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作者:劉琳教練

這幾天居家,經過了最初的混亂,我們總算漸漸形成了規律,找到了平衡。

我負責做飯,兒子上網課寫作業,娃爹就在兒子旁邊看著手機,等著檢查他的答案。

但平衡之中還是有波動,就像昨天,兒子做完作業,交給了爸爸並申請去玩會兒電腦。

可爸爸檢查出兩道錯題,讓他改完再去,兒子就有點不太開心了。

剛開始,他爸爸挺有耐心的,說:“來,爸爸教你,不算難,很快就能改好。”

但兒子不知道怎麼了,還是僵在原地不動。他爸催了兩句之後,兒子開始抽抽搭搭地哭了。

這下他爸火了:

“我又沒批評你,我這麼耐心跟你說話,我就是要教教你這種算術題應該怎麼算,你哭什麼?”

兒子不說話,但哭得更大聲了。

爸爸騰地站了起來,邁開大步走向書房,砰的一聲把書房門也關上了。

得,爸爸也生氣了。

當時正在做飯的我趕緊洗了洗手,準備走出廚房去調節一下這場“戰局”。

但很快我停止動作,因為我突然覺得這一幕似乎特別熟悉——是了,不久之前,我們家剛剛上演過類似的一幕。

然後我也是火急火燎地想要幫忙解決他們的矛盾,結果呢——不僅什麼問題都沒解決,還把自己氣得夠嗆。

我生兒子的氣,為什麼這麼脆弱,只要跟學習有關,一點點小事都能讓他哭上一鼻子,這到底是隨誰啊?

我也生娃爹的氣,對孩子就不能稍微再有點耐心嗎,我帶孩子的時候遇到的麻煩比這個多多了,我也沒跟你一樣動不動就把自己關書房裡啊。

後來,我自己氣還沒消呢,爺倆就湊一塊打遊戲去了。

這就和好了?

那我這氣白生了?!

小丑竟是我自己?!

明明是爺兒倆之間的鬥爭,也沒人來找我評理。沒有人要求我,更沒有人指責我,

我為什麼那麼不開心呢?

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01

我們總是忍不住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對方

我和娃爹很少吵架,但有娃之後,因為帶娃的事也鬧過好幾次彆扭,特別是在娃兩三歲最難帶的時候。

每次的情節大致相同——他自己帶娃幾小時之後情緒崩潰,本來我只是想問問,到底哪裡出了問題,但不知道為什麼說出口就是:

“我天天帶娃那麼長時間,也沒像你這樣啊。每次讓你帶半天,怎麼就這麼費勁呢。”

然後一個崩潰,一個賭氣,冷戰兩小時。

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明明都是為了對方著想,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為什麼?

在《人人想做他人》一書中,有個很形象的例子:

辦事認真的女傭,不滿足於只做她份內的事,覺得應該用她旺盛的精力,為家庭裡的所有人做出有益的事。

於是,她按照自己對於整潔的認識來到主人的書桌前,對書桌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整理。

可男主人回到家裡,想要的東西卻找不到,發現自己的書桌雖整齊卻讓人討厭。

所以,

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對方——

“我能做到,你怎麼就做不到呢?”

“我在這種情況下能不生氣,你怎麼能生氣呢?”

……

帶著這種要求與評判看事情、做事情和人相處,我又怎麼會開心呢?

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02

我們被別人的情緒“扎傷”,錯把挫敗當憤怒

娃上了幼兒園大班之後,開始幼小銜接,每天學拼音、算算術、還要英文打卡。

在班級群一群積極打卡的小朋友的影片裡,我漸漸感知到,我兒子可能是一個“小學渣”的事實。

而且,他還常常有畏難情緒,遇到不會念的、不會做的,就直接拒絕,不願意讓我和爸爸教他,再多說兩句,就會開始抹眼淚。

娃爹從小是個學霸,我雖然算不上學霸,但好歹也是沒讓爹媽太操心,一路重點高中讀到985碩士。

滿以為娃能遺傳點我們的基因,但他還沒上小學,就遭遇了學習上的滑鐵盧,我們倆真心沒有任何思想準備。

其實,理性上來講,我知道每個孩子成長的速度與節奏並不相同,他可能就是會慢一點,而他就讀的幼兒園有點激進,我需要再多一點耐心。

可感性上,卻免不了會在腦海裡不斷誇大那個“災難性的想法”,讓我的內心產生了焦慮:

如果他上小學還是這樣怎麼辦?

如果他因為沒有信心厭學了怎麼辦?

如果……

在這份理性與感性的膠著博弈之中,兒子的每份挫敗情緒,對我而言,都像是一個擊退我的理性、點燃我內心深處那些焦慮與不安的trigger。

表面上,我是不能接受兒子在面對挫敗與畏難時的情緒,但

真實的情況,是因為我不願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與焦慮。

而這次的衝突和矛盾,毫不留情地將這殘酷的事實擺在了我面前,讓我不得不直視它。

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03

覺得對方的情緒中隱藏著對我們的指責與攻擊

很多時候,我們會不由自主地背上別人情緒的包袱。

當對方不開心的時候,即使人傢什麼都沒說,我們就會開始上演自己的內心戲:

“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

“他是不是對我不滿意?”

