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粽子簡史

每臨端午,龍舟競渡,粽葉飄香。作為一個已有數千年曆史的傳統節日,它的內涵和儀式感其實一直在變化。但不管時代怎麼變遷,端午的“詩和美食”始終不變,它也是端午傳承千年的生命力所在。

不正經粽子簡史

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有媒體發起的關於端午節民俗習慣的調查顯示,93。2%的受訪者表示,在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事。但是說到粽子,其實它一開始和屈原以及端午節並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不正經粽子簡史

粽子的上古時代

關於粽子的最早記載,來自於東漢時期《說文解字》:“粽,蘆葉裹米也。”,這裡的粽就是“粽”的古體字。而粽子的實際誕生時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春秋時期,比屈原投江要早那麼些年。

不正經粽子簡史

屈原

古時的人們,由於對糧食的依賴,產生了對農作物的崇拜,崇拜的方式就是每年搞祭祀。那時北方由於產黍,就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南方產稻米,就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這就是粽子最早的原型。

不正經粽子簡史

所以關於粽子的南北派別,其實很早就開始了。由於是用來祭祀的,所以古人也很注重衛生,就用草木灰摻和來了煮得爛熟,以保證祭品的純淨。

不正經粽子簡史

不過經過草木灰煮過的粽子,吃起來口感欠佳,並不怎麼適合食用。但這種古老的做法,依舊儲存到了現在。如今在貴州一些地區,依然有將草木灰加入粽子的做法。

不正經粽子簡史

和屈原來個聯動

粽子的做法,一直到漢朝時都沒啥大的變動,直到晉朝,粽子才開始成為端午節的食品。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使用的原材料上,也有了變化,南方開始用糯米,北方開始用秫米,這兩種都是容易發粘的品種。

不正經粽子簡史

秫米就是今天的黃米

不過,粽子真正和屈原開始扯上關係,還要等到南北朝。當時南朝蕭梁,有個搞文學的小公務員叫吳均,寫了一本奇幻小說集《續齊諧記》,裡面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說東漢建武年間,屈原忽然在長沙顯靈,說你們祭祀我,我很感激,但是你們祭祀的竹筒飯經常被蛟龍偷吃。你們要用楝樹葉包著米,用五彩絲線纏繞在外面,蛟龍害怕這兩個東西,肯定不敢偷。從此人們就用這種辦法祭祀屈原,久而久之,就成了粽子。

不正經粽子簡史

吳均寫這本書時,屈原死了都快八百年了,他顯然是在扯淡,不過偏偏很多人信,用粽子祭祀屈原這事兒就順利的被大眾接受了。同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也提到了粽子的由來,也與蛟龍偷吃祭品有關。

不正經粽子簡史

皇上為粽子寫了首詩

隋唐時期,由於風氣開放,人們對於節日活動少了很多嚴肅的禁忌避諱,粽子不再僅僅是用來祭祀,也落到了大眾口中,吃粽子開始盛行。

不正經粽子簡史

長安南里王村唐墓壁畫中的唐人宴飲圖

當時的端午節,除了老百姓踴躍參加端午節活動,詩人文豪門也爭相歌頌,不貴最重要的還是君王參與。關於粽子最有牌面的一首詩,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裡寫道“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奢華盛景,引人遐想。

詩裡這個“九子粽”,也很有牌面,要用九種顏色的絲線,將大小不同的九隻粽子,按照“大的在上,小的在下”的規矩紮成一串,錯落有致,很是好看。據說唐代皇宮裡還有一種射粽遊戲,桌上擺著許多粽子,人們用角弓射擊,誰射中哪隻就吃哪隻,非常有趣。

不正經粽子簡史

九子粽

除了九子粽,唐朝在粽子的形制上花樣翻新,還有角粽、菱粽、筒粽、秤砣粽、錐粽、庚家粽、百索粽等,但是關於粽子的口味,變化似乎不大,除了“白瑩如玉”,沒有特別的其他特點。

