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子科技堅果R1 & TNT工作站點評

5。15,老羅臺上:“少囉嗦,先看東西。”

錘子科技堅果R1 & TNT工作站點評

這次釋出會我還是挺激動的,但是看完後好像沒有往年那種興奮的感覺,反而有一種低落的感受,看起來老羅釋出的工作站在技術理解上存在不匹配。

釋出會後絕大多數人都在質疑,為什麼單純的一個顯示器,都要買到9999?這就是老羅所謂的“我們是為了改變世界,不是為了賺你們幾個臭錢嗎?”

錘子科技堅果R1 & TNT工作站點評

其實,TNT(Touch and Talk)並不是一臺單純的顯示器,它是堅果R1的一個硬體載體。

這次釋出會核心的東西其實是創新的互動邏輯。

錘子科技堅果R1 & TNT工作站點評

GIF

我們都知道在人機交互發展史上,蘋果並沒有發明圖形介面、滑鼠和觸控式螢幕,但卻多次把握住風口機會利用互動技術開創出新的時代,在所有IT巨頭中,蘋果對互動的理解是最深的。

錘子科技堅果R1 & TNT工作站點評

GIF

MacBook Pro上的touch bar,也是一種傳統互動方式的補充。

互動變革引發IT時代變革

IT技術的發展基本上是伴隨著互動的變革前進的,新的互動會帶來新的流量入口和市場機會,鍵盤滑鼠之於PC,觸控式螢幕之於智慧手機,語音互動之於智慧音箱,這些互動變革的規律無非兩個:

效率越來越高,使用越來越簡單

鍵盤和滑鼠比打孔紙更高效率因此繁榮了PC時代,觸控式螢幕降低了互動的難度(老人小孩都會用),使移動計算裝置得以更大範圍地普及,而語音互動時代的到來,又一次降低了互動的難度(釋放雙手,不學習任何輸入法也可以用),則使語音互動入口(如智慧音箱,車載裝置等)成為所有巨頭都爭相搶奪的新戰場。

關於語音互動的趨勢,大家可以參考幾個資料,一是亞馬遜的智慧音箱(Echo、Tap、Dot系列)保守估計已經賣出超過5000萬個了(注意:美國只有1億多個家庭),二是Siri已經成為美國第二大搜索引擎了(是的,點亮螢幕-開啟Google-輸入關鍵詞,人們都嫌麻煩),三是手機百度上使用語音搜尋的比例是相當高的,最後,微信使用者每天傳送的語音是61億條。

前三個資料是為了說明,人類總是懶的,當語音識別率在某些場景達到可用水平時,使用者趨勢肯定是傾向於不輸入文字的,而微信的語音傳送資料只是為了說明:發語音比打字容易太多了,這是微信當初引爆使用者規模的其中一個殺手鐧。

越簡單的互動,越能侵入使用者的生活。

基於鍵盤和滑鼠的個人電腦已經發明瞭數十年,今天老羅卻說,要重新定義未來十年的個人電腦。

為什麼傳統的個人電腦值得顛覆?

每一個質疑TNT工作站的人都認為,TNT在效率上怎麼可能比PC+鍵盤滑鼠+office三件套要高呢?

現在請office三件套高手回憶一下,從開始練習鍵盤打字、中文輸入法、Windows使用等一系列平臺工具,然後再學習office三件套基本操作及高階技巧,最終成為office高手,總共花了多少時間?

計算完這個答案,大家會哭。

Office的高效率,並非來自平臺或軟體本身做得好,而是因為自己花了大量的時間學習和刻苦訓練,而我們卻把這種效率當作理所當然。

現在小學就有電腦課了,要學習鍵盤打字,要學習windows基本操作,要學習中文輸入法,社會上有大量在職培訓機構開設office培訓班(線上課程也很多),真正開始工作後,還要學習大量的實戰技巧,這些都是你成為office高手前付出的代價。

錘子科技堅果R1 & TNT工作站點評

電腦培訓班是全球性的產業

TNT---革命性的互動邏輯

舉個例子,你想到了一個PPT的邏輯順序,隨手拿起手機記錄閃念膠囊,回到工作站面前,膠囊一鍵自動生成PPT,這個過程中系統會根據膠囊裡的內容含義自動從網上抓取適合的配圖及排版,注意,是自動配圖及排版。

再舉個例子,你想把一篇長文章裡62處“我愛這個世界”這個關鍵詞換為紅色並加下劃線,在傳統的Word裡大概需要點選200次滑鼠和花費10分鐘,但是在TNT裡,只需要說一句話就可以了。

再舉個例子,當你指著當前視窗說:關掉其他視窗。系統就只保留了當前視窗,其他視窗全部關掉,而在過去,這是需要你用滑鼠一個一個關掉的。

發現什麼規律了嗎?

