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科學報告》(SCIENTIFICREPORTS)是美國科學領域非常權威的學術性雜誌之一,受到諸多專業人士的關注。2018年7月5日美國托萊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的Kasun Ratnayake 等人在《科學報告》上面發表了一項研究,引起全球新聞媒體以及大眾的關注。這項研究發現手機、電腦的藍光會觸發感知訊號併產生視網膜分子中的“毒性”反應,殺死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視錐細胞和視杆細胞)。一旦感光細胞死亡,將無法恢復,導致黃斑變性,在50或60歲逐漸開始失明[1]。

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今日美國》(USA TODAY)是美國發行量第二大的報紙。Brett Molina 是《今日美國》報刊裡非常資深的編輯,專門撰寫技術方面的文章。她針對《科學報告》上托萊多大學釋出的這項研究進行了評論,並在2018年8月13日發表了一篇“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評論性文章,這引起了大眾對藍光傷眼問題的廣泛關注[2]。

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Brett Molina在《今日美國》針對新研究發表的文章中提到,新研究的作者之一托萊多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教授Ajith Karunarathne已經宣告:“藍光會損害眼睛的視網膜,從而損害我們的視力,這已不是秘密。”“我們的實驗解釋了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希望尋找一種減慢黃斑變性的療法,例如一種新型的眼藥水。”

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他說,早前眼科醫生RebeccaTaylor在接受《The Verge》採訪時,曾提到“我們使用的手機、電腦等電子裝置不會對眼睛造成長期傷害”。但是這個說法是發生在美國《科學報告》發表托萊多大學那項研究之前,心存疑惑的《The Verge》編輯前去問托萊多大學這項研究的論文作者Karunarathne,說“你的研究是否意味著看平板電腦或者iPhone會讓我們的眼睛失明?”而作者回答“絕對不會!”[3]。

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比如:最近樂醫愛眼微信公眾號發表的“防藍光眼鏡?不要用自己的孩子做試驗!”文章。在第五段落“家長該如何選擇?”時,便引用了公益網站上面的觀點[4]。這個文章引用的文獻的還存在一個問題,文獻的作者並不是Rahul Khurana。Khurana是美國眼科學會發言人,他只提到我們大多數人在看著螢幕時眨眼較少,從而導致眼睛疲勞和乾眼[3]。引用美國眼科學會“無證據表明藍光有害,不建議配戴防藍光眼鏡”的觀點在現在的防藍光文章普遍存在。把它視為權威的論據,意義有多大,這是需要我們重新思考的一件事情。

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今天,如果你還在說“無證據表明藍光有害”這件事情,那你定然是忽略了2017年,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的3位美國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讓藍光影響晝夜節律,夜間藍光對於睡眠成為有害的事實。

而且即便是在2018年回答《The Verge》雜誌的編輯Rachel Becker,說“看手機、電腦不會對眼睛造成失明”的托萊多大學研究學者。多年來,還在持續著藍光危害這個領域的研究。在2020年1月再次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藍光觸發的視網膜光化學和細胞毒性”新論文[5]。

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你不相信類似這些新論文的獼猴、老鼠等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達90%的動物實驗上證實藍光有害的事實。還去拿一個出生5天的小雞做的實驗,說藍光能夠預防近視來以此反對藍光有害[6]。

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從“電子裝置發出的藍光可能會加速失明並損害視力”的文章說起…

溫馨提示:防藍光眼鏡只需要在使用電子產品,對著螢幕的時候戴上就好了,不需要在戶外一直配戴。

在清楚了美國眼科學會“無證據表明藍光有害”的言論來源的始末後,希望大家合理看待那些所謂權威論據的有效性,不帶偏見地多去了解目前新論文的獼猴、老鼠等動物實驗的研究。樹立防藍光意識,在必要時對藍光采取防護措施,避免藍光的不利影響(失眠、近視等等),保護眼睛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