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話說封建時代的皇帝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神化自己的皇權,都喜歡透過頻繁的郊祀祭天來表現自己是天授神權,宣告自己是老天爺的兒子,受命而得天下,非常具有正當性和合法性。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何為郊祀祭天?

郊,就是在南郊祀天,在北郊祭地,在五郊祀五帝、及日、月、山川、風、雨、雷、電等諸祭儀。

中國人注重祭祀,除了祭祀天、地外,還要祭祀人鬼,可能讀者菌會有點迷惑,祭天、祭地都很容易理解,可祭祀人鬼?就讓人有點懵了,其實呀,人鬼就是指老祖宗了。換言之就是說,封建時代的皇帝,不但要在郊外祭祀天地,還要在宗廟裡祭祀列祖列宗。

郊祀屬於外祀,宗廟則屬於內祭,一個新皇帝開國,為了體現自己的正統性,不管你喜歡不喜歡折騰,都是必然要去祭祀天地祖宗的。

當然,也有喜歡折騰、熱衷搞這些事的皇帝,像那些自視甚高的比如漢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然後就是那些得位不太正的皇帝們,也極其重視這些祭禮,因為他們希望透過祭禮來表明自己的合法性。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中國漢代的時候,郊祀禮就已經基本形成南郊祀天,北郊祭地,宗廟祭人祖的規矩,但除此之外,還要郊祀其他各種山川神靈之類的亂七八糟。

直到漢成帝在位時,不知道是從節約成本考慮,還是其他方面的原因,總之,成帝罷免了很多亂七八糟的祭祀,並真正形成南北郊制度,在之後被王莽推廣開。

那南北郊祀天地具體要在哪裡去祭拜呢?

一般來說,在京都南郊的圓丘去祭天,在京都北郊的方丘去祭地,就是俗稱的南郊、北郊,與之相匹配的都有一套相關制度,可不是隨便地方就能擺架勢來祭祀天地的。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北朝時代由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和其他王朝一樣,為了標榜自己的正統,早在道武帝拓跋珪剛做代王的時候,即登國元年(386),就在牛川祭天。

而且,他們家和別人家有個很明顯的不同,別人家都是在京城的南郊祭天,唯獨拓拔家,居然在京城的西郊設祭,堪稱另類。

北魏為啥在西郊祭天呢?是他們拓拔家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還是這是他們鮮卑族的舊俗呢?剛看到北魏西郊祭天時,猴格還真不敢肯定說是哪個原因,接著往下看。

天興元年(398),拓跋珪定都平城即皇帝位,又在西郊立壇告祭天地,因為他聲稱是黃帝之後,所以,祭天之禮用的是周典。

但是,就在次年、天興二年(399)正月,拓跋珪又跑去南郊去親祠上帝,還以他家始祖神元皇帝拓拔力微作配,五帝以下天文都可以從食,這些天文包括了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一、太乙、北斗等等。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好了,從拓跋珪這個行為看,所謂西郊祭天,大機率不是他們家的舊俗,應該就是拓跋家沒文化不知道祭天在南郊。因為,在隨後的天賜二年(405)四月,道武帝拓跋珪又跑去西郊祭天。

就在天賜二年這次祭天中,《魏書》禮志一很詳細地記錄了拓跋珪祭天的具體流程:

在修築的大方壇裡,安放七個木製神主,東邊設有兩個沒有等級的臺階,方壇一圈是圍牆,有四個門,每個門都以方位顏色命名,即東青、南紅、西金、北黑。

祭祀要準備的牲畜是白色的小牛,黃色的小馬,白色的羊各一隻。等到祭祀之日,皇帝擺著大駕,帶著百官、外臣、諸部大人,以及后妃們都來到郊所。

皇帝站在青門內近南壇西,內朝臣都站立在皇帝北邊,而外朝臣和諸部大人則在青門之外,再由皇后率領六宮妃嬪從黑門進入,分列在青門內、近北方位,同樣面向西方。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廩犧令把獻祭的小牛、小馬、小羊陳列在壇前,這時候,該女巫拿著鼓登場了,女巫站在臺階的東面,面向西方。另外選擇皇族近支子弟七人捧著酒,站在女巫南邊。

