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經典繪本導讀

系列-第585號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閱讀推廣人 石頭

一、內容簡介

拉茲羅害怕黑暗,而黑暗又同他住在同一所大房子裡,對他來說黑暗無處不在,他家樓下的地下室就是黑暗的最大藏身之處。一天晚上,拉茲羅臥室的燈泡壞了,他害怕極了。黑暗又在召喚他來地下室,說要送給他一樣東西。拉茲羅鼓起勇氣來到黑暗指定的櫃子旁,原來黑暗送給他的是電燈泡。從此拉茲羅再也不怕黑暗了。

二、繪本資訊

書名:黑暗

文:[美]雷蒙·斯尼奇

圖:[加]喬恩·克拉森

譯者:楊玲玲 彭懿

適讀年齡:3-6歲 (僅供參考,並非絕對)

選題策劃:蒲公英童書館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9月

三、繪本精讀

【封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解析:

封面背景色為黑色,也是故事的主導色。一個身穿睡衣的小男孩開啟地下室的大門,樓梯間被燈光照亮,黑暗卻躲在了地下室裡。

對孩子來說,天黑不敢外出,夜晚獨自一人在家,要開啟所有的燈光,自己不敢獨睡,面對“黑暗”的走廊、臥室,可能總會止步不前,向家長需求幫助……我還堅信,就是有些大人也有以上種種或多或少的困惑。

這是“黑暗恐懼症”,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感受與困擾。身為父母不可能總陪在孩子身邊,讓他們鼓起勇氣面對黑暗,學會保護自己,這才是根本之道。那我們該怎麼讓孩子邁過人生這一關呢?接下來的故事,就會讓孩子慢慢消除黑暗帶來的恐懼。我們一同進入故事吧!

【環襯】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解析:

環襯一定是黑色,沒有其他。因為它是故事的主導色。

黑色是最深的顏色,神秘而具有炫酷感。而由黑色產生的聯絡可以是黑夜、深淵、害怕、恐怖等。

【附書名頁】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解析:

在漆黑一片的黑暗中,一個小男孩瞪大眼睛、誠惶誠恐地手中平舉著手電,照亮著前行的空間。他非常謹慎地即將走出畫面,他去往哪裡呢?

從附書名頁就開啟了一段緊張而略帶恐怖的故事。

【扉頁】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解析:

翻過頁來,一束髮散的手電亮光照亮了黑暗,也亮出了扉頁的資訊。

從扉頁的結構看,從黑暗變為明亮,或者說明亮驅散了黑暗,從此黑暗不再是困擾孩子成長的要素之一。

【第1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拉茲羅害怕黑暗。

解析:

太陽從窗戶中升起一部分,照亮了室內,紅色的光暈染紅了天空,渲染著小男孩的家。直射的地板和牆面非常明亮,而室內背光的部分也變得深淺不一。此時的小男孩已經收起驅散黑暗的手電筒,玩起了玩具車,跪在地上卻扭頭看向窗外的太陽。這樣看是因為他怕黑,而非常期待白天的到來。從另一個側面看到小男孩對黑暗心存餘悸,克服黑暗的代表是身旁的手電筒。

畫外音說拉茲羅害怕黑暗,這代表著多數孩子都有的恐懼心理。

【第2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黑暗和拉茲羅住在同一座房子裡。房子很大,裡面有嘎嘎響的屋頂、滑滑涼涼的窗戶,還有幾段樓梯。

解析:

這是拉茲羅家多層大房子的一個區域性的側影,用房子之大來對比小男孩的渺小,用空曠巨大空間和渺小男孩的對比,更加劇了這種恐懼感。顯然大房子可能無法對抗黑暗的恐懼,但大房子可以宣洩這種恐懼的情緒。大房子裡面有嘎嘎響的屋頂、滑滑涼涼的窗戶。夜晚大房子的每一個細微的聲響都是恐懼的來源。