這種互動方式跟傳統的命令導向有很大的不同,

TNT處理的是使用者的“意圖”而不是“命令”

,我把這種互動方式命令為“

想法導向

”。

“我想關掉其他視窗”和“我用滑鼠一個一個關掉視窗”就是想法導向和命令導向的典型區別,基於命令導向的互動方式,每個動作都要自己逐一完成,而基於想法導向的互動方式,藏在系統背後的AI會理解你的意圖並幫你完成一系列複雜的操作,直接給你呈現結果。

命令導向的互動方式是反人性的,這種互動僅提供了工具,依賴於使用者大量的前置學習和訓練,依賴於使用者對系統功能非常熟悉,依賴於使用者一點一滴地執行,這種互動方式的效率來源於使用者自身的努力和時間投入。

以一份辦公室經常用到的晉升通知為例,在過去,這樣的稿件需要我們開啟word一字一句地輸入-排版-審批-列印-蓋章-張貼,這個簡單的文件前前後後花了HR一個小時,但是在未來,吳德周只要在上班路上對著堅果R系列手機的閃念膠囊上說一句:“

寫一份朱海舟從產品經理晉升到高階產品經理的晉升通知,表彰他在TNT產品研發過程中取得的優異成績

”,回到辦公室的TNT工作站前,一份排版優美用詞嚴謹的完整版晉升通知已經自動生成了,只需要修改某些字眼就可以打印出來。

從一字一句地輸入到所想即所得的互動方式,就是我們馬上可以觸控到的未來。

很多人透過分析堅果R1手機和顯示器的硬體引數,又或覺得語音識別和觸控互動都不是新鮮的技術來質疑老羅說的顛覆是不是吹牛逼,這是錯誤的判斷角度,從命令導向到想法導向,就是TNT對傳統互動最大的顛覆。

TNT這種互動方式的終極目標是你不用學習複雜的工具和命令用法,只需要清晰自己的工作目標,不斷地提出你的想法就可以迅速地完成工作。

錘子科技堅果R1 & TNT工作站點評

TNT創新互動的設計依據

老羅把TNT的互動方式稱為

直覺互動

為什麼說直覺互動更符合人類的真實體驗呢?

語言學家認為,人與人在面對面交流時,身體語言(如眼神、表情、動作等)比口頭語言(聲音)傳達了更大的資訊量,結合身體語言來表達意圖已經是人類數百萬年來的習慣,這就是電話裡有些事情很難表達清楚的原因。

這也是人們覺得智慧音箱像個智障的原因,因為如果你把智慧音箱當人,音箱看不懂你的身體語言,而你卻已經習慣了身體語言+口頭語言的表達方式,因此智慧音箱會漏掉了很大的資訊量,造成錯誤的理解,顯得像個智障。

無論智慧音箱怎麼努力調整演算法,人類以肢體語言輔助聲音來表達這種方式是很難改變的,使用者單用嘴巴總是難以表達清楚需求(例如使用者很焦急地說:“給我輸出啊!”其實這個需求漏掉了大量的資訊,語音互動平臺既不知道要輸出什麼,也沒看到使用者焦急的表情,就會一直問使用者想要什麼),所以純語音互動的瓶頸是極難打破的。

正是因為洞察到這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老羅設計出TNT互動方式。

TNT(touch and talk)相當於給了使用者補充肢體語言的表達機會,當你觸控某個具體區域再說出你的想法,系統不再漫無目的地亂猜你的想法,而是根據所指區域迅速收窄你的需求,給出更精準的答案,如果你對著空氣中說一個需求,即使是打敗了柯潔的Alpha GO理解起來都是困難的,但是當你觸控到具體的文字、圖片或表格上再說需求,系統大概就知道你想要幹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