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就這麼毀了嗎?原生家庭創傷讓我一度陷入自卑,直到遇見她

22歲,正是青春美麗,自我成長的時候,可我遇到的那位愛笑的姑娘,在這麼美好的年齡,卻陷入自卑,羞澀,不自信不能自拔。

當我見到同事口中那位非常愛笑的姑娘時,我被她的笑容感動了,從我見到她的第一面到諮詢結束的時候,她一直在笑,大家一定很好奇,我們正常人無非在非常開心或者與朋友同事見面時才會禮貌的微笑,而她為什麼那麼愛笑呢?

22歲就這麼毀了嗎?原生家庭創傷讓我一度陷入自卑,直到遇見她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溝通,她慢慢的打開了自己的心扉,原來她在童年的時候由於家庭的原因讓她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她的父親喜歡喝酒,喝完酒回家以後就打罵她,而母親也由於一些原因慢慢的脾氣也變得比較暴躁,上學的時候放學以後自己躲在書桌下面不願意出來,誰都沒有辦法,在這樣的環境下她能不受到傷害嗎?

當我聽到這裡的時候,我的內心是非常難受的,因為李老師也是一位媽媽,我能深切感受到孩子眼中的恐懼和不安,當她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即便長大後對心理的健康程度也有著一定的影響。當然每一個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只是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

22歲就這麼毀了嗎?原生家庭創傷讓我一度陷入自卑,直到遇見她

慢慢地我找到了她的問題所在,針對她的問題李老師給了她改善的方法和建議,透過成就事件法幫助她重新建立自信心,慢慢地走出自我困境。一個月後我和她再次通了電話,電話中可以聽得出她慢慢的變得自信,大方,與之前羞答答做事情沒有自信的那個她已經有了一些變化。

透過這個案例我想告訴各位的是,一個人的職業發展順不順暢,與自己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環境背後最真實的本質還是在於自己。

孟子說過:“行而不得,反求諸己。”意思就是如果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應該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也是做好職業規劃的第一步,要先了解和認知自己,認識自己是一件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不容易的事情,在李睿老師遇到的大部分學員中,他們在職業上出現迷茫,職業困惑,倦怠的時候其實最本質的原因還是沒有清楚地瞭解自己,所以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職業,最後導致自己職業興趣的缺失,最終的結果就是頻繁的跳槽,離職,就一直這樣惡性迴圈下去。

22歲就這麼毀了嗎?原生家庭創傷讓我一度陷入自卑,直到遇見她

所以,但凡是在職業上比較成功的人,都是對自己以及職業有著明確的規劃和目標,《禮記中庸》裡有這樣的一句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西周姜太公也說過:“先謀後事者昌,先事後謀者亡。”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好的職業是規劃出來的,成功的人生是規劃出來的。

在李睿老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國家版權課《六知贏家路》中,透過六步將職業規劃通俗易通的給大家呈現出來,獲得了學員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