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PAPI醬正火,我們談下為什麼許多網紅難以持久火下去?

CMO視野:做大中華地區最大的市場總監平臺!

總有一天,粉絲會對papi醬獨特的吐槽方式不再感冒,對顧爺獨特的解讀藝術的方式不再著迷,也對艾克里裡搞怪的方式不再熱衷。

的確,現在的很多網紅(比如papi醬、咪蒙等)火得一塌糊塗,就像之前的韓寒、作業本、留幾手等,可粉絲總有審美疲勞的時候,總有不斷追求下一個網紅的時候。總有一天,粉絲會對papi醬獨特的吐槽方式不再感冒,對顧爺獨特的解讀藝術的方式不再著迷,也對咪蒙寫搞怪歷史的方式不再熱衷。

趁著PAPI醬正火,我們談下為什麼許多網紅難以持久火下去?

對於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拼命生產更優質的內容,投入十倍甚至百倍的時間來寫出更好的段子、做出更搞笑的影片。但實際上,這一切對延長網紅的生命週期,並沒有太大幫助。

真正的原因是粉絲對網紅產生

審美疲勞

,而並非因為粉絲所聲稱的“最近質量下降了”,否則網紅剛開始起步時質量更低,不還是火了嗎?

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我們為什麼會對當初瘋狂追求的東西,產生審美疲勞?

實際上,人之所以產生所謂的“審美疲勞”,無不源於一個經典的心理學概念:刺激適應(Sensory Adaptation)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發現:

適應

任何的外部刺激(不論是電擊,還是金錢給予),最終都會被“適應”。

首先,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結論,因為這意味著:任何的外部獎勵,不論是金錢、升職、性愛還是美食,都只能提供短暫的幸福感。

比如研究發現,大部分人中500W彩票大獎後6個月,幸福感水平和中獎之前幾乎沒有差異——所以500W只能帶來幾個月的幸福感。

同樣,剛收到名校錄取通知書的大學生,感覺到幸福感爆棚,但也最多持續幾個月——等他入學後,自然就會開始煩惱找工作的事情。

第一次跟女孩子牽手的男性,興奮得一晚上睡不著覺,但相處幾年後,無論做什麼都不再那麼興奮。

當然,這也是一個非常幸運的結論,因為這意味著:任何的外部損失,不論是丟失金錢、降低職位還是被截肢,一般只能帶來短期幸福感的下降。

比如每天打你一棍子,你當然很不爽。但是連續打你1年後,你就不會感覺到不爽了,它變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沒有感覺了——這就是刺激適應。

總之,“

一切的外部刺激,最終都會被適應。一切讓我們感覺到新奇、好玩、有趣的東西,最終都會變得無聊透頂。

趁著PAPI醬正火,我們談下為什麼許多網紅難以持久火下去?

所以,提供了新奇視角和獨特體驗的網紅影片、段子,一開始讓人感覺很不同、很享受,但慢慢大家就適應了這種方式,感覺到無聊,感覺到“又是這一套”,最終開始追求下一個網紅。

既然所有的外部刺激都會被“適應”,粉絲早晚會對這種刺激“審美疲勞”,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既然外部刺激會逐漸被適應,那麼解決方案自然是要從刺激適應本身出發。

對此有3種方法:

1。不斷更換刺激源——網紅升級

2。不依賴感官刺激本身——網紅工具化

3。提供內部刺激——網紅遊戲化

升級

既然所有的外部刺激最終都會被適應,任何有趣新奇的事物最終都會審美疲勞。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

不斷更換刺激源,提供不同的刺激

長期相處的夫妻缺乏“激情”(刺激適應了),但往往換了新的衣服,或者換了居住地點,就容易產生新的刺激感。

同樣,網紅也經常用到這樣的方法:

