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坐龍椅的千古詞帝,若非生在帝王家,亦是江南佳公子

李煜,千古詞帝,一代愁宗。

能夠同時被以“帝”、“宗”謂之的詞人,僅此一人而。李清照也善寫愁,辛棄疾也常愁腸百結,為何沒被奉上“愁宗”之名?李清照之愁哀婉悽憂,辛棄疾之愁浪漫悲愴,亦不乏慷慨大氣,唯李煜之愁,家國離愁有之,傷春悲秋有之。而詞興於宋,宋代詞人或多或少都受李煜的影響。

被迫坐龍椅的千古詞帝,若非生在帝王家,亦是江南佳公子

李煜畫像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對李煜的詩詞成就,暫且不表,我們聊聊他錯位的人生宿命

宿命。註定會失敗的皇帝

原因之一:一粒鹽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李煜出生的南唐,只是五代十國中的一個小國,雖從版圖上講,還是十國中最大的,但是賦稅極為繁重。李煜繼位不久,又經歷淮南戰敗,由此失去產鹽的重要之地,那麼鹽從何處來?只能向中原花巨資購買。

買鹽需要巨資,巨資主要依靠老百姓的賦稅,老百姓的賦稅主要依賴糧食、牲畜,糧食、牲畜被變賣繳稅後,百姓食不飽、牲畜減少,繼而糧食減產,賦稅減少,孩子也不敢生;不敢生孩子,征戰的兵力何來?老百姓怨聲載道,權貴無可奈何,鹽卻不可不食,賦稅也不能不徵收,如此迴圈不斷,更何況南唐前後只存續了38年。

南唐賦稅繁重到何種地步?甚至到了鵝生雙子、柳樹結絮都要納稅的程度。但老百姓的“羊毛”都快被薅幹擼盡了,也解決不了財政的窘迫。但李煜繼位後的窘境,是他造成的嗎?大廈將傾,不是一朝一夕所致,更何況大廈根基本就不穩,李煜接手之時,已經千瘡百孔,短時間內難有回天之力。面對強敵,李煜實在難逃亡國之君的命運,無形之中也將這一黑鍋背了千年之久。

原因之二:強敵面前,無疑螳臂當車

風雨飄搖的南唐,面對北宋趙匡胤的壓迫,李煜不惜自降身份,在數次猶疑與優柔中,將南唐當作北宋的附屬。宋太祖趙匡胤與李煜,一個是從後周重臣行至陳橋兵變,繼而“黃袍加身”的驍勇之人,一個生於江南富貴鄉,多愁善感,善文不善武,兩人無論在性格還是戰場經驗方面,強弱分明。但在當時,趙匡胤打了南唐兩年,也沒將南唐徹底消滅,可見文人與武夫的對抗也並非毫無縛雞之力,無奈力量懸殊實在太大。

被迫坐龍椅的千古詞帝,若非生在帝王家,亦是江南佳公子

趙匡胤劇照

而此時的南唐已至“黃昏”,北宋正如“旭日”,最終趙匡胤毫不費力地成為勝利者,所幸他對李煜也算不錯,即便李煜一直懷念故國,也容忍他、保護他,兩人是對手、是君臣,也是朋友。

原因之三:春花秋月奠定的悲劇結尾

李煜的祖父從別人那裡佔得政權,盤踞長江中下游,建立南唐,巧的是建國之年,亦是李煜出生之年,傳聞李煜目生重瞳,乃帝王之相。有歷史記載的有重瞳者還有倉頡、舜、項羽、重耳等,每個都是彪炳歷史的人物,因此,李煜也被認為是聖人降世。但李煜既不是長子,也志不在帝位,機緣巧合之下,還是被迫當上了披上了龍袍。

天潢貴胄之身,給了李煜渾身文藝教養和富貴風流,對於重瞳的傳聞,李煜也有意避之,更醉心詩詞歌賦。

“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的李煜,前半生嚮往的或許是“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但有時候越避之不及的,往往主動靠近。排行老六的李煜,五個哥哥都早夭,這樣排下來,繼承皇位的居然是他這個從未曾想過皇位的紈絝皇子。

被迫坐龍椅的千古詞帝,若非生在帝王家,亦是江南佳公子

李煜劇照

從驕矜貴公子到南唐掌舵者,23歲的李煜,既要治理搖搖欲墜的國,又要兼顧風花雪月的兒女情長。古代稍有權貴的人,都渴望稱王稱帝,殊不知看似高高在上的寶座,有時候也是燙手的山芋。接過燙手山芋只是一朝之事,但是治國才幹卻不是一朝可得,就像強迫一個廚子成為賽車手,沒有經過一定的培訓積累,能站在賽道上就不錯了。

在艱難守國十餘年後,公元975年,北宋攻破南京,李煜被俘,南唐宣告滅亡。看慣了江南的波渺渺、柳依依,被押送到京師,成“籠中鳥”。對故國哀思、對往事的眷戀,給了李煜無限的靈感,揮寫了無數傳世之作,但心胸狹隘的趙光義卻沒有趙匡胤那般的氣度,霸佔人妻、多番侮辱,更不許李煜吟唱亡國恨,最終在李煜42歲生日那日,一首《虞美人》成了絕命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被迫坐龍椅的千古詞帝,若非生在帝王家,亦是江南佳公子

倘若,李煜沒有如此出眾的才思,亡國後裝瘋賣傻、進一步委曲求全,還能多活幾年,也不至於落得慘烈,但那還是他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首《虞美人》不過剛好給了趙光義一個絕佳的藉口,助他拔掉哽在心頭的那根刺。

李煜死後被追封吳王,葬於洛陽北邙山,再也未能回到他日思夜唸的故國和舊夢江南。

此時,正逢春日,江南的煙雨也開始氤氳四散,一如千年前那般,曾經的江南兒郎,想必再度被人追憶……

(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