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氫能源有兩大難點、制約其發展:

1、技術/安全性保障有待提高;

2、成本高;

一、技術/安全性保障有待提高

1、不管是鋰電池車還是傳統的油車,誰也不敢說百分之百安全、各種車禍也是天天在發生;但是現在消費者普遍都是接受的、因為它們的危險係數經過這麼多年發展被限制在一個『相對小』的範圍;

2、但氫能源/燃料電池汽車目前還不能在技術上大幅減小危險性,簡單說就是:不爆則已、一爆沖天!

氫能源和『新能源-核電』的發展很像,經過切爾諾貝利、福島的歷史普及,國內沿海城市的核電發展已經很明顯放慢了、畢竟一出事就是大事;而且中國還有風、光的其他選擇,對核能自然就沒有那麼迫切了;

二、成本高

1、目前三種制氫路徑:化石能源制氫、工業副產品制氫、電解水制氫;

2、前兩個成本其實也不高、因為主要都是用煤炭,但是完全不符合我們未來發展的需求——中國根本不缺煤炭、我要是還想靠這種能源為什麼費力發展風電、光伏?現在搞氫能源還依賴煤炭制氫的話不是脫了褲子放屁?

3、電解水制氫的成本很高,顧名思義、需要電和水;

①水還好說、可以參考小·日·本埋頭髮展氫能,因為可以用海水、要是隻能限制淡水一開始就別搞了;

②主要成本集中在電上、電解水制氫非常耗電、電費成本佔70%+、無限拉高氫能源汽車落地的難度指數;

③而且本身國內電力處於一個緊平衡狀態、逐漸普及的鋰電池車也需要電;夏季一遇到極端高溫天氣居民用電都不一定夠、也不可能專門分一塊電力給你發電制氫的;

三、可知論——困難有、但可以敢想

1、從上海發出的產業扶持措施來看,在成本端、關鍵技術都是逐步支援解決的;

成本端的解決主要還是得益於光伏、(海上)風電的發電成本逐步降下來、基本可以媲美煤電,而風/光電力因為各種原因『棄電』比例很高、所以可以拿來支援電解水制氫的高成本;

關鍵技術後面單講;

2、我看了氫能源企業的位置,絕大多數都集中在沿海城市,從環渤海、山東、江浙到廣東,這也符合產·業·政·策叢集、氫能源基本特徵的定位;

①目前國內對氫能源發展規劃性最強的是廣東,已經給下面的各大城市攤派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具體指標:各大叢集來看、只有廣東城市群目標是10000輛以上;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②10000倆確實看著很少,但如果從新生事物角度來看沒必要急著和鋰電池車、油車比;21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是1586輛,這種低基數才是最重要的——氫能源方面技術可能有很多年曆史了、但就氫能源產業狀態來看才剛剛開始!

跟光伏一樣的道理,技術上連未來發展方向的HJT、鈣鈦礦都是上個世紀就開始提的,但我想沒幾個人會認為光伏產業是從上個世紀就開始的吧,按照隆基股份來取視角:

也不過是2015年PERC開始取代之前的BSF、光伏開始飛速發展,但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期間伴隨著

產業急劇擴張、光伏產能過剩

(國內供給側改革、光伏也是供給過剩的產業)

+歐美海外製裁

,又倒了一大批光伏企業、現在只是隆基股份這些走了出來而已;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四、關鍵技術

1、這點單獨拿出來看、因為股市炒作無非就是炒具體細分,比如光伏的HJT/膠膜、鋰電的隔膜/電解液、半導體的封測……

這點我結合廣東、上海的支援措施來看(北京是首都、肯定是不可能走最前面的,北方叢集代表應該是河南河北、山東一帶);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2、看圖片表述比較亂,我直接給大家歸納:

①中游燃料電池環節——廣東和上海在燃料電池技術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②上游氫環節(制/儲/運/加)——上海看著多些的是詳細講了制氫、儲/運氫環節的發展路徑,廣東也提了制-儲-運-加氫的目標、但沒這麼具體;

3、中游燃料電池

①我們直接以廣東那八項技術為指向

其中

電堆、空氣壓縮機、氫迴圈系統

都是發動機系統的最主要部分、合計佔比90%;其他的五個膜電極、質子交換膜這些都是組成

電堆

的部分;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②發動機核心是電堆,佔比55%、絕對大頭,電堆龍頭是——億華通、濰柴動力;另外還有雄韜股份、美錦能源;

發動機的肺是空氣壓縮機,佔比25%,國產替代中——雪人股份、冰輪環境,接著是氫迴圈系統,佔比10%;

③其他五項組成電堆

膜電極——類比就是電腦CPU、電堆的核心;

雙極板——主要是金屬、石墨兩種材料;

質子交換膜——膜電極核心部分;

催化劑——膜電極重要部分;

碳紙——膜電極重要部分。

紅色字型是現實的龍頭: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五、氫能源的思考與展望

1、氫能源沒有前景!

我站在個人角度來看:發展氫能源沒必要;

因為這兩年電車的滲透率在飆升,今年1-7月乘用車整體1107。9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累計273。3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24。7%;

換前兩年來設想、要到達25%的滲透率起碼得到2025-2030年,現在這種進展大大加快,有這功夫不去解決電車各種卡脖子、緊缺的環節,反而大力發展千輛/年的氫能源汽車,不是丟西瓜撿芝麻嗎?

中國一年汽車銷量在2200萬—250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電車)今年可以到600萬左右,氫燃料電池汽車呢?這點量連水花都翻不起!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2、氫能源可以有前景

①但是國家規劃講究高度、整體性;像石油進口,和沙特、俄羅斯關係好也沒見一股腦全靠它們,也講究個風險分散;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氫能源汽車現在因為技術、成本某些原因發展受到限制,但是不代表以後不能突破,這一點在鋰電、光伏兩個行業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

你不可能等到技術已經突破再進場、那個時候恐怕市場都被瓜分乾淨了,不管是市場、品牌還是產業的培育都是一步一個腳印!

你BBA(賓士寶馬奧迪)在油車再牛逼、錯過了電車的培育過程/先手,以後再想進電車分杯羹就是難上加難,現在有幾個會相信BBA的電車能超過比亞迪、特斯拉的?

②國家政策來講,『五年規劃』就是最高級別的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發展氫能源;

再遠點,今年三月份已經下發了氫能中長期規劃;

從2連板的力源科技再談談氫能源

③結論:氫能是一個長期題材,這中間某天/某項技術/某個利好出來、炒起來是很正常的事情!

短線來說,週五美股大跌、大電力這塊肯定是繼續承壓的,氫能源作為相對新的題材多少是佔點優勢,主要看能不能走出領頭的;

目前動力源二板是身位板,盤後發了個迴應,不涉及氫能源製造、只是做氫燃料電池的電源配套,算是個小利空、看週一資金怎麼解讀吧。

3、氫能源的理想性

氫燃料電池汽車燃燒後的產物就是水,被譽為最清潔能源、人類終極能源;油車的尾氣汙染、電車的電池汙染都是在汙染源中反覆橫跳,氫能源的故事性就要高階得多;

故事你講得太大了、資金都是很現實的,只會聽、不會投票——量子力學、火星移民;

故事講得小了、容不下多少資金、持續性也不會好——賽馬、網際網路彩票;

氫能源這個故事足夠大(千億+產業鏈)、有各國產業政策支援(中美日韓歐)、有實際落地的應用(現在每年幾千輛的落地),是炒作/價值投機的必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