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冢”出土文物考——17把青銅劍

“不見冢”出土文物考——17把青銅劍

圖片源於《探索發現》南陽東周大墓。

考證摘要

1、“不見冢”墓葬群為史稱“垂沙之戰”夏莊戰役楚國陣亡將士墓葬群。

2、“不見冢”大墓主人為楚軍陣亡主帥,楚國宛城郡守唐眛。又名唐蔑。

3、“不見冢”大墓南北兩側中型墓葬主人為楚軍陣亡中級軍官:士級貴族。

4、“不見冢”大墓南北兩側小型墓葬主人為楚軍陣亡下級軍官:平民階層。

5、“不見冢”大墓中有印證墓主人身份的將軍寶劍,刻有“唐眛自用”。

6、“不見冢”大墓中有印證墓主人地位的青銅鼎,應該是四尊或五尊。

7、“不見冢”大墓中有唐眛擊鼓用的鼓槌以及戰鼓的銅製或玉製裝飾物。

8、“不見冢”大墓中的青銅器有可能看到:“楚懷王二十九年祭”的字樣。

9、“不見冢”大墓中的青銅器、玉器、等各種文物,總計在300件左右。

“不見冢”出土文物考——17把青銅劍

在戰國時期的各國軍隊中,青銅劍作為最基本的作戰武器,無論是軍隊中的最高主帥,還是軍隊中的下級軍官,青銅劍是標配,基本上人手一把。就如當今軍隊中,手槍作為最基本的作戰武器,無論軍隊中的最高司令,還是軍隊中的最小排長,手槍是標配,基本上人手一把。追溯青銅劍的歷史,可以考證在黃帝時期就定型使用,而到戰國時期,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期的青銅劍,一般30釐米長度。由於冶煉技術的提高,到了戰國時期,青銅劍不論是韌性和剛性都大大的提高。尤其是楚國軍隊中使用的青銅劍,長度都達到50釐米,而其他各國的青銅劍的長度,一般都不超過45釐米,這個進步的原因也跟楚國地區盛產青銅有關。對於寶劍的製作,一般認為是經過鍛打成型,然而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它卻是一次性鑄造成型,還能經得起大力砍殺而不折斷,這真是實屬不易。即使當今的人用青銅鑄造青銅劍,也不一定做到質量比以前的好,究其原因,以前的青銅劍技術有幾千年的技術傳承,而這種技術在當下來說,早已斷代。

南陽“不見冢”的考古工作,先後對“不見冢”大墓南北兩側的幾十個中小墓葬進行發掘,從這些墓葬中發掘出青銅劍總共17把,這也是此次發掘工作,對於單個品種的青銅器具來講,屬於件數最多的一個品種。根據前敘的考證,邏輯上說在這些中小型墓葬中,除了極少墓葬中有可能沒有下葬青銅劍,而其他墓葬都應該有青銅劍。然而目前卻發掘出17把,究其原因,這些墓葬有的已在不同時期遭到了盜挖,墓中所葬之物已經被盜走。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有幾處中小型墓葬所處位置在市政設施之上,目前不便於發掘。

考古人員在對已出土的青銅劍進行測量考證,最長的一把有56。8釐米,最短的一把44。2釐米,平均長度50釐米。而且這些青銅劍在當下還是十分鋒利,足以說明當時楚國對青銅劍的製造工藝精湛。在對這些青銅劍仔細觀察,從而發現在這些青銅劍的劍刃上,都能看見相互砍殺留下的豁口,這些資訊,足以說明當時戰況的慘烈程度。當時楚國大夫、詩人屈原對當時的慘烈戰況,在其《九歌》中,是這樣實景描寫的。

九歌•國殤(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譯文:哀悼夏莊戰役為楚國捐軀的將士(屈原)

手持銳利長戈,身披堅硬鎧甲,敵我戰車交錯,短兵劍戟相接。

旌旗遮天蔽日,敵眾數倍我軍,兩軍箭簇如雨,戰士奮勇爭先。

突破我方列陣,主帥遭受圍攻,戰車右馬受傷,左馬中箭倒斃。

車輪深陷泥中,絆住四馬不前,主帥手握玉槌,繼續猛擊戰鼓。

殺得天昏地暗,神靈都會震怒,我軍將士盡亡,捐軀荒郊原野。

為國榮譽而戰,出征去而不返,宛城平坦原野,成了不歸之地。

官佩劍勇指揮,士攜弓爭沙場,身首離雄心在,死不屈盡數亡。

真正勇敢頑強,赴死而又英武,始終剛強堅毅,寧死不可凌辱。

全軍將士戰亡,化作神靈不泯,魂魄仍然剛毅,不愧鬼中英雄!

宣告:

本今日頭條文案為作者數年考證,原創首發,

後續章節將在本頭條號每日不間斷髮表,敬請網友關注閱覽,

如需轉載,務必註明出處。若發現有抄襲、剽竊的行為,本人保留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