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長城歷史#低音號歷史#

古北口長城歷史#低音號推薦#

從西周時期開始,延至到春秋戰國時期就在古北口築墩設防。漢武帝劉徹時為防北部匈奴入侵擾邊,命守軍在古北口開始築城布兵,使古北口成了漢與匈奴屢次交戰的必爭之地。數不清的戰爭都以攻佔古北口為第一步,使它成了奪取中原的橋頭堡。但古北口在早期並沒有長城,戰國和秦,漢時期的長城是從古北口以北很遠的地方經過的。

古北口長城歷史#低音號歷史#

北朝時期,為了防禦更北方的遊牧民族和鄰近的其他政權,各朝非常重視修築長城。據《北史·齊本紀》載,北齊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總秦戍(在今山西大同西北)築長城,東至海(指山海關勃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北齊此次為了防禦突厥、奚和契丹族而修築的長城經過古北口,這是古北口第一次出現長城。但是北齊長城比較低小,為土石所築,現在遺蹟已經不多了。

北齊長城曾被隋唐修繕利用,古北口自唐代始獲其名,因是唐幽州(今北京)之北重要長城關口而得名“北口”。唐在此設有北口守捉,屯兵駐守。守捉是唐代在邊疆設兵戍守之軍事區域,其上有軍,其下有城、鎮、戍。當時幽州長城之外為奚族聚居區,所以古北口又稱“奚關”。唐代北口,五代起已稱古北口或虎北口。

最早見於記載發生在古北口的戰事,就是五代後梁乾化三年(913年),晉王李存勖攻取幽州時,遣大將劉光睿率領一路兵馬攻克古北口。後梁龍德元年(921年)十月,契丹主阿保機軍自古北口入邊寇檀州(治今密雲)、順州(治今順義)等10餘城,十二月又自古北口出。

金代泰和五年,章宗又命人在此築東陘二城,金貞佑二年(公元1214年)在這裡設過鐵門關。

古北口成為一處雄關隘口,是從明朝開始的。明朝初年把韃靼統治者推翻之後,朱元璋派徐達等來修築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等處的城關,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太祖令徐達建古北口關城,並在北齊長城基礎上砌石塊以增強防禦能力。加修關城、大小關口和烽火臺等關塞設施,並增修門關2道,一門設於長城關口處,稱“鐵門關”,僅容一騎一車透過;一門設於潮河上,稱“水門關”,存遺址。西北的居庸關、東北的古北口成了明王朝首都的兩個重要門戶。

明弘治十年(1427年)韃靼王子率兵入侵古北口,因明軍守備森嚴,使侵略者無功返。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人又率騎兵近萬人攻打古北口,也是大敗而歸。

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張居正為了加強防務,特別把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譚綸調來北方。譚綸任薊遼總督,戚繼光任薊鎮總兵。薊鎮所管轄的一千二百多里的長城,經戚繼光的精籌劃,親自督修,十數年之間便成了一道城牆高峙、墩臺林立,烽火臺相望的堅固防線。戚繼光在修復古北口長城時,不僅保留了北齊長城,還在長城牆外又加砌了長城城磚,至此才有了著名的古北口雙長城。

1933年3月10日到5月14日,古北口抗戰在此進行,360餘名陣亡將士遺體合葬於古北口長城腳下,建古北口陣亡將士墓。約5米的古北口保衛戰紀念碑在古北口東山建立起來,碑身正面鐫刻著冀晉縱隊司令員趙爾陸題寫的四個蒼勁大字:“河山永在”;碑座四周刻有100多名為實現和平而獻身的烈士的姓名、年齡、籍貫和部隊編號。同時,在東山左側的烈士墓地建起了一座墓碑,上面刻著12個大字:“古北口保衛戰陣亡烈士之墓”。

文章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低音號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