吉時一到,女巫開始升壇搖鼓,皇帝率先祭拜,然後再由皇后肅拜,這時,不管在青門內、還是外的百官也跟著跪拜。

祭祀過後重新祭拜,拜完就把牲畜殺掉,再由捧著酒的七個宗室子弟面向西方,把酒灑向天空敬獻上天,然後再重新祭拜,如此七次,才算禮畢。完了之後烏央烏央的回到宮中,皇帝御太極殿,去接受百官的朝賀。

從天賜二年祭天之後,北魏皇帝每年都要祭天一次,道武帝之後的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在即位時,也都有立壇祭告天地的大典。

太和十年(486)四月,孝文帝元宏也在西郊祀天。因為元宏傾心漢化,成了北魏皇帝中難得的文化人,北魏的郊祀禮儀上也開始逐漸地規範起來。

太和十二年(488)十月,元宏開始在南郊築圜丘。修築南郊圜丘後的次年正月,元宏就有事於圜丘,但直到太和十六年(492)正月,元宏才首次在南郊祭祀。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太和十八年(494)三月,元宏廢除在西郊的祭天禮儀,之後的北魏祭天就都在南郊。十九年(495)十一月,元宏親赴委粟山議定圓丘,並於冬至的時候,在那裡祭祀昊天上帝。二十年(496)五月,元宏立方澤於河陰,並舉行祭祀。景明二年(501)十一月,宣武帝元恪又把圓丘改築在伊水之北,並舉行祭祀。

從孝文帝到宣武帝,至此,北魏的南郊圓丘、北郊方澤的郊祀制度才基本確定。到了熙平二年(517)三月,太常少卿元端向皇帝提建議,郊祀制度採用東漢鄭玄的理論。

鄭玄的什麼理論呢?就是把南郊和圜丘、北郊和方澤分開,與同時期的南朝明顯不同,因為南朝是採用西漢的老版本,圜丘、南郊合二為一。

看到這,可能又有讀者菌會不明白,這是啥意思呢?怎麼圜丘和南郊還不一回事嗎?

在鄭玄之前,西漢的學者大儒們,不管是董仲舒還是匡衡等人,都認為圜丘就是南郊,南郊就是圜丘;方丘就是北郊,北郊就是方丘,他們都是一回事,就是南北郊祀兩件事。

但東漢的鄭玄卻認為,圜丘是圜丘,南郊是南郊;方丘(澤)是方丘,北郊是北郊,他們都是兩碼事,在鄭玄這,兩件事變成四件事了。

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為何北魏卻西郊祭天?是鮮卑舊俗還是沒文化

也就是說,鄭玄的學說是把圜丘和南郊看成不同的祭天場所,把方丘和北郊也看成是不同的祭地場所。他認為,在圜丘祭祀昊天大帝,在南郊祭祀感生帝;在方丘祭祀崑崙地袛,在北郊祭祀神州地袛。哎喲我滴個神吶!

朝廷採納了元端的建議,從那開始,北魏的南北郊祀就採用鄭玄學說,並被之後的北周、北齊、楊隋沿用。

其實吧!這些祭祀制度,什麼祭天祭地,什麼褅祭、祫祭、褅祫祭,提起來真的讓人一頭霧水,不是古人為了祭祀吵吵,真的是誰都能說出一朵花來,不過,如果你有足夠的名氣成為大儒,自己去註解禮記,要是再得到統治者的青睞,你的學說還能得到推廣呢。

反正皇帝們都要祭天、祭地、祭祖宗,具體怎麼祭,就看禮官怎麼掰了,畢竟,郊祀制度的確是確立皇帝的合法性、皇權的正統性和神聖性最有效的手段了。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