拉茲羅坐在自己的臥室門口,面對大房子緊張地看向讀者,是在傾述嗎?是在求援嗎?你能看懂這座房子的佈局嗎?幾段上下的樓梯,中間是一個天井,明亮處是開啟的入戶大門,門板靠在旁邊,不是電動門或轉角們。陽光從大門和窗戶中照射進來,讓大房子內部分充滿陽光,而右側那個側面的小門是通往地下室的嗎?顯然他的臥室距離地下室很遠。

這座大房子,裡面有嘎嘎響的屋頂、滑滑涼涼的窗戶,還有幾段樓梯。這句話在故事中多次重複,也是黑暗恐怖的出處,拉茲羅一直忌憚著這些。

作者還把黑暗擬人化,他們同住在一個大房子裡,簡直就是他倆的故事。白天看不到黑暗。要麼是陽光照射,要麼是灰色地帶。那黑暗躲在哪裡去了呢?

【第3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黑暗有時藏在壁櫥裡,有時坐在浴簾的裡面。

解析:

黑暗住在哪裡呢?不固定。有時藏在壁櫥裡,有時坐在浴簾的裡面。用兩個擬人的動詞‘藏’ 與‘坐’來形象地表達黑暗的存在。

壁櫥的門微微開啟,現出裡面的黑暗,黑暗就躲在那裡。浴室浴簾後更是黑暗一片,一把椅子擺在浴室裡,黑暗就坐在那裡,是否有些恐怖呢?陽光照進大廳,卻照不到陰暗的壁櫥裡,和浴簾的後面。這是小男孩想到的黑暗的住處。

一個小汽車玩具當做道具,擺在地板的中間,可小男孩哪裡去了?

【第4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不過,絕大多數時間,黑暗都呆在地下室裡。整個白天,他都會等在遠處的一個角落裡,遠離洗衣機的轟轟聲和咯咯聲,緊緊地貼在幾個潮溼的舊盒子和一個從來沒人開啟過的鬥櫥上。當然,到了夜裡,黑暗就會出來。把自己鋪在拉茲羅家的窗戶和門上。

解析:

白天黑暗躲在哪裡呢?都躲在偏遠的角落裡,遠離洗衣機的轟轟聲和咯咯聲,貼在幾個潮溼的舊盒子裡和一個從來沒人開啟過的鬥櫥上。

夜裡黑暗就出來了,把自己鋪在拉茲羅家的窗戶和門上,這讓小讀者毛骨悚然。當我們閉上燈時,黑暗就在我們的窗戶和門上,與我們面面相對。

絕大多數時間,黑暗都呆在地下室裡,那裡沒有光亮。地下室的門已經開啟,裡面一片黑暗,與明亮的房間對比。還有那可怕的下行臺階,就像一下子調入萬丈深淵。給小讀者增添了莫名的恐懼感和墜落感。

這是黑暗的特徵,白天,遠離光亮,躲在角落裡。夜晚,現身出來,鋪在門窗上。

但黑暗到底長得是什麼樣子呢?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形象。

【第5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不過到了早晨,黑暗就會回到地下室裡,回到那個屬於他的地方。每天早晨,拉茲羅都會偷偷地去看看黑暗。“喂”,他會說,“喂,黑暗”。

解析:

非常形象地說明了黑暗一天的行為規律,早晨黑暗就會回到地下室裡,晚上黑暗鋪在拉茲羅家的窗戶和門上。

拉茲羅很勇敢,每天早晨都去偷偷看黑暗呢。他對黑暗有濃厚的興趣,想知道黑暗到底是什麼來頭,為什麼讓他那麼害怕,他也希望這一個動作能阻止黑暗的降臨。這也是孩子們好奇心的使然。

