。貞元八年(792年),詹登第第二人。閩人登進士,以詹名最著,李始孫為《歐陽詹文集》寫序雲,“其新無所襲,才未嘗困”,“精於理”、“切於情”,“宜司當代文柄,以變風雅”。

(14)維嶽降神,生申及甫:語見《詩經》。周道既衰,穆王荒政。後有申伯、仲山甫者出,為宣王賢輔佐,國運中興。故時人以為是嵩嶽降神,生了這兩個賢人來拯救國家民族。

(15)瞻彼泉山,實墟我土:意即仰望泉山,實際上是基於我們州的土地上,因此泉山之靈而生歐陽詹等,就像嵩嶽之神而生申、甫一樣。

四、結語

結論只能是漢書寫的泉山即今泉州北部之泉山,山以泉名,州以山名,非福州之冶山也。要弄清泉山,一要弄清歷史資料,二要排除偏見,而後者比前者更為重要。如果還以地域觀念來隨意解釋學術問題,將會貽笑後人。

注《泉山銘》證泉山

泉州歷史文化中心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得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