罕見的例外是《韋巨源燒尾宴食單》中,倒是有過一種“賜緋含香粽”,以糯米摻紅花香料製成,食用時切片,淋上蜂蜜裝盤。韋巨源不愧是在武則天時期四次官拜宰相的人,吃起粽子來也是相當講究,而且這粽子應該是甜的,如今西安的粽子就頗得韋巨源遺風。

不正經粽子簡史

不過,甜粽子的時代,要在下一個朝代才會真正來臨。

不正經粽子簡史

甜粽子的黃金時代

宋朝時,由於市民經濟極度繁榮,文化發達,端午節也演變成全民娛樂狂歡為主的節日,端午節食粽習俗在這一時期的史料記載很多,光是描寫粽子的詩詞,就有近30篇多篇。

不正經粽子簡史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 汴京城

這些詩詞裡面,有直接描寫製作流程的,如白玉蟾的《端午抒懷》,“羹鵝鱠鯉辦華筵,冷浸水團包角黍”,生動描寫了用冷水浸泡黏米,然後成團製作粽子的過程。

不正經粽子簡史

從顏色上看,宋朝的粽子不再侷限於白色,反而很流行金黃色。羅公升《端午夫人閣》裡寫“黃金角黍照盤明,秋月弓彎鬥彩贏”;丘葵《端午》也寫“空存蒲長綠,不見黍包金”。

不正經粽子簡史

從口味上看,甜粽子在宋朝時大放光彩。著名詩人兼吃貨的蘇東坡,寫過“不獨盤中見盧橘,時於粽裡得楊梅”。那時的粽子,已經開始流行將一些蜜餞果脯加入其中,叫“蜜餞粽”。

根據《歲時雜記》《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記載,當時的粽子幾乎都是甜口的,有加紅棗、松子兒的,也有加板栗、胡桃的,甚至還有加生薑、麝香這樣重口味的。

不正經粽子簡史

尤其是在夏季,汴京城流行一種加砂糖製成的粽子,吃的時候用冰水浸泡,吃起來甘甜涼爽。這款“冰糖涼粽”,可以說是當時汴京城裡的人氣網紅甜品,甚至一度影響到西夏和遼國的中京大定府。

不正經粽子簡史

甜鹹爭霸的時代

元朝統治者雖然是蒙古人,可大家的端午節照過,粽子照吃,一點兒都沒耽誤。帶了明朝時,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是豆沙、松子仁、棗子、胡桃等,品種變得更加豐富。

不正經粽子簡史

甜粽子在這個時代雖然大行其道,不過到明朝中期,它的挑戰者出現了。根據《竹嶼山房咋部》記載,當時海量的甜粽子中,突然出現了“豬肉醢(hai)料”,也就是豬肉醬的鹹粽子。

不正經粽子簡史

等到了清朝,粽子的各種口味都有,形狀也基本已經定型了,甜鹹爭霸也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時期。

乾隆十八年(1753年),農家樂審美的乾隆皇帝,在端午節搞了一個“粽席”,在膳桌上擺了1276個粽子。從食材清單來看,也都是甜的。

不正經粽子簡史

同時代身為乾隆才子、詩壇盟主、著名吃貨的袁枚,在他的《隨緣食單》裡,也記載了在江南一帶非常流行的洪府粽子,將好火腿切碎成丁包在糯米中,封鍋悶煨一天一夜,出鍋後香味四溢,吃起來滑膩柔軟。

不正經粽子簡史

在清代小說裡,還提到一種“五福粽子”。嘉慶年間的《三續金瓶梅》裡,有個叫碧蓮的僕婦,孃家是開蘇式點心鋪的,會做五福粽子:餡兒是桂圓、豆沙、芝麻酥、肥膘丁、火腿丁,配上各式乾果,再加上玫瑰、桂花,搭配上好的糯米,文武火蒸熟。聽上去,倒有點像五仁月餅!

