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經常有很多朋友問我網際網路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到底有什麼區別,哪個方向更好?還有一些朋友做得產品總是失敗。本質上講這兩個問題屬於一類,核心是沒有清楚二者的關聯和特性。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我們所謂的商業產品,一般狹義上來講就是B端商業產品,而使用者產品則一般狹義上就代表著C端產品。也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大部分人做使用者產品時總是考慮所謂的體驗,而根本沒有思考未來如何變現,或者是創造了偽消費需求。其實使用者產品也是需要變現的,廣義上來講也具有商業產品的屬性。而對於商業產品來說,之所以很多商業產品無法銷售給客戶,或者歷史上有名的平臺逐漸在衰落,很大程度上在於只考慮了商業定位,而客戶本身也是要體驗的。沒有搞清兩者的定義和範圍,也就難以做出好的產品。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根據如上所述,不論是做商業產品還是做使用者產品(包括技術、產品、運營),如果想真的做出一個好的產品,則要求你具備兩端的思維,往俗了說就是能保持住客戶的體驗從而實現商業的目標,能透過商業的變現養的起你使用者的增長。

以上是兩者的聯絡性,雖然是同本同源,但還是存在很多差別的,這也是決定你更希望做什麼方向的產品專業人員以及是否能夠把握重點做得更好。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首先,商業平臺跟使用者產品的使用者畫像不同。商業產品的客戶雖然也是使用者,但與使用者產品的使用者在意的體驗重點是不同的。商業產品客戶的核心關注點在於能否明確的看到對自身業務的效果,其次是成本怎麼樣。而使用者產品的使用者優先在於是否滿足自身的興趣,其次是是否滿足個人需求。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其次,對於新客戶獲取來說,商業產品使用者大部分是來自於直接銷售+小部分主動需求發起,而使用者產品的使用者更多在於推廣+主動興趣獲取。銷售跟推廣是完全不同的,銷售你是可以透過有效地話術和方法實現,但推廣是不可以的,必須第一眼就打中了使用者的心理。也就是做商業產品,後續的相關運營非常重要,而做使用者產品,直接的目標群體選擇更為重要。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再次,商業產品是需要使用者必須花出成本的,且以盈利為唯一目的使用的。但使用者產品不一定需要使用者花出成本,使用者的目的也是千奇百怪的。對於興趣的滿足和對於需求的滿足都佔比很大。因此不論再花裡胡哨,商業產品只要沒有客戶認可的效果就是瞎扯。而使用者產品首先必須得讓使用者『看著爽』,其次『用得爽』。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在業務變現模式上,由於使用者產品的使用者行為更多,因此比商業產品的變現模式要廣泛。

1) 使用者產品變現模式(狹義上C端):

l 利差的模式,比如電商,直接賣貨;

l 增值的模式(或者類會員的模式),比如遊戲、QQ會員;

l 服務費的模式,比如地產或線上教育類的留學服務等等;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增值的模式和服務費的模式很有意思,增值的業務一般都很廣,給使用者的核心價值不在於增值那部分,即我不為增值付費也可以玩得很爽;而服務費模式裡,給使用者的核心價值就是服務的那部分,比如付費閱讀、婚戀交友等。

l 版本費或授權使用費,如以前的防毒,但現在這種模式在網際網路生很難發展,畢竟免費的使用早已深入人心;

l 沉澱資金,比如微信零錢,ofo等,這是金融的模式。

l 直播打賞等新模式。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2) 商業產品變現模式(狹義上B端):

l 服務費的模式,比如招聘,linkedin人才解決方案等。服務費模式可以面向B端,也可以面向C端;

l 授權費或版本費,比如微軟windows,這類模式在B端的實現可能就比C端容易得多

l 營銷推廣費,就是廣告,這也是大部分商業平臺最常見的商業變現模式;

l 使用費:比如API的調取次數收費等等,本質上也屬於服務費的一種。

如何選擇發展的方向——商業產品和使用者產品的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最後,對於個人的適配性來看,在實際專案上,商業產品更多的邏輯思維,能夠有嚴密的模式、流程、風控和專案管理方法,也就是需要超強的左腦,畢竟整體的業務流對於商業產品都是非常重要的,而感性的判斷和想法大部分情況下是輔助的作用。而對於使用者產品來說,雖然上述能力也同樣重要,但如果有著天然的所謂的『感覺』,或者是善於瞭解人的『感性』,則在其他能力不夠強的情況下也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