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1457年,北京崇文門外,挽救大明江山的功臣于謙行刑之時,圍觀的百姓失聲痛哭,忽然凜冽的寒風颳起,一時天昏地暗,下起了大雨。史官對此景象不免發出感慨:“天下冤之”。

被稱為明朝第一忠臣的于謙,為什麼會被冤殺?讓我們一同探尋一代豪傑于謙的悲壯人生。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1

1398年于謙出生。他的祖父在朝從政,為官勤勉、清廉。父親雖然不願意走向仕途,但待人正直仁義,學養淵博深厚,于謙深受忠直家風的薰陶。

他從小刻苦讀書,志存高遠,非常仰慕捨身報國的文天祥。他將文天祥的畫像掛於書房的座位旁邊,以便時刻激勵著自己發奮讀書。

少年于謙在一次外出遊學的途中,看到百姓正在燒製石灰,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了傳世名篇《石灰吟》: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這首詩體現了他對崇高人格的追求,和文天祥著名的《過零丁洋》有著相似的風骨,似乎昭示著他同文天祥一樣盡忠報國的命運。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幾年寒窗苦讀,于謙的學問不斷精進,他在二十二歲時參加鄉試,考中了舉人,二十三歲時又考取了進士,從此走上了仕途。

2

在明宣宗繼位不久,漢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明宣宗御駕親征,于謙被任命為御史,跟隨宣宗前去征討。

不堪一擊的朱高煦很快投降,宣宗讓于謙數落他的罪責,于謙歷數他禍害國家的一樁樁罪責,句句直刺心底,堂堂漢王竟被他呵斥得渾身發抖,伏在地上,只是不斷地磕頭謝罪,稱自己悔不當初、罪該萬死。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于謙得到宣宗的賞識,第二年派他巡按江西。他秉公執法,不畏權貴,查辦了幾百起擱置的冤假錯案,當地老百姓很是感激。于謙任職期間為官清廉,造福一方,留下了良好的口碑,獲得了百姓衷心的愛戴。

在巡按江西兩年的時間,于謙政績十分卓著,於是明宣宗又越級提拔他為兵部右侍郎, 命他前往河南、山西等地巡撫。年僅32歲的于謙,成為當時地方最年輕的大官。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在19年的巡撫生涯中,他遍訪各地,革新除弊,解決了不少民生大事,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得到了當地官民的廣泛認可,聲威遠播。

王振專權的時候,官場風氣惡化,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員為了巴結王振,都想方設法賄賂他。而於謙每次到京城辦事,都不帶任何禮品,就有好心人提醒他,他卻甩甩袖子笑道:“吾唯有清風而已”。於是惱怒的王振指使人誣告他,並把他打進大牢。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當地老百姓聽說後群情激憤,聯名為他上書求情。王振只好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當地的民眾不捨得他離開,再一次聯名請求,當地的藩王也不斷上言。看到民怨難平,王振不得已又恢復了于謙巡撫的職位。

雖然遭受波折打擊,但能得到百姓如此的厚愛,他十分欣慰。

3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不聽於謙等大臣的極力勸阻,在王振的慫恿下執意帶領50萬大軍北征瓦剌。由於指揮混亂,導致明軍在土木堡大敗,明英宗也被瓦剌軍俘虜,50餘名高階官員陣亡,大明軍隊全部覆沒。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在這舉國危難之時,于謙被任命為兵部尚書,成了“救時宰相”。于謙力主抗戰,駁斥了徐有貞等人都城南遷的逃跑論調,避免了大明王朝國土淪喪。

由於當時皇子還十分年幼,于謙為了穩定民心,打消瓦剌利用明英宗進行要挾的念頭,聯合大臣擁立代王朱祁鈺登基,此舉也為後來他遭遇不幸埋下了禍根。

但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江山社稷,這樣做卻是最好的選擇,胸懷天下的他,並沒有考慮給自己帶來的惡果。

瓦剌首領帶領大軍圍困京城,于謙整飭軍隊,籌運糧草,號召四方部隊來京勤王。在他的精心組織和排程下,打贏了京師保衛戰。接著乘勝追擊,收復並穩固了大片國土。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瓦剌以明英宗為人質要挾明朝廷,于謙堅決主張社稷為重,嚴詞拒絕他的一切妄求,最後令人質失去利用價值。看到時機成熟,于謙又力諫朱祁鈺迎回先皇,朱祁鎮才因而得以歸還。如果他考慮自己的得失,完全可以不去苦口勸諫,讓明英宗老死塞北。

4

于謙胸懷磊落,一心想著國家社稷,但是那個在京城危急的日子裡主張遷都逃跑的徐有貞,還有被于謙責備過的大將石亨都對他懷恨在心,時刻在暗地裡尋找報復他的機會。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朱祁鈺病重。徐有貞、石亨為了自己的私心,和宦官勾結起來,趁機發動宮廷事變,明英宗朱祁鎮重新復位,這就是歷史上的“奪門之變”。

明英宗重新掌權後,立即把于謙逮捕入獄。當時英宗因為于謙有大功,對他的處置還有些猶豫。此時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位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這句話正合了明英宗的心意,於是他決定殺了于謙。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錦衣衛抄家的時候,于謙家裡到處都被翻遍了,也沒有找到多餘的錢財。當發現一個落滿塵土的箱子時,以為裡面藏滿了金銀財寶,砸開後發現裡面是朝廷賞賜的蟒袍、劍器。

一向鐵石心腸的錦衣衛也對於謙的清廉不禁發出感嘆,止不住潸然淚下。

實際上在發生“奪門之變”之前,于謙早就發現了端倪,他利用手中的兵權和如日中天的威望,完全可以阻止這場事變,殺害掉想置他於死地的小人,並把朱祁鎮貶為庶人。

但是他考慮到代宗朱祁鈺即將病逝,這樣很可能造成朝政混亂,百姓陷於水火之中,同時也是他對明宣宗朱啟瞻當年知遇之恩的回報。於是他選擇了對事變得發生不加干預。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事後明英宗自己也流露過悔意,他的兒子朱見琛繼位後,給於謙平冤昭雪,給了他公正的評價,也給了世人也許慰藉,但這一歷史的缺憾卻難以彌補。

無論國家危亡之際,還是危險向他襲來之時,于謙做人為官光明坦蕩、公而忘私,踐行了他“渾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崇高之志。

也許在一些俗人看來,于謙的孤傲使他受到了排擠陷害,他不能做到明哲保身、趨利避害,也不是高明的為官之道。

于謙讓大明王朝續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間”,卻慘遭殺害

但于謙為了蒼天眾生、民族大義,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在歷史的天空裡留下他熠熠閃耀的光輝。

一代英傑于謙雖然已經離去500多年,我們扼腕嘆息之餘,更感懷于謙的高風亮節和深厚的家國情懷。

正是歷史上有了于謙這樣的民族英雄,才使華夏5000年的文明不斷傳承,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才能不斷走向繁榮富強。

今天我們銘記英雄,並在他們精神的激勵下不斷前行,就是對民族脊樑最好的紀念!

作者:煦陽和風

指導:戀戀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