古人為了吃,也是下了許多的苦心啊。

不正經粽子簡史

百花齊放的時代

到了現代,粽子新增加了許多新品種,比如冰皮粽、抹茶粽、涼粽等,口味也日益增多。沒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不正經粽子簡史

不過,卻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般情況下中國人的口味都是南甜北鹹,但粽子的卻是南鹹北甜。從餡料看,北方多包紅棗、豆沙;南方則有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不正經粽子簡史

甜派代表

不正經粽子簡史

不正經粽子簡史

北京粽子個頭較大,雖然大多數是糯米粽,但有不少保持傳統的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喜甜的人還會在粽子煮熟後蘸糖,並加上一點玫瑰汁木樨滷,味道香氣宜人。

不正經粽子簡史

北京粽子

陝西地區最為傳統和流行的是蜂蜜涼粽子。蜂蜜涼粽子與別的粽子不同,既不包餡,也不包粽葉,全用糯米制成,形似菱角,白瑩如玉,吃時用絲線或竹刀割成小片,放在碟子裡,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漿,清涼解暑。

不正經粽子簡史

山西蜂蜜涼粽

山東黃米粽子是粽子裡資格最老,輩分最大的之一,選用黃黏米,夾以紅棗,風味獨特,食用時一般會加白糖,增加甜味。

不正經粽子簡史

山東黃米粽子

鹹派代表

不正經粽子簡史

不正經粽子簡史

廣東粽子個頭較大,會將鹹蛋黃、冬菇、叉燒肉、雞肉、瑤柱、綠豆作為餡料包成鹹香的粽子。裹蒸粽餡料足得不像話,糯米儼然變成了配角,經過一晚慢慢煲煮,最後變成豐厚濃郁、無人能擋的餐桌美味。

不正經粽子簡史

廣東粽子

川渝地區的椒鹽豆粽別具特色,先將糯米、紅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麵、辣椒、川鹽及少許臘肉丁,再以大火煮三個小時。煮熟後食之,吃起來焦裡嫩,香辣適口,風味獨特。

不正經粽子簡史

椒鹽豆粽

閩南的燒肉粽精工巧作,豬肉擇三層塊頭,先滷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不膩。熱食則更有風味。

不正經粽子簡史

閩南燒肉粽

江南派

不正經粽子簡史

不正經粽子簡史

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複雜,尤其是餡,甜鹹口味雜糅,變化多樣,因此也產生了眾多名粽。如杭州地區的塘棲粽、蘇州的四角菱形粽、湖州的枕頭粽、浙江嘉興粽、上海粽等。

不正經粽子簡史

湖州粽子

杭州的塘棲粽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斧頭粽、枕頭粽、尖角粽、豬腳粽等;湖州粽子有豬油豆沙餡,加豬板油後蒸熟口感十分香滑,韋小寶都稱讚“入口甘美,無與倫比”;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

不正經粽子簡史

塘棲粽子

南方人喜歡吃鹹粽,北方人偏愛吃甜粽,甜鹹粽黨唇槍舌戰、互不相讓,鹹派吐槽甜粽甜而不香,甜派抱怨鹹粽肥而油膩。其實大可不必,因為畢竟真論起源頭來,大家都得吃草木灰粽子。

粽子既是端午節的一個符號,也早已成為中華幾千年飲食文化的重要載體,正如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所解說的:“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技術的進步,使得粽子不再侷限於地域和時令。”

不正經粽子簡史

如今一年四季,人們隨時可以享受粽子的美味,但端午食粽,別忘了其中豐富的文化記憶與濃濃的情感表達,在味道中涵養我們的家國情懷,這既是端午節的生命力和價值所在,也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所在。

參考文獻

[1] 錢鍾書。 談藝錄·詩分唐宋 [M]。 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排印版。

[2] 錢鍾書。 宋詞選注 [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3] 陳久經、盧蓮蓉。 中國節慶及其起源 [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版。

[4] 孫正國。 端午節 [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版。

[5] 孫永義。 “端午”食粽祭屈原說源流考 [J]。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6。

[6] 晏波。 端午節的歷史淵源於民俗的初步形成 [J]。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5。

[7] 宋穎。 端午節研究:傳統、國家與文化表述 [J]。 中央民族大學,2007。

[8] 況曉慢。 宋代詩歌與端午節 [J]。 河北大學,2009。

[9] 莫菲。 食粽風俗的流變及其文化思考 [J]。 教育觀察,2012。

[10] 潘銀珠。 粽子冷卻冷藏技術研究 [D]。 天津商業大學,2014。

今日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