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前言:

2018年4月18日終於出臺了全國版的醫療核心制度要點,

之所以沒有形成完備的制度是因為醫學發展的不平衡性限制了制定統一的國家醫療核心制度。

目前這一要點已經運行了接近兩年,今天我想談一下

再醫學資訊系統不完善的基礎上如何監控這一制度的落實。我深信,大多數的醫療機構都認為自己的系統達不到工作要求,但這不是理由。

我一直在思索一種文體來迎合現代社會的“快餐文化”,因為單純的乾貨輸出已經不適應自媒體快速發展的需求。

今天我將在頭條做一個嘗試,用趣味性的故事來描述一下近兩年來醫療核心制度的落實所帶給醫生的巨大機遇。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我們要的不是千篇一“綠”,而是有所創新

說心裡話,我一直認為這是夾在醫師頭上的緊箍咒,今天我們只談一下首診責任制度落實中的問題。用故事的形式來表達我的觀點:落實好首診負責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糾紛。

林小白與宋老三是同一時間進入某二甲醫院工作的同窗,2018年醫療核心制度要點出臺後,

醫院的醫務科多次組織人員培訓

,可是

宋老三

覺得自己是高材生,

根本不屑於去參加培訓

,與宋老三不同的是

林小白卻天天的去參加培訓。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培訓學習要參加,否則就會吃虧

機緣巧合下,

林小白與宋老三都被安排到醫院做門診

。這天來了兩個特殊的病人,都是來看骨科的,但是他們二人

所在醫院沒有相應的資質開展骨科治療

宋老三由於沒有系統的接觸過培訓,但是他聽過首診負責制,就

把病人給收下了,自鳴得意認為自己做的很對

;而

林小白卻知道不是咱們醫院診療範圍內的疾病應該告知本人或者代理人前往有資質的醫院診治。

結果由於這件事宋老三惹上了醫療糾紛,被鬧得很大,醫院面臨嚴重的危機,院領導也記住了宋老三

。後來職務調整,

林小白很容易就當上了“老總”而宋老三卻始終是一名住院醫師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老總”是對住院總醫師的愛稱,主治醫師的必經之路,但不絕對

點評:不同的人處理方式不同,若不是太在意,可能會影響自己的一生。

其實這是一個

很小的事件

,但是卻把自己的單位推向了

風口浪尖

。目前能進二甲醫療機構的基本上都是

碩士研究生,所以誰也不比誰學歷低,無論如何都要保持一個極低的心態

每一項制度要點看著就是幾行小字,但是出臺的

背後卻是眾多醫療管理者大咖們的幾年的心血

,所以

並不是看著的那麼簡單

,這就是所謂的

大道至簡

您如果是宋老三這樣的醫師,那麼影響的不僅僅是單位的聲譽,更主要的是

自己的前途。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要注重制度落實,才有未來可期

林小白與宋老三所在醫療機構背景介紹

林小白和宋老三所在的醫療機構屬於

比較落後的醫療機構

資訊系統滯後

,總體來說系統投入100來萬是

很多大醫院所無法想象的

但是我相信目前中國有很多家醫療機構跟我們醫院一樣的情況。

因此我們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人力而不是資訊系統

,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

如果我們擁有強大的資訊系統,那麼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也就沒有今天的討論了。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強大的資訊系統可以如虎添翼,未來我們也會有的

在資訊系統不完善的前提下,醫療核心制度要點執行近兩年來,所暴露出的問題:

由於核心制度要點共計18項,因此我們今天就其中的首診醫師負責制度再做一下分析。各位客官不要嘲笑咱們管理的混亂

醫師門診病歷不會書寫。

宋老三坐診的時候,就診者來就診,

沒有帶門診病歷

,宋老三沒有讓就診者去補一個門診病歷,

直接進行了診療行為。

這就違背了做好診療記錄的這一要求。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有診療行為就應該有診療文書,我認為是對的

沒有做好交辦就私自下班

宋老三做急診科室的時候,發現了一位急診的患者,但是

已經到了下班點了,宋老三著急去跟女孩子約會,就沒有進行交接離開了崗位

,導致該患者長時間未得到救治,因此惹上了官司。

這違背了診療過程中診療服務的連續性。

住院接診醫師與住院首程醫師不一致。

宋老三在住院接診的時候,接診了一位就診者。然後讓就診者填寫一份住院記錄,釋出了病情告知,入院評估,但是在

寫住院首程的時候用的林小白醫師的賬號書寫的

林小白醫師今天並沒有上班

而是在書寫小說《不可磨滅的傳承》,由於就診者在診療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愉快,因此將醫院告上了法庭,結果認定病歷瑕疵,承擔一定的過錯。

林小白很是冤枉的就被擼掉住院總的頭銜

害人又害己。

這違背了在診療過程不同階段的責任主體。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我們要明確不同階段的責任主體,這是患者為中心的最好體驗

問題肯定會有很多,但是我們需要的是解決方案。在資訊化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呢?

門診病歷書寫不規範問題。

醫務科聯合門診部(醫務科的附屬部門)制定了門診醫師坐診細則,明確規定了“門診病人登記本與門診醫師工作站”人數匹配。醫務科會重點檢查門診登記本上病歷去向與患者簽名真實性。由於科室較多,

所以咱們“殺雞儆猴”抽查一個科室即可

請你相信,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那麼肯定會讓門診科室草木皆兵的。

門急診值班醫師未經交班不得離開崗位

咱們醫院幹什麼都有一個傳統,實行“連帶”。一人犯錯,科室承擔,咱們不會讓個人承擔,但是會讓你的同班小夥伴們承擔,久而久之,就會做到令行禁止了。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

交班是一種日清日結的工作美德,每個行業都應該重視

不定期抽查住院病歷

檢查住院首程的時候,咱們會捎帶著排班表,核實住院首程簽字與病情釋出首次醫囑下達的人是否一致或者是否在班。若果發現沒有在班但是釋出了住院首程的,

咱們會發布“表揚信”

。大體內容就是,某某醫師,加班度蜜月期間竟然回到科裡釋出住院首程,大體就是這個意思。久而久之,就沒有人在犯了。

在此,我想談一下未來首診關注落實點的暢想

所有制度的落實都需要人力去執行,抓管理並不是僅僅抓制度的落實,而是培養執行人的學習能力。

像林小白這樣的有能力又有學歷喜歡學習的人才咱們就要努力的培養,讓其自主學習,擔責任挑大樑。像宋老三這樣的有能力又有學歷但是不熱愛學習的人,咱們就要常抓不懈,督促學習。

這也許就是孔夫子說的“因材施教”吧!

制度如果不掌握根本談及不到落實,所以必要的學習必須跟進,尤其是像咱們這種缺乏有效系統支援的醫療機構,更應該主動出擊想辦法改善。

擺在我們面前的路很窄,我們只有日積月累,方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有希望晉升三甲醫院。

前路漫漫,吾輩仍需努力。

他是醫師,他也是醫師,面對同樣的問題,他卻能當上住院總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