左右圖分別為前後兩個不同側面的鏡頭,左圖看到早上的陽光照射進來,照在地下室的大門上,可地下室仍是漆黑一片,陽光光顧不到。拉茲羅開啟地下室大門偷偷看黑暗的背影,看不到他的表情變化。他會有什麼的表情?右圖也作為封面,臺階之下就是一片黑暗,也是黑暗的存身之處,看到地下室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懸崖一般,增加了恐懼感,但拉茲羅好像還很淡定,這畢竟是白天,而且有行動,“喂”“喂,黑暗”,而且把黑暗當做形影不離的夥伴。

【第6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拉茲羅想,要是他去黑暗的房間探望一下黑暗,也許黑暗就不會來他的房間探望他了。但是一天一夜裡——

解析:

看得出拉茲羅睡覺前,亮著夜燈,不敢讓燈滅掉,免得黑暗進來,還把手電筒放在枕頭上, 這種睡覺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而這時黑暗已經悄悄爬上窗戶,凝視著拉茲羅。

拉茲羅也沒有睏意,瞪大著眼睛,他想如何不讓黑暗來到自己的房間呢?拉茲羅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去地下室探望黑暗。這樣黑暗也許就不來探望自己了,這樣晚上就不用害怕了。

地板上的燈光讓房間呈現不同的光感變化,在牆面上不同的折射又明暗不同。

【第7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黑暗來了。“拉茲羅”。黑暗在黑暗中說。

解析:

突然夜燈熄滅了,房間裡一片漆黑,黑暗籠罩在拉茲羅周圍。

拉茲羅恐懼地捲縮在被子裡,只露出一個小腦袋,一動也不敢動,摸著手電筒,瞪大眼睛。

可黑暗說話了,“拉茲羅”。這是否很恐怖呢?黑暗說話了。你是否也有類似的幻覺呢?

怕黑可以歸納為人類對於未知和不可掌控狀態的恐懼,本來一個小生命來到人世間,內心是空蕩而不存在任何陰影的,對於處於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更多是因為被偶然聽說的恐怖故事引起了過度恐慌,以至不敢關燈睡覺,不敢一個人去上廁所……

【第8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黑暗的聲音像房子的屋頂一樣嘎嘎響,像窗戶一樣滑滑涼涼,即使黑暗就在拉茲羅的身邊,這個聲音似乎也非常遙遠。拉茲羅問:“你想幹什麼?”黑暗說:“我想給你,給你……看樣東西”。

解析:

這裡出現了開篇的重複的“屋頂一樣嘎嘎響,像窗戶一樣滑滑涼涼”的用詞,這裡明確說,黑暗的聲音像房子的屋頂一樣嘎嘎響,像窗戶一樣滑滑涼涼。給黑暗一個明確的指向,而這正是在黑暗中害怕的根源,聽到屋頂嘎嘎的響聲,摸到滑滑涼涼的感覺。

這個聲音似乎也非常遙遠,黑暗就在眼前,卻說聲音非常遙遠。因為看不到具體的形象,而產生遙遠的距離感。

拉茲羅勇敢地下床站起身,開啟手電筒,照向大門大聲地質問黑暗:“你想幹什麼?”黑暗說:“我想給你,給你……看樣東西”。黑暗就站在門口。

在手電發散的光束下,眼前一片明亮,只有地下室的門是黑色的。這是指向黑暗有一個輪廓 的實體,就是他臥室的那扇門。

拉茲羅想去拜訪黑暗還沒有成行,黑暗就找上門來,用這種方式來引領他去拜訪黑暗,讓故事更加有味道。

【第9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在這裡嗎?”黑暗說:“不。”“這裡嗎?”“不,不,”黑暗說,“在樓下。”

解析:

拉茲羅按照黑暗的指導,穿著睡衣,拿著手電,離開臥室。兩束手電光束,照向壁櫥裡和浴簾後,黑暗都出現在那裡,但都不是東西存放的地方,不是黑暗所指的地方。

拉茲羅心目中非常忌憚黑暗存放的地點是壁櫥和浴室,但黑暗都否定了,而是直指樓下。讓害怕的拉茲羅走出臥室,走向更遠的地方,這也是小讀者晚上不敢去的地方。黑暗有意讓他走的更遠,觀察到更多黑暗的的地方,這樣逐步讓他對黑暗失去戒備,消減恐懼,適應環境。

