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Goal:“向對手施壓”跟“逼搶”不是一回事

作者:Alex Keble

(譯)Goal:“向對手施壓”跟“逼搶”不是一回事

所有人都在談論“逼搶”,這個詞如今會在戰報和賽後採訪中頻繁出現。連社交媒體和電臺節目等都遍地是這個詞,人們說得稀鬆平常,就彷彿是談論傳球或進攻一樣。

可以說“逼搶”是首個進入主流視野的戰術細節概念,成為熱詞也就不足為奇了。你甚至會覺得使用者可以想怎麼用就怎麼用,透過“高位壓迫”在前場搶下球權是它,在本方禁區邊緣貼上最近的持球人也是它。

當然,如果你只是用“施壓”來描述後一種情況,沒啥問題,但是“逼搶”和“向持球人施壓”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施壓是積極衝向對方的持球人,我們最近幾十年已經見怪不怪了;逼搶則是按照預定的觸發情景,全隊協同配合封堵對手的空間。

朗尼克的曼聯首秀結束後,“施壓”和“逼搶”引發的困惑就成了球迷群體間的熱議話題。而曼聯這家豪門俱樂部在戰術層面做出了我們見過的最具戲劇性的變動之一。

對陣水晶宮的比賽中,朗尼克排出了4-2-2-2陣型,拉什福德和C羅搭檔鋒線執行逼搶。球隊協同一致封堵了對方的傳球角度,在前場進行了高強度的衝刺,你能看到他們的組織性。

這與索爾斯克亞執教末期形成了鮮明對比,據The Athletic報道,奧萊並未在平時訓練中練習逼搶,因為他認為場上最靠近持球人的球員自然能做到向持球人施壓。

如果一位英超主帥對於“逼搶”和“施壓”有這樣的誤解,那就真的很難辦了,不過這也說明外界對“逼搶”的誤解有多深。

“逼搶”到底是什麼意思?

很多時候衝向持球人都會被當作逼搶的示例,實際上在分析界,這種動作被定義為“施壓”。

根據FBRef的資料,諾維奇本賽季聯賽中的施壓次數排在第五,埃弗頓高居第四,但很顯然他們都不是所謂的逼搶型球隊。

實際情況是,他們會在對方攻到本方後場時努力地貼上持球人,他們的施壓次數這麼高,原因是:a)他們控球率就不高,所以完成的防守動作自然更多;b)在本方後場堆積足夠多的防守人數,那麼單個球員的衝刺距離自然會短一些。

願意主動回收防守的教練可不喜歡執教逼搶型球隊,比如貝尼特斯和肖恩-戴奇。他們所做的並不是“逼搶”,而是“施壓”。

(譯)Goal:“向對手施壓”跟“逼搶”不是一回事

逼搶是球隊的集體行動,反映的是球隊如何以及何時協同封堵對方空間。

逼搶帶來的效果要麼是直接斷球並迅速反擊,要麼迫使對手按自己的意願傳向特定區域。

什麼是逼搶陷阱和逼搶觸發點?

精心編排的逼搶都涉及許多精細的指令,需要球隊在平時的訓練中下大功夫練習,包括球員們應該怎麼站位,以及何時突然轉入逼搶模式。

對於逼搶陷阱的使用最能體現不同球隊在細節層面的差距。逼搶陷阱是指球隊會刻意放空對方一名球員或某個區域,誘導對方透過一系列傳球創造出下列場景:a)防守方容易防,比如皮球到了邊線附近;b)皮球到了特定球員腳下。

比如說,一支球隊可能探查到對方的某一名中場持球能力偏弱,那他們的逼搶佈置就是迫使對手將皮球交到這名中場球員腳下,到了特定時刻,會有三四名球員封堵住他的所有出球角度,達到逼搶目的。

逼搶觸發點是提醒防守方轉入逼搶模式的場景或時機。對於某些球隊來說,逼搶觸發點是對面後衛停球不當。對於其他球隊來說,逼搶觸發點可能是到了比賽的特定時段,或者皮球到了特定區域。

如何衡量球隊的逼搶強度?

