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四百多年中,為何頻繁遷都十次?現代科學研究取得重要發現

夏朝建立之後,有過多次遷都,從大禹定都陽城到夏桀都城斟尋,僅文獻記載就有十次之多,平均40餘年遷都一次。

以今天的眼光看,作為一國之都,萬民仰望之地,自然不能輕易變動,但夏朝卻頻繁遷都,後來商朝也有“前八後五”之說。

那麼,在夏朝四百餘年中,為何會頻繁遷都高達十次,背後到底有何不得已的原因?現代研究取得重要發現,夏商王朝頻繁遷都的主要原因並不複雜,與軍事因素關係不大。

夏朝四百多年中,為何頻繁遷都十次?現代科學研究取得重要發現

夏朝遭遇一場氣候突變

著名氣候專家王紹武研究指出:“夏朝立國之前(2070年前後),存在一個多雨期(洪水期)。大禹治水標誌著洪水期的結束,夏朝立國前後轉為乾旱,在不到300a內降水量減少20%,因此可以人為是一次氣候突變。”

《中國歷史氣候變化》也提到:“夏商時期是個溫度偏高明顯的氣候時期。”甲骨文中有“象”、“豫”等文字,表明商朝河南有大象,佐證了商代氣溫偏高的論斷。

因此氣候研究表明,夏朝處於乾旱與高溫的氣候時期。文獻上的有關記載,也可以印證這一論斷。《山海經》中有“羿射十日”,《竹書紀年》中有“胤甲即位,居西河。十日並出,其年胤甲陟”,《墨子》中記載夏桀時“日月不時,寒暑雜至,五穀焦死”,《國語》中記載夏桀時“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甚至夏桀時的乾旱還延續到了商朝,即所謂“湯七年旱”。

文獻中的“十日”,自然不可能是真實的,但反映出當時乾旱非常嚴重,而且貫穿了整個夏朝,幾乎從大禹一直乾旱到了夏桀。在這種情況下,夏朝不得不頻繁遷都,以尋找水源充沛、適合耕種的地方。

夏朝四百多年中,為何頻繁遷都十次?現代科學研究取得重要發現

夏朝農業生產上的需要

夏朝時期,中國已經進入農耕社會,但以當時的農業生產條件來說,不允許長期在一個地方耕種,需要不斷更換地方耕種,這樣才能保證農業收成。

與此同時,夏朝人口不斷增長,根據學者宋鎮豪統計:夏初時大約200萬—270萬人,夏末商初時大約400萬人口。人口在大幅度增長時,就必然要求更多的糧食,開墾更多的農田。

在這種情況下,夏朝不得不遷都尋找更肥沃的耕地,暫時拋棄退化的耕地,因此著名歷史學家徐中舒指出:“因為農業不發達,需要改變地理條件來維持生產。”

說到底,以夏朝的生產條件、交通運輸條件來說,還不具備長期定居一地的能力,只能不停地遷都,在糧食生產地就近吃飯,就像草原民族逐水而居、逐草而居一樣。與夏朝一樣,商代中前期也沒有達到定居的條件,之後隨著生產力的提升,才有定都殷墟安陽的可能。

夏朝四百多年中,為何頻繁遷都十次?現代科學研究取得重要發現

遷都背後的軍事需要

大禹去世時,將王位傳給了伯益,《夏本紀》中說伯益“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但實際這段記載反映的是夏夷爭權。伯益代表的是東夷勢力,夏啟代表的是夏族勢力,只是最終夏啟勝出了。因此,夏初的夏夷矛盾非常激烈,後來夏啟之子太康失國,就與東夷勢力后羿有關,也可以視為夏夷之爭的延續。

禹都陽城大約在潁汝河流域,但該流域向東開口的“簸箕”狀地形,讓夏朝的東部無險可守,非常不利於對東夷的防禦作戰,所以後來夏朝遷都到了伊洛河流域。也就是說,夏朝這一遷都實際上是為了避開東夷勢力,是一次防守型的遷都,而非進攻型的遷都。

後來,除了仲康(太康弟弟)之子“夏後相”,在東夷首領寒浞的追殺下,政治避難遷都到了帝丘(河南濮陽)、斟灌(山東壽光)等之外,夏朝在大部分時間都在鄭、洛一帶。

值得一提的是,東夷是夏商兩朝的長期敵人,雖然中間臣服過夏商,但在夏朝晚期都曾叛亂過,史書上有“桀克有緡(位於山東濟寧金鄉縣)以喪其國”、“紂克東夷而損其身”,夏桀與商紂攻打東夷勢力,給了商湯與姬昌的發展機會。

夏朝四百多年中,為何頻繁遷都十次?現代科學研究取得重要發現

總的來說,夏朝遷都到了伊洛河流域後,除了太康失國期間外,其他時間頻繁遷都主要是為了農業生產。直到商代中期之後,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交通運輸能力的提升,定居才成為可能,從安陽殷墟開始,中國結束了頻繁遷都的歷史。

參考資料:《史記》、《中國歷史氣候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