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機械加工車間的行話,能都明白的,估計得有十年以上工齡!

有一些知識,在日常生活重視是很冷門的東西,但在車間卻是常識,而且這些常識連在書本上也難以找到。而且很多都是老一輩的工程師傳承下來的,經常在車間聽到一些不明就裡的詞,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意思,其實只是不同的叫法罷了,老一輩工程師有他們習慣的叫法,下面這些給大家梳理一下,能明白這些的人,估計起碼得有十年以上工齡了。。。

1。 淬(cui)火,行業內日常口語一般用“蘸(zhan)火”,因為是為了和“退火”區分。在鋼廠車間裡聲音嘈雜,其實很難分清淬火和退火。至於為什麼叫這個讀音,其實跟淬火的實際操作有關,實際上是拿熱工件蘸一下介質,所以才被叫做“蘸(zhan)火”。

2。 悶火:回火。

3。 鍍鉻(ge),一般學機械的都知道是讀du ge,因為讀du luo用拼音打不出來字。但是日常使用仍然是du luo,因為是要把鉻和鎘區分開來。

4。 梢(shao):錐度,斜度,指工件一頭大一頭小,所謂樹梢,眉梢也是類似的意思。

5。 樸(pu):形位精度不合格,如板子不平,圓盤不圓,迴轉擺動,同軸度不好。就是沒有細加工的意思,即不加修飾,所謂樸素樸實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這些機械加工車間的行話,能都明白的,估計得有十年以上工齡!

6。 紫色(shai):鉗工用來塗抹工件表面,以方便劃線的顏料。

7。 “光”是指的是“精”、“最後一次”。例如“光刀”是指“精車的刀”,“光一刀”是指“精車最後一刀”。“光一下”的範圍可太廣了,“精磨”“精銑”“精車”等等,泛指最後一次,要求精度較高。“光活”,精加工工件表面,使之光潔度提高。

8。 南北方對於粗加工的叫法也不一樣,南方叫“開粗”;東北叫“拉荒”。

9。 開殼(qiao四聲):車刀磨斷屑槽。

10。 扒外圓: 車外圓。粗車毛胚外圓又稱之為扒黑皮。

11。 端平面:車平面。

12。 挑螺紋,挑扣:車螺紋。

13。 套扣:扳牙套螺紋。

14。 打刀:刀具崩裂,碎斷。

15。 崴(瓦)刀:刀具扎入工件,使工件缺損。

16。 勒(lei):用硬質合金刀具高轉速精加工,因為這時的切削是擠壓加工,所以稱為勒,一般說的時候它只是一個動詞,前後要有適當的語言環境搭配,比如:這個活用合金刀勒一下就光了。

這些機械加工車間的行話,能都明白的,估計得有十年以上工齡!

17。 風銑子:風砂輪上安裝的類似銑刀的旋轉刀具,鉗工用。

18。 “一毫米”有些老工程師叫“米釐” ,其實就是英文單詞 毫米millimeter 的音譯。這個單位在機械行業是個相當大的尺度,甚至在整個製造業都是。

19。 道:0。01毫米,東北。

20。 絲:0。01毫米,南方。

21。 個:毫米,比如10毫米就稱10個,例如:這個活還有10個量。

22。 彎尺:直角尺。

23。 鉗子:語意寬泛,看跟誰說,和對方理解,借東西的時候經常出錯。比如老虎鉗,只要有鉗字的都算,鉗工不算。

24。 風包:空氣壓力容具,空氣壓縮機,樣子有點象煤氣罐。

這些機械加工車間的行話,能都明白的,估計得有十年以上工齡!

25。 搖把:手搖迴轉的都算,比如手輪,比較形象的是拖拉機啟動的搖把。

26。 公斤扳手:就是扭距扳手。

27。 浸(jin)出要念成浸(qin)出。比如:以鋼鐵廠高爐渣為原料,採用酸浸法和助浸法研究鐵、鋁浸(qin)出率。其實,浸出是溼法冶煉裡面常用的工藝,無論是鐵還是銅、鋅、金都有用到的提取工藝,一般從業老人都不讀(jin)。

28。 鑄坯(pi)常讀成鑄坯(pei)。鑄胚(pei)是鍊鋼爐煉成的鋼水經過連鑄機鑄造後得到的產品,不是成品,還需經過軋製才能成為鋼材。當然大陸讀鑄坯(pi)和鑄胚(pei)的都有,臺灣則讀鑄胚(pei)。

歡迎大家在評論處補充你認為文章中有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閱讀的人就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