黑暗以讓他看件東西為名,吸引著拉茲羅的注意力,把恐怖的害怕心理轉變為尋找的動力。

果然,拉茲羅在自己的房間找了起來。

他們一問一答交換著看法,就像是兩個好朋友一樣。慢慢地讓拉茲羅放鬆了警惕和害怕的心理。

【第10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在樓下?”黑暗說:“是的。”

解析:

畫面中黑暗把拉茲羅要引導樓下,一個下行的樓梯和一個黑暗的色塊。

這是一個俯瞰的鏡頭,這個畫面與之前的有重疊,可以看清房間的佈局和關閉的大門。還有地下室的小門。

拉茲羅靠著手電的亮光勇敢地在大房子裡走動,這也是黑暗目的使然。有些小讀者一到晚上是不敢出臥室之門的,而黑暗讓拉茲羅逐漸對晚上的大房子有更多的認知,還是白天的樣子,沒有稀奇古怪的存在。

拉茲羅巧妙地利用手電筒的散射光照亮房間,驅趕著黑暗,也逐漸看清了黑暗的本來面目。而黑暗總是利用一偶來體現自己,引導著他認識黑暗,驅除對黑暗的恐怖心理。

【第11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拉茲羅臥室的窗戶,是這座房子裡最大的一扇窗戶。拉茲羅望著窗外的一片黑暗,屋頂在上面嘎嘎作響,他閉上了眼睛。現在,我看到的全都是黑暗。“不,不”黑暗又說:“不在這裡”“在下面。”

解析:

拉茲羅還是不肯下到樓下,不停地在自己的臥室左右尋找,因為他曾經忌憚的屋頂在上面嘎嘎作響,又一次出現,這讓他害怕的閉上眼睛。還有那扇房子裡最大的一扇窗戶,也讓他看到了黑暗的存在。

這是拉茲羅遠遠照亮窗戶的背影,一個小小的身體與大大的窗戶的對比,把自己置身於無限的黑暗的恐怖中,這也是他內心的害怕的體現。

拉茲羅照亮臥室的窗戶,窗外一片漆黑,屋頂嘎嘎作響,讓拉茲羅害怕地閉上眼睛,這樣黑暗變得更多。但黑暗卻說,黑暗不在那裡,而是在下面。樓梯口下入戶門旁的地下室門開啟著,黑暗就在這下面。也是拉茲羅對地下室的照亮,是一個俯瞰的鏡頭,遠遠看向這裡,黑暗的身影就是那扇門。

作者很善於變換鏡頭的遠近前後來反應他內心的恐懼與變化。

【第12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拉茲羅問:“在地下室嗎?”黑暗說:“對!”夜裡,拉茲羅從來不敢去黑暗的房間。黑暗說:“靠近一點。”

解析:

拉茲羅來到地下室門口,並用手電筒照亮了向下的樓梯,很陡很長,最前面的鋸齒狀帶有危險的意味,而拉茲羅此前是從來不敢去黑暗的房間的。而黑暗卻用各種手段循循善誘地引誘他一步步走近黑暗,從臥室到壁櫥再到浴室,從樓上到地下室。在黑夜裡,讓他一點點放下黑暗的恐怖心理,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

黑暗中,一個小廚子靜靜地放在那裡,像是在招呼著他。看見那個灰綠色的小廚子嗎?

