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將390個死囚放回家過年,要求第二年回來問斬,結果讓人無語

《資治通鑑》中記錄了不少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行,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

李世民將390個死囚放回家過年,要求第二年回來問斬,結果讓人無語

李世民與大臣們討論,天下初定,盜賊未平,怎麼能減少盜賊匪徒,讓人們的生活更安居樂業呢?一個大臣站出來說,這些盜匪之所以猖狂,是因為沒有嚴格可怕的刑罰對他們進行震懾,如果一人為盜匪全家遭殃,連累鄉里,大家就會互相監督,匪患就平定了。

聽了這番話,李世民嗤笑:“天下萬民,哪個不想過安生日子,要不是徭役稅賦太重,無良官吏橫行,他們怎麼會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了,非要跑到山裡落草呢?你說的方法治標不治本,身為皇帝,我自當節約花費,慎重選拔官吏,輕徭薄賦,萬民不需為盜,盜匪之流自然就少了,哪用得著嚴刑峻法!”

於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史稱“貞觀之治”。

李世民將390個死囚放回家過年,要求第二年回來問斬,結果讓人無語

按道理說,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治世,盜匪少了,犯下十惡不赦之罪的囚犯也該少了,但《資治通鑑》中還記載了李世民釋放一大批死囚的故事:

貞觀六年,李世民親自過問刑獄大案,一看死囚名冊,接下來該處斬的死囚人數多達390人。不知道為什麼,李世民動了一點惻隱之心,想著這些死囚也有家人,年節將至,卻不能團圓,不如將他們放回去過個年,第二年再處斬。

李世民將390個死囚放回家過年,要求第二年回來問斬,結果讓人無語

“……見應死者,閔之,縱使歸家,期以來秋來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這390個死囚萬萬想不到自己還有被放出去的一天,對太宗皇帝感激涕零,而李世民則與他們約定:第二年他們必須按時返回長安城。

不少大臣都勸諫李世民,他們認為:死囚本是十惡不赦之人,毫無信義可講,如果放了,他們一定會趁機逃走,哪會乖乖回來就死呢!

李世民將390個死囚放回家過年,要求第二年回來問斬,結果讓人無語

李世民聽完笑笑不說話。第二年秋天,死囚們陸續返回了長安城,官吏清點,390人一個不少。一眾大臣對李世民的英明心悅誠服,而李世民也被這些死囚重諾守約的行為感動了,大手一揮便赦了他們的罪過,要他們從此痛改前非,不再做奸惡之事。

“……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幾分呢?

李世民將390個死囚放回家過年,要求第二年回來問斬,結果讓人無語

筆者認為,《資治通鑑》的這段記載雖然完美體現了“貞觀治道”,與李世民的一些理念不謀而合,但一下子放390個死囚,不太可能。假如這是真的,這些人為什麼會成死囚?多半是因為犯下了大罪,影響惡劣,一旦隨意放走了,恐怕百姓都要議論紛紛,為此感到不平。

而如果這個故事是傳說,司馬光等人用這個故事佐證李世民“文武之才,高出前古”,歌頌貞觀之治,其實也非常合理,寧為太平犬,莫作亂離人,讚美明君盛世其實反映了後人對此有嚮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