比如羅輯思維並不是單純固守每天的60秒語音和自己的影片節目,還不斷地透過各種跨界合作讓使用者感到新意。

賣月餅、甲方閉嘴、投資papi醬等,讓羅輯思維幾乎每月都有新玩法,不斷提供新的刺激。

實際上,“刺激適應”在沒有網紅之前就在營銷界普遍存在了,在企業營銷方面,更多稱之為“

品牌老化

”——很多曾經火爆的品牌概念,因為消費者逐漸適應了刺激,導致越來越讓人“無感”。

所以,一些品牌總是透過各種活動,在保留核心品牌價值的基礎上,重新啟用品牌。

比如有百年曆史的可口可樂,不斷換包裝、換概念,今天歌詞瓶,明天台詞瓶,後天又星球大戰瓶、世界盃瓶等,讓人產生新的刺激感。

再比如加拿大有個麥片品牌Shreddies,在產品不改變的情況下,策劃了一個新產品創意——從“方形麥片”變成“鑽石形麥片”(只不過換了視覺角度)。

趁著PAPI醬正火,我們談下為什麼許多網紅難以持久火下去?

還有當年諾基亞的“科技以換殼為本”,也是透過不斷地刻意製造新刺激,來重新啟用使用者的期待。

如果你要推出全新產品,最好想辦法制造熟悉感,以方便使用者接受(所以當年喬布斯說第一代iPhone是全屏iPod+手機+瀏覽器);而如果是舊產品或過氣網紅,使用者對你已經產生審美疲勞,自然就要想辦法制造新鮮感。

所以

新產品營銷經常的做法是

Make new things familiar

而舊產品營銷經常的做法是

Make familiar things new

工具化

上面說了為了減緩審美疲勞,網紅需要不斷地提供新刺激,但遲早有一天,使用者對你的各種新招式習慣了,最終還是會審美疲勞——畢竟你人是不會換的。

而且,一旦變化不當,還有扭曲定位的危險,甚至會損失掉過去的經典形象。

那麼怎麼辦呢?

其實這種問題,過去的產品界早就解決過了。不知道你有沒有產生過這種疑問:

為什麼使用者會對我這個做內容的網紅產生審美疲勞,但不對辦公室的印表機和電腦產生審美疲勞?為什麼我就不能像它們一樣?

同樣,

網紅如果想持續存在,就需要具備工具價值,能夠幫使用者完成某個生活中本來就需要被完成的任務

,而不僅僅是“提供直接的感官體驗”。

比如Zealer王自如的手機測評節目,就可以滿足使用者本來就需要被滿足的需求:“當我看到最新的蘋果釋出會,看廠家吹得天花亂墜,想知道到底從專業角度看怎麼樣。”

趁著PAPI醬正火,我們談下為什麼許多網紅難以持久火下去?

這個需求,即使沒有王自如,也會存在,而王自如的影片,只不過是滿足該需求的“工具”。

那麼,對於一個網紅來說,怎麼做才算已經被“工具化”,而不再是僅僅提供“感官體驗”呢?

最簡單的標準:你的使用者是單純因為你而想起你,還是因為另外一件事而想起你?

我們知道,使用者不會總是想到一個品牌,而往往是透過先想到某件事,進而聯想到一個品牌。比如先感受到“我吃這些辣的要上火了”,進而聯想到“喝加多寶”。

在這裡,“怕上火”的感受,就是加多寶植入的“觸發器”——每次你產生這種感受,就會想到加多寶。

趁著PAPI醬正火,我們談下為什麼許多網紅難以持久火下去?

如果你的觸發器是來自於外部(比如使用者的某個任務),而不是你自己,就往往說明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工具屬性”,而不是僅僅提供單純的感官體驗(感官體驗很容易消散)。

所以,如果想要“天長地久”,就不能只滿足於感官體驗(外部刺激),還需要能夠具體解決一個任務——

我們永遠不會對公司的印表機審美疲勞

,不是因為它能持續給我們帶來外部刺激,而

是因為我們在另一件任務(比如列印檔案)上需要它。

因為,任何一種產品的感官體驗,都是不能持續的。剛拿到最新的iPhone,你會驚歎於它完美的做工,放在手邊不斷觀賞和把玩,甚至會輕拿輕放(這是感官體驗)。

等你用了幾個月後,就會開始隨手把它往床上一扔了。

這時候不再對它進行審美,但仍然在用它,是因為你真正需要它做其他任務——比如聯絡朋友、購物、支付。

遊戲化

前面講的兩種降低“刺激適應”的方法,一種是不斷提高和變化外部刺激,另一種是不再依賴自身的外部刺激(感官體驗),而是繫結另一個任務(類似印表機的需求)。

其實還有一種方法:把自身的外部刺激,逐步轉化成內部刺激。

內部刺激帶來的正面體驗幾乎不會被“適應”,比如透過不斷努力,從而獲得了自信,幸福感的提升

如果說外部刺激是使用者得到的東西(比如金錢、搞笑感、圖片的性感體驗等),那麼內部刺激就是使用者自己付出的東西(比如透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某個目標),而內部刺激,則不容易產生“刺激適應”。

