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33歲被貶職半年後,為何能連升四級?運作模式並不簡單

晚清名臣曾國藩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他剛剛入朝為官的時候,並不順利。

曾國藩30歲正式進入官場,第一個職位是翰林院一名從七品檢討。可是,在兢兢業業工作3年後,也就是在曾國藩33歲的時候,被貶職成為翰林院一名候補檢討。清朝時期,官場上的實缺很少,如果一個人成為候補官員後,很難得到實缺。可是,就在曾國藩被貶職短短半年時間後,他卻奇蹟般地得到重用,一次性連升四級,成為翰林院一名從五品侍講,步入大清中層官員的行列。

曾國藩的升遷之快,讓滿朝文武大臣都為之愕然。

曾國藩33歲被貶職半年後,為何能連升四級?運作模式並不簡單

沒有任何背景,窮困潦倒的曾國藩為何能連升四級?背後的運作模式,並不像我們想象的如此簡單。在激烈的官場競爭中,學識和能力是基本條件,但絕對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方法,才是能否獲得升遷的必然要素。

曾國藩為何被貶職?

無論在官場還是職場上,一個人被貶職,都是有原因的,要麼是能力不足,不堪大用;要麼是犯錯,被人抓到把柄。但曾國藩被貶職,卻兩者都不是,他是因為無銀子和學識出眾。

沒銀子打點上司,讓上司心裡很不滿,學識出眾,遭到上司嫉妒。曾國藩剛剛進入翰林工作的時候,激情澎湃,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上班,最後一個離開,而且,無論領導給他安排任何工作,都從來不推辭。

曾國藩33歲被貶職半年後,為何能連升四級?運作模式並不簡單

可是,在辛辛苦苦工作3年時間後,曾國藩並沒有任何建樹,不僅未獲得升遷,還被上司以他“辦事糊塗、敷衍”為由,向道光皇帝告了一狀,將他的檢討職務革掉,成了一名不拿薪水,但依舊要每天去正常上班的候補檢討了。

這段時間,是曾國藩最為鬱悶的時候,他不僅要為自己的一日三餐發愁,還必須面對單位同事們的冷嘲熱諷。

在屈辱中找到方法

當一個人遭到打擊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一種是對現實不滿,從此對誰都不滿;一種是讓自己靜下心來,開始反思自己,尋找方法。

曾國藩33歲被貶職半年後,為何能連升四級?運作模式並不簡單

曾國藩屬於後一種,這段時間,由於自己是候補檢討,在單位上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物,讓他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思考。曾國藩最終發現,在腐敗的朝廷裡,在自己沒有銀子鋪路的情況下,要想得到升遷和朝廷重用,必須要有人脈,必須要有靠山。

那麼,自己的靠山是誰呢?曾國藩此時的人脈資源很有限,他透過一個笨拙的方法,不斷拜一些有名望的人為老師,向他們學習各種知識。比如,理學大師唐鑑、書法家何紹基等在朝廷和社會上有名望的文人,曾國藩就是在此段時間拜在了他們門下。

透過拜師的方式,讓曾國藩的人脈資源得到了擴充套件。當然,無論唐鑑還是何紹基等人,都是一心想做學問,對做官並不熱衷,因此,一定程度上,很難幫助曾國藩。

曾國藩33歲被貶職半年後,為何能連升四級?運作模式並不簡單

為此,曾國藩決定投在軍機首輔大臣穆彰阿的門下。穆彰阿是曾國藩會試時的主考官,按照清朝的科舉考試製度,有一層師生關係。正是在穆彰阿的提攜下,曾國藩在被貶職短短半年時間後,得到道光皇帝重用,一下子將他連升四級,成為一名從五品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