【第13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拉茲羅靠近了一點,黑暗說:“再靠近一點。”

解析:

黑暗召喚著拉茲洛來到地下室,在那裡他看到一個小廚子。在黑暗的鼓勵下,當拉茲羅靠近一點,黑暗則鼓勵他再靠近一點。這裡是他最害怕的地方,而此時的地下室也是全黑的。

拉茲羅下到地下室,手電筒雖然亮著,卻沒有了一絲射出的光線。為什麼沒有了光線呢?是暗示他已經不再害怕嗎?他已經完全融進黑暗中,似乎並不怎麼害怕了。他看到前面的廚子,似乎有了抓手,似乎並不在意黑暗了。

【第14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你也許害怕黑暗,但是黑暗不怕你。這就是黑暗總在你身邊的原因。

黑暗在角落邊偷看,等在門背後。你幾乎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天空中的黑暗,當你凝視星星的時候,黑暗也在凝視你。

沒有嘎嘎響的屋頂,雨就會落到你的床上;沒有滑滑涼涼的窗戶,你就永遠看不到外面;沒有樓梯,你就永遠無法抵達黑暗藏身的地下室;沒有壁櫥,你就沒有地方放你的鞋子;沒有浴簾,你就會把浴室弄的到處都是水;沒有黑暗,一切都是明亮的,你就永遠都不知道你是否需要一個燈泡。

黑暗說:“最下面那個抽屜。”

解析:

這個畫面的大段文字是總結性的,告訴你黑暗的本質特徵。

我們害怕黑暗的原因,是黑暗不怕我們,所以總是出現在我們身邊。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怕黑暗,黑暗就遠離我們了。

黑暗陳述一個事實,黑暗永遠都在我們身邊,他在邊角旮旯偷看我們,而我們凝視夜晚的星星時,他在夜晚的天空凝視我們。就像是一對好朋友,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還陳述一個生活的常識,如果沒有嘎嘎響的屋頂,沒有滑滑涼涼的窗戶,沒有樓梯,沒有壁櫥,沒有浴簾會怎麼樣?我麼的生活將發生根本變化。用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例子來破解心中的疑慮,屋頂阻擋雨落在你的床上,窗戶讓我們看到外面,樓梯讓我們下到地下室,壁櫥讓我們放置鞋子,浴簾擋住四濺的水。這些生活中的必需品讓我們有了生活的保障,但他們又時常處在黑暗中。也就是說在黑暗中沒有必要看到這些東西而害怕。

黑暗把這些物品的作用和用途說清楚了,讓這些更貼近我們,而不是黑暗的發源地。也擺出事實,黑暗與光明是對立的,沒有黑暗一切都是光明的,這樣你就不知道一個燈泡的作用。指明在現在的黑暗中,才會需要光明,你需要一個明亮的燈泡。

黑暗把光明與黑暗進行了辯證的討論,就是說黑暗只是生活中的必然的存在,是光明的對立面,沒必要大驚小怪,把黑暗想的可怕。

這樣,小讀者是否慢慢對黑暗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呢?

一個特寫的小廚子,在一個角落裡,這是從拉茲羅的視角看到更清楚的廚子。拉茲羅已經靠近廚子,而黑暗指示他看清“最下面那個抽屜。”這裡面有什麼呢?

【第15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什麼?”“最下面那個抽屜,”黑暗說:“開啟最下面那個抽屜。”拉茲羅說:“謝謝。”黑暗說:“不客氣。”

解析:

拉茲羅與黑暗在黑暗中輕鬆的對話,顯然他已經不再害怕。

拉茲羅把手電筒放低,依然亮著卻看不到射出的光線,因為他不在怕黑暗,內心不再恐懼。與黑暗就像是朋友間的約會。

右圖是一個特寫鏡頭,把拉茲羅拿到燈泡的那一時刻進行渲染。黑暗讓他把關注力放在了燈泡上,而遠處的廚子傾斜著被拉伸,顯得很渺小,但俯視的視角讓拉茲洛發現了抽屜裡裝滿了燈泡。最黑暗的藏身之地,竟然釋放著光明,是自己的所需。拉茲羅的小手用兩個手指小心翼翼地掐著燈泡,燈泡在黑暗中發著光亮,他們相互寒暄著。拉茲羅說:“謝謝。”黑暗說:“不客氣。”

【第16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等拉茲羅回到床上的時候,他的房間不再有黑暗了,除非……除非我閉上眼睛睡覺。

