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什麼敢這樣分錢,因為華為知道華為的今天靠的是員工

文:劉老師 有趣、有料、有乾貨!!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傳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影片。

圖文源自網路侵刪

導讀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有幾千名可愛的員工,用文化連線起來的血肉之情,它的源泉是無窮的。我們今天是利益共同體,明天是命運共同體,當我們形成內耗小、活力大的群體的時候,當我們跨過這個世紀形成團結如一人的數萬人的群體的時候,我們抗擊風雨的能力就增強了,可以到國際市場的大風暴中去搏擊。我們是不會消亡的,因為我們擁有我們自己可以不斷自我最佳化的文化。——摘自《在春節慰問團及用服中心工作彙報會上的講話》

華為為什麼敢這樣分錢,因為華為知道華為的今天靠的是員工

華為的今天靠的是員工

無數矽谷人與時間賽跑,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成就了矽谷的繁榮,也引領了整個電子產業的發展。華為也是無數的優秀兒女貢獻了青春和熱血,才形成今天的基礎。創業初期,我們的研發部從五六個開發人員開始,在沒有資源、沒有條件的情況下,秉承20世紀60年代“兩彈一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忘我工作、拼搏奉獻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為榜樣,大家以勤補拙,刻苦攻關,夜以繼日地鑽研技術方案,開發、驗證、測試產品裝置……沒有假日和週末,也沒有白天和夜晚,累了就在墊子上睡一覺,醒來接著幹,這就是華為“墊子文化”的起源。雖然今天墊子已只是用來午休的,但創業初期形成的“墊子文化”記載的老一代華為人的奮鬥和拼搏,是需要我們傳承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用服中心的員工們,用青春和心血鋪就了華為成功的道路。不管冰天雪地、赤日炎炎,在白山黑水、崇山峻嶺中,沒有日夜的概念,終年奔波在維修、裝機的路上,使用者的需要就是命令。嚴冬由於雪堵住了道路,一天七八個小時坐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車上;炎夏擠在蒸籠般的超載長途車中;大年三十爬上高高的鐵塔,為了維修在研究、生產中的一點點小問題。當我們坐在溫暖的辦公室內,他們卻因為趕不上車,在車站外面等候;當我們一遍一遍受到培訓,增加晉升機會的時候,他們卻因公司發展太快,服務工作跟不上,一直待在遠離公司的地方,一待就是兩年沒有回來一次;當我們與家人團聚時,他們卻在遠離公司的地方,堅守崗位。不站好這班崗,哪有市場。他們不斷地守著我們早期有故障的產品,不敢停歇一會兒,以確保公司信用,在新技術方面跟上公司的發展。當他們打電話向公司求援時,卻受到“明白人”的斥責,說他們水平不高。我們這個時代最崇高的是責任心,最可貴的是蠟燭精神,他們照亮了公司卻消耗了自己。多麼偉大的人格,多麼高尚的情操,當我們取得輝煌時,他們仍然像螢火蟲一樣默默地發光。

不要把學習英雄停留在口頭上,要真正用心去學習。用服中心員工向我們展示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華為精神,只有它才會生生不息,把我們帶向繁榮。

華為為什麼敢這樣分錢,因為華為知道華為的今天靠的是員工

企業通常靠願景留人,靠激勵留人,靠文化留人,但不能用道德綁架“雷鋒”。華為將薪酬定位在“有競爭力”的水平,員工工資水平定位於市場上有競爭力,根據員工的年度績效,貢獻越大,整體回報也越大。

任何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都可以劃分為三類:奉獻者(貢獻大於回報)、打工者(貢獻等於回報)和偷懶者(貢獻小於回報)。在正常情況下,奉獻者、打工者和偷懶者應該得到與其貢獻相匹配的回報。而在一個不好的機制下,當奉獻者老是吃虧時,他就會反思,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懷疑,進而減少自己的貢獻,使貢獻與回報低層次相等,從而變成打工者。同樣,打工者也會向偷懶者轉變。結果是,奉獻者變成了打工者,打工者變成了偷懶者,最後大家都偷懶了,沒有付出和貢獻。

華為構建的是一個“不讓‘雷鋒’吃虧”的薪酬分配機制——讓奉獻者得到更合理的回報,拿得更多,分享自己奮鬥的勝利果實,打工者就會因為羨慕而向他們看齊;偷懶者將會受到懲罰,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離開公司,要麼增加投入,將自己變成打工者和奉獻者。讓“壞人”不得志,讓“好人”不吃虧,這樣,公司就有了正氣和正義。

正是因為華為堅持奉行“絕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回報”的分配理念,員工個個被啟用,人人爭當“雷鋒”。

很多企業都想學華為的狼性文化,但是卻沒有華為的利益分配,不讓奮鬥者吃虧的精神

KSF增值加薪、PPV產值計薪,加薪卻不增加企業成本。透過機制,激發員工潛能、提升人效、讓管理者關注經營結果,讓員工自己為自己幹,實現企業增利、員工漲薪的目的。

全國最實用、最快效、獨創的“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如何系統地設計、落地?私信“績效”學習更多員工激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