……

如果時間一長,對方還是不開心,我們的這份內心戲就會升級:

“我明明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啊,你憑什麼還生氣呢?!”

幾個月前,在我們部門的午餐小飯桌上,一個同事就分享了一個這樣故事。

當時她已經到了懷孕中期,每兩週都去做一次產檢。

有一次,她產檢的頭一天,恰好她先生因為工作要熬通宵,第二天再陪她產檢會很累,所以希望她能調整一個時間。

她覺得掛號特別難,不好調,出於體貼提出要自己去,不用先生陪。可先生堅持,不能讓她自己去,要陪她去。

最後,兩個人達成一致,不調時間,先生就辛苦一點,還是陪檢。

本來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可她在餐桌上跟我們講:

我當然覺得我老公有點不開心,當然,他其實啥都沒說,可我就是覺得他不開心。

於是,我就心平氣和地跟他溝通:“我覺得自己沒做錯啊,掛號本來就很難,我都提出不讓你陪著去了,你還有什麼不開心的呢?”

先生也覺得很委屈:

“我啥都沒說,你為什麼還有意見?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總是做什麼都特別對?”

情緒就是這麼一個奇怪的東西,它並不遵循能量守恆定律,只會不斷髮酵和膨脹。

就像我的這位同事,她並不瞭解先生為什麼不開心,但卻武斷地認為那份不開心裡蘊藏了對她的指責。

因為她覺得自己做得已經足夠好了,所以她並不認同這份“指責”。

於是這份不認同下醞釀的情緒不會隨著時間淡忘,反而會越燒越旺,更試圖透過溝通,將指責的情緒駁回,“反彈”到先生的身上。

我們的不接納讓自己內心擰巴不已,也讓對方火上澆油。

一來二去,小事就升了級。

有一期奇葩說裡,詹青雲提到她在美國唸書時的一段經歷:

“我談戀愛談得太辛苦了,然後我和我的伴侶一起去做了親密關係的心理輔導。

我們真的就學到了第一個但是就夠用了的道理:最重要的情緒管理,就是相信沒有哪一種情緒是不應該的。”

阿詹這段語言,如果概括成一句話,就是“接納每一份情緒”,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

這的確是一個在情緒管理領域裡最重要的道理,卻也是一個特別難以“知行合一”的道理。

這個道理,我懂了很久,卻並不能時時做到,特別是在最親近的家人面前。

當我們不能去接納別人情緒的時刻,這份情緒不但不會消失,反而還會愈演愈烈,反噬自己。

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寫在最後——

那麼,我為什麼會不開心?

就是因為我的內心不接納、不允許我身邊最親近的兩個人在那個場景下有那樣的情緒:

- 我覺得兒子不該哭,不該有挫敗感;

- 我覺得爸爸不該煩躁,不該生氣;

所以,這一次,我沒有火急火燎地跑到客廳加入戰局。

而是不急不慢地關上水龍頭,擦乾手上的水,關掉燃氣灶。

然後像一個第三者一樣,先默默地觀察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與念頭。

嗯,還行,沒有太大波動,沒有像上次一樣生氣。

而且,我也意識到了,此刻,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接納爺兒倆各自的這份情緒。

於是,我走到客廳,抽了一張紙巾幫兒子擦了擦眼淚,抱了抱他,說:“不著急,咱們先停一會,等你想改錯題了,媽媽再帶著你一起改。”

兒子的抽泣漸漸停了下來。

至於娃爹,我看了看緊閉的書房門,沒打算去打擾他。

讓他自己呆會吧,我對他的情緒調節能力超有信心,等他平復下來,自然會從他的“樹洞”裡爬出來的。

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推薦閱讀

月薪8萬的“狗屁工作”,你願意做嗎?

月薪3500的董宇輝,為什麼別人挖不走?

向上社交,高手不會告訴你的7個秘訣

“行業冥燈”羅永浩,“最沒原則”俞敏洪:為什麼我們喜歡他們?

那些“不務正業”的職場人,你真的玩不過

劉敏濤累到哭,楊冪反懟:越不想給別人添麻煩,越會給別人添麻煩

關注有意思教練

改變從溝通開始

為什麼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卻總以爭吵結束?

有意思教練:

一個幫你職場躍遷、人生翻轉的純原創公號。我們不做知識的搬運工,只講用得上的實用乾貨。比爾蓋茨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教練”。我們就是你的教練,幫你從意想不到的角度解決人生中的問題,活出自己的生命智慧。和我們一起過有意思、不將就的人生!

品牌合作

|

培訓諮詢

|

高管教練

知識服務 | 轉載開白

有所收穫,

就分享給其他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