當一個人主動為某件事付出了努力並得到積極反饋的時候,他往往就不會產生所謂的審美疲勞,而會長時間繼續做這件事。

比如有研究發現,大學佈置作業越多的教授,獲得的學生評分越高(雖然大家都討厭作業)。這是因為,學生已經為這門課主動投入了大量的努力,這些努力本身反過來強化了他們的興趣。

實際上,多年的夫妻之所以沒有因為審美疲勞而離婚,不是因為妻子或丈夫總是提供新鮮刺激,而是因為他們共同努力維繫家庭的過程(這是內部刺激)。

所以,作為網紅,如果你僅僅給使用者提供某種外部刺激,他們很容易審美疲勞,但如果讓他們自己做一些事並且獲得反饋,就好多了。

比如大量網紅做過的優選使用者評論上頭條、讓使用者幫忙提供選題、開彈幕提供參與、組織學習會等,都是讓使用者主動參與行為。

那麼刺激使用者成癮性參與的關鍵是什麼?

使用者的行動+機率性回報+回報累計

比如經典的遊戲打怪行為:

行動

——砍怪;

機率性回報

——有可能掉落裝備或不掉落裝備,有高經驗值或低經驗值;

回報累計

——看總共積累多少經驗,距離目標(升級成大師)有多遠。

同樣,你也需要把自己變成遊戲,讓使用者產生類似的行為。

實際上,主動行動獲取的機率性回報,基本上是所有成癮性行為的關鍵。

之前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籠子裡鴿子如果按到紅色按鈕,就有一定機率獲得食物(對比100%機率獲得食物的組)。結果不論是否飢餓,鴿子都瘋狂地按按鈕——即使每40-60次按才會掉下一次食物。

趁著PAPI醬正火,我們談下為什麼許多網紅難以持久火下去?

大部分鴿子以每分鐘將近200次的頻率,間歇不停地按按鈕,超過15小時……(相比下,我玩遊戲最成癮的時候,也不過連續玩7小時左右,比鴿子差遠了)

所以,網紅不光要給使用者施加刺激(不論是愉悅感還是搞笑),最好還要

引導你的使用者主動做出努力,以得到“內部刺激”

(比如經常被使用的抽獎換積分升級等)。

總之,你要做的,並不是給使用者提供產品,而是刺激他們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總結

當說到“網紅如何提高生命週期”的時候,大部分人的直覺做法是:

“生產更加優質的內容,讓製作更加精良”。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拼命製造優質內容就可以維持成功),往往是因為很多功成名就的人經常犯的典型錯誤:

忘記了當初自己是為什麼成功的。

一個草根網紅當初的火爆,其實根本不是因為“節目優良”,實際上,很多網紅最初的內容,簡直可以用粗製濫造來形容——不專業的剪輯、低質量配音甚至畫面都不是高畫質的,根本不可能跟大牌正規軍相比。

趁著PAPI醬正火,我們談下為什麼許多網紅難以持久火下去?

但這沒有阻擋他們的成功,因為“精良製作”往往不是最初成功的必要條件——他們當時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為勇敢創新所提供的獨特視角,轉化成了使用者的“新鮮刺激感”。

隨著接下來使用者越來越多地接受這種感覺,自然慢慢地審美疲勞,而這是“精良製作”根本無法彌補的。

你當初成功的原因根本不是“製作精良”,那麼當粉絲審美疲勞活躍度下降的時候,想要複製當時的成功,靠“製作精良”當然是不行的(如果使用者已經厭倦了吃提拉米蘇,那麼即使拿金盤子裝提拉米蘇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