如果要用統計資料來衡量球隊的逼搶表現,那麼最好的工具是PPDA(平均每次防守動作對應的對手傳球次數)。

這是一項能反映各隊逼搶強度的資料,但必須承認,只是間接反映,而且尚不完善。但很大程度上用這一資料是能夠奏效的,因為他能說明持球方的後衛和中場在傳球時有多大自由度,能反映陣線站得有多高。

PPDA的數值較高就說明防守方嘗試防守動作之前對手有過更多的傳球次數,換句話說,PPDA的數值較低就意味著防守方有更多的施壓,能變相說明在中前場的防守強度更大。

埃弗頓和諾維奇這兩支球隊的施壓次數較高,但在PPDA榜單上,他們高居前三,而利茲聯、利物浦和曼城,不出意外地排在倒數前三。

逼搶風格和陣線站位

除了PPDA,我們還需要關注一支球隊如何協同封堵空間,以及持續時間有多長。

對於利物浦和曼城這樣的球隊而言,他們的目的是儘快奪回球權。他們會藉助起始位置的優勢迅速圍搶持球人,從而將對手釘在半場。

但是那些中下游球隊,也就是做不到那種強度的逼搶的隊伍,站位就會稍微靠後一些。

就比如南安普頓,他們會有較長時間處於觀察階段,給對方中衛來回倒球的自由,同時安排人手重點看住對方中場,對手傳給中場球員的傳球才是他們的逼搶觸發點。

儘管如此,將哈森許特爾的球隊稱作逼搶型球隊仍是對的。

在某些特定時刻,球隊會突然集體行動:比如壓迫一名邊後衛,迫使他開大腳或匆忙傳給隊友(又會帶出另一個觸發點);對方開門球或本方剛剛丟失球權後,此時爭取立刻搶下球權的話就能利用對方防守陣型尚未落位的優勢,透過轉換階段的混亂打到對方空當。

當克洛普公開表示高位逼搶就是最佳組織手,這樣的理念一舉成名。

(譯)Goal:“向對手施壓”跟“逼搶”不是一回事

這是朗尼克首創的戰術體系,之後被哈森許特爾、克洛普和圖赫爾等人不同程度地採用併發揚。

不過即便是朗尼克或克洛普也被外界略微誤解了。實際上球隊不可能在整場比賽中都保持較高的逼搶強度。

很多時候他們的球隊也得落位佈置好防守陣型,而高位逼搶的真正意義在於球隊丟失球權後的第一反應,嘗試創造出反擊機會,朗尼克和克洛普的球隊如果一段時間內沒能搶下球權,就會轉入防守模式組織好陣型。

實踐中的逼搶是什麼樣子?

回到曼聯的急轉彎,其實球員們的肢體語言和位置感也能說明一支球隊究竟是有系統性的逼搶策略,還是臨時向對手施壓而已。

在索爾斯克亞任內,曼聯球員的行動方式就是直線衝向持球人,最理想的結果是完成一次搶斷;而在週日的比賽中,朗尼克的球隊更關注封堵出球角度,曼聯球員會弧線跑動或傾斜自己的身體來切斷傳球線路,同時靠向持球人。

單個球員或整支球隊如何切斷線路並迫使對手失誤或傳球不到位,就取決於教練的指導了。大部分逼搶型球隊的重點都是封堵處理球空間,而不是爭取一對一防守,但也有些球隊會採取人盯人的做法。

(譯)Goal:“向對手施壓”跟“逼搶”不是一回事

人盯人逼搶最著名的倡導者就是貝爾薩,他的利茲聯球員就會直線衝向持球人,透過向個人施加壓力迫使對手嘗試高風險的向前傳球。

封堵空間能讓對手無法順利運轉皮球,人盯人則意味著持球方的球員能接球,但立刻就會感受到防守壓力。

在瓜迪奧拉的足球哲學中,要躲開逼搶很難,但只要你能做到,身前就有大片空當。

在貝爾薩的理念中,對手可以傳球(通常是利茲聯故意為之誘使對手掉入逼搶陷阱),但持球人接球后很難轉身,更不用說向前推進。為說明這點,可以看看英超球隊的搶斷資料,利茲聯高居第一,而曼城僅排在第19位。

隨著時間推移,曼聯會靠向同城對手那個方向,而且球隊目前展現出的跡象是令人欣喜的。

對水晶宮一戰,曼聯共計在前場12次搶回球權,是後弗格森時代的聯賽單場最高。C羅共計11次向對手施壓,創下了個人本賽季的單場新高。

接下來你將會看到曼聯在比賽中協同逼搶,依照逼搶觸發點行動,給對手設定逼搶陷阱(如果觀察得足夠仔細的話)。你不會看到曼聯球員在比賽的所有階段都瘋狂向對手施壓,因為不現實。

曼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讓這一體系正常運轉,因為不同於這段日子裡許多人談論“逼搶”時的隨意,“逼搶”是一套複雜的戰術指令,不可能一夜之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