解析:

是從黑暗中找到的燈泡把臥室照亮,也照亮了拉茲羅的內心,讓他不再害怕,即使面對黑暗。

這裡跟之前的臥室的區別,角度的不同,從床尾的角度,看不到窗戶外面的黑暗。整個臥室都是明亮的,心中沒有了這份顧忌。只有閉上眼睛黑暗才出現,而這時一切都是黑暗的。

這時的拉茲羅已經安然入睡了。

【第17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第二天早晨,拉茲羅去地下室探望黑暗。“喂,”我說,“喂 ,黑暗。”黑暗沒有回答,但是最下面那個抽屜仍然開著,看起來就像有個東西在角落裡微笑一樣。

解析:

第二天早晨,拉茲羅又一次去地下室探望黑暗,手中沒有手電筒,一是早晨與晚上的區分,二是他已經不再懼怕黑暗。

他此刻面對黑暗已經不再害怕,但是黑暗已經褪去,因為黑暗已經在他心中消失了。此時的黑暗是一種心理現象,而不是客觀的存在了,當然就沒有了回答。

那個廚子下面的抽屜仍然開著,沒有了成排的燈泡,顯然燈泡已經照亮了他的內心,驅趕走內心的恐懼,這時的他似乎看到黑暗就躲在抽屜裡向他微笑著。

【第18畫面】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原文:

黑暗繼續和拉茲羅生活在一起,但是黑暗再也不會來困擾他了。

解析:

重現早晨太陽微微升起的畫面,這時的黑暗依然存在,依然伴隨著拉茲羅的左右,只是黑暗不在能困擾他的內心了。

他可以忘乎所以的,不受干擾地去和自己喜歡的汽車玩了,不在有手電筒護身,不在顧及外界的存在,是否太陽初升還是黑暗的出現。

【提問環節】

1、說一說你看到黑暗就想到了什麼?

2、你是否心中有許多詭異害怕的故事?

3、是這些故事讓你在黑暗中害怕嗎?

4、看過故事你是如何看到黑暗的?

5、黑暗就是一個與明亮對立的現實,是否這樣就不在害怕了呢?

6、黑暗讓我們安靜地睡覺,是否也是我們的朋友呢?

7、拉茲羅是如何克服黑暗的困擾的呢?

8、你對黑暗是否也懷有好奇心呢?你是怎麼做的?

9、為什麼我們總是把黑暗與鬼神連線在一起呢?

【封&底】

幫孩子趕走“黑暗恐懼症”——《黑暗》精讀

解析:

黑暗中的這個小廚子讓拉茲羅對黑暗的恐懼有了根本性的轉變,治癒了他內心的恐懼。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是大部分成長中的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怕黑。黑漆漆的深櫃、突然停電的房間、神秘的黑暗床底,即便對於大人來說,也很難逃過對黑暗降落的恐懼。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四、作者資訊

雷蒙·斯尼奇(本名丹尼爾·漢德勒)是位編故事的高手。1970年,他出生於美國,1998年開始用雷蒙·斯尼奇這個筆名創作《波特萊爾大遇險》系列小說,並一舉成名,盤踞《紐約時報》暢銷榜長達600多周,受到《紐約時報》《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等一眾主流媒體的高度評價。他的作品所呈現的畫面感極強,閱讀時經常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他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所以才能把兒童的心理活動及感受描寫的那麼透徹。

喬恩·克拉森出生於1981年的加拿大新銳畫家。他的第一本自寫自畫圖畫書《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來》,一經面世,便受到了讀者的喜愛。他的《這不是我的帽子》更是一舉獲得2013年凱迪克大獎和凱特﹒格林威大獎,成為唯一一位兩項國際大獎的雙料得主,也是自凱迪克獎設立,1947年以後唯一一位在同一屆凱迪克大獎中獲得金、銀獎的作家。

說明:本文屬原創,未經作者同意,不可轉載和移作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