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滿成功,平安到家

成功返回!9月17日13時34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反推發動機成功點火後,順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這是神舟飛船首次在東風著陸場著陸,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三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 、湯洪波身體狀態一切良好,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空間站建造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三艙構成,是航天員實現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這是神舟載人飛船執行的第七次載人飛行,歷經制動飛行和自由滑行、再入大氣層、著陸三個階段,從距離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浴火凱旋。

開展首次徑向交會對接技術驗證

當3名航天員進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後,飛船開始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分離,從核心艙前向對介面繞飛至後向對介面,再繞飛至徑向對介面。據五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副總設計師邵立民介紹,這是為神舟十三號的徑向交會對接進行在軌技術驗證。

在返回飛行階段,軌道艙首先與返回艙、推進艙分離,返回艙、推進艙兩艙組合體透過制動減速降低飛行速度,逐漸被地球引力牽引脫離原有飛行軌道,進入自由滑行階段。之後,推進艙和返回艙分離,返回艙以精確計算的再入角度進入地球大氣,推進艙在穿越大氣層時燒燬。

失去通訊的“黑障”時間

神舟十二號返回艙的外形像一個上窄下寬的“大鐘”,透過發動機的姿態調整,以大底朝前的姿態透過升力式返回的方式返回地球

在進入大氣層時,返回艙以每秒數千米的速度與大氣層發生劇烈摩擦,燃起2000多度高溫的火焰。在降落過程中,氣體和返回艙表面被燒蝕的防熱材料發生電離,形成包裹住返回艙的等離子區,使返回艙與外界的無線電通訊極大衰減,造成地面與飛船之間的無線電通訊中斷,這段時間被稱為“黑障區”。其間,地面無法透過任何遙控方式對飛船進行控制,必須依靠飛行器對狀態進行全自動處理。

多種緩衝手段保證返回艙平穩著陸

在距離地面40公里左右的高度時,神舟十二號已經基本脫離“黑障區”。當它繼續減速直到距離地面10公里左右時,返回艙上的靜壓高度控制器透過測量大氣壓力來判斷所處高度,並先後開啟引導傘、減速傘和主傘,以此保證返回艙以較為柔和的方式實現多次減速,防止航天員一次受到過大的衝擊力。

當飛船即將著陸的瞬間,安裝在返回艙底部的反推發動機進行反向點火,保證返回艙在最後減速至每秒2米以內。與此同時,具有緩衝功能的航天員座椅在著陸前開始自動提升,從而使衝擊的能量被緩衝吸收。五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總體飛控負責人楊海峰將這個瞬間描述為“驚心動魄的關鍵時刻”。

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從艱苦卓絕的條件發軔,從接續奮鬥的航天實踐中一步一步邁向世界前列。如今,時隔5年,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再次實現了中國航天員天地往返的壯舉。

圓滿成功,平安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