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建築“雙碳”青雲帶來智慧方案

實現碳中和是中國作為莊嚴大國的承諾,減少發展程序中的碳排放同樣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自國家推出“雙碳”政策以來,各實體產業紛紛緊跟大局腳步,多元化手段助力描繪“碳達峰、碳中和”的綠色新藍圖。

作為真正的基建大國,建築始終佔據我國經濟格局重要位置。如何在保證建築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深入貫徹落實“雙碳”政策,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關鍵課題之一。

青雲科技作為物聯網領域重要的解決方案提供商,正努力推進創新科技賦能建築實現碳中和。在近日舉行的青雲雙碳智慧建築解決方案媒體溝通會上,青雲科技物聯網解決方案業務總監胡加友闡述了青雲對建築運營者應對雙碳政策的賦能方案。

建築“雙碳”痛點

當前建築要實現碳減排、碳達峰還面臨資料分散、節能建築不節能、高用能的同時舒適性缺乏、節能與發展矛盾等問題。胡加友指出,為了切實解決以上這些痛點,青雲科技給出了自身立足行業實際的建設思路:

第一,要切實降低能耗總量和強度,堅持以“能耗目標”為導向,同時要關注使用者實際體驗。基於上述的結果導向設計,青雲設計出的方案是透過資訊化、資料化、智慧化等三個技術點來實現。

第二,解決資訊化的關鍵在於要建立可溯源的能源監控管理體系,並將耗能情況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在經過一系列的資料化分析和合理性分析之後,就可透過智慧化的思維設計打造更舒適的建築環境。

第三,青雲獲取所有資料後進行AI分析、曲線分析,分析之後會反向結合使用者對於目前方案的舒適度、感官度的調查,進行深度最佳化。最佳化實踐後,再次輸出一個新的場景化解決方案進行調整。如此迴圈多輪調整最佳化,基本實現客戶對建築環境的變化是無感的,把建築建設成為舒適、高效、低能耗的環境。

打破建築系統中的資料孤島

為打破當前建築系統中普遍存在的資料孤島的問題,青雲雙碳智慧解決方案透過“雲、網、邊、端”一體化架構設計來實現。首先,透過青雲邊緣計算平臺,實現對建築內所有用電裝置可管可控;其次,利用青雲物聯網平臺能力,將照明、暖通、通訊等各個獨立系統打通,實現建築全域資料互聯互通、自由流轉和統一化規範使用,把孤島做到互聯。在完成資料化後,再透過各類 PaaS 元件和引入智慧節能思維,對上層應用進行控制和個性化場景除錯。

科技助力建築“雙碳”青雲帶來智慧方案

青雲雙碳智慧建築解決方案架構圖

胡加友認為,建築系統實現智慧化需要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而應用市場的存在保證了在前期可率先交付階段性的成果。基於應用市場,透過在將來搭載更好的應用軟體、應用思維或者軟體平臺,可以把整體效能一步步發揮出來。

智慧化技術方面,青雲雙碳智慧建築解決方案引入了自動化控制技術、空調精密控制、智慧照明組合策略和精密控制等先進智慧化技術,實現人離開後燈、空調等用電裝置自動關閉,進而實現降低能耗的目標。

雙碳智慧建築應用場景

對於青雲雙碳智慧建築解決方案的具體應用場景,胡加友介紹:

第一,綜合能源管理系統。青雲認為目前在“雙碳”政策的推行落實上,首先要管好能源,要知道能耗強度、總量等資料是如何分佈的,具體情況是什麼。透過青雲的能源模型和實時的監測狀態,對建築將來的複合狀況進行預測,然後進行定量化的分析,降低其用能。

第二,碳排放管理系統。青雲會引入碳匯和碳模型,並嘗試將國家已經建好的碳匯、碳交易的市場方式引入到某一個區域性體系裡,並考慮以個體單位參與到碳匯中。

第三,智慧建築視覺化系統。青雲透過架設智慧化裝置,基於報告中心、指揮中心、管理中心等對建築運營狀態實現視覺化管理,為管理者提供資料化執行的基礎。

第四,智慧建築運營中臺。運營中臺可為使用者提供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如智慧辦公、智慧會議室和健康空氣運營等功能。

青雲雙碳智慧建築解決方案基於青雲物聯網平臺,物聯網平臺在裝置子系統接入能力和開放性上遠超傳統智慧建築系統,因此接入更開放,更低成本。

胡加友強調,建築使用者對3D數字孿生等技術具備天然親和力,青雲的物聯網平臺有SDK介面,可無縫升級到數字孿生風格。青雲基於物聯網應用平臺的IBMS應用都是獨立的“APP”,可以單獨開發、維護和升級,並且可以提供開放的SDK,讓應用開發可以由第三方完成,實現了應用擴充套件化、模組化。

深入建築行業,離不開生態夥伴的能力加持。胡加友還表示,青雲將與信通院、華潤科技、施耐德、江森自控、美的空調、賽迪聯合實驗室、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上下游合作伙伴,為使用者提供更智慧、更綠色的解決方案,為中國整體的碳中和目標而努力。

(文/徐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