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該坍縮了

人們都說,這三年裡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不確定,在紛繁複雜的汽車行業尤為明顯。新能源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產業格局、技術迭代、運營體系、製造理念、市場規模……一切早已滄海桑田。

面對時代鉅變,有人握緊開啟未來的鑰匙,大步流星實現價值躍遷,有人在無解的圈子裡兜兜轉轉,等待進入下一個迴圈,或者直接走入歷史的塵埃。

奇點,該坍縮了

從上週開始,《汽車公社》便將視線轉向這些遊走在懸崖邊緣的企業,自遊家、恆大、威馬、斯柯達……它們離市場越來越遠,離落幕越來越近,又一批尾部“新勢力”迎來清算時刻。也就是在此時,一個當年被譽為“三劍客”的初代造車新勢力—奇點再度闖入大眾的視線之中。

奇點的“資本遊戲”

沒有任何驚喜,與幾乎所有“死而不僵”的企業一樣,奇點重回視野的方式亦是一地雞毛的經濟糾紛。數天之前,安徽奇點智慧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被銅陵市銅官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325萬元,公司累計被執行金額已經超686萬元。

而在7月份的時候,因拖欠合作款項,帝維汽車工程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更是直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智車優行(奇點汽車母公司)北京分公司強制破產重整。

資料顯示,當前智車優行的相關法律訴訟已經高達27起,關聯風險172處,董事長瀋海寅處於限制高消費的狀態當中。曾經佔盡先發優勢的奇點向市場祈禱,如今迴應它的只有諸多的經營風險提醒與一張張法律訴訟單。

即便如此,面對供應商與討薪員工們的怒火,習慣性“畫餅”的奇點仍在補償方案中給出“在本輪融到資後第一時間支付完成”的回答。

奇點,該坍縮了

可大夥心裡也都明白,新造車勢力的資本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提前“劇透”,新能源的視窗期加速縮短,行業頭部勢力基本穩定,以奇點目前幾近停擺的發展態勢想在冷卻下來的資本市場獲得再次青睞難度可想而知。

“奇點,在物理學上被認為是宇宙大爆炸的開始,是宇宙從無到有的那一點。”當初,在創始人瀋海寅看來,奇點之前,沒有人知道會發生什麼,無法描述,也無法預測。

從一開始,奇點就被賦予了一種極為不確定的品牌屬性,而現如今的奇點也終將在不確定性中湮滅在浩瀚的新能源宇宙裡。

八年前,喊著“造車是男人的終極夢想”的瀋海寅一頭從網際網路圈扎進汽車賽道,與李斌、何小鵬們一同站上顛覆傳統的戰場。結果大家也都清楚,蔚來、小鵬在一路跌跌撞撞中蛻變成頭部新勢力;而奇點卻與FF、遊俠等陷入深不見底的資本黑洞。

奇點的造車理念其實也不復雜,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網際網路思維為指導,透過軟體定義硬體的方式,推動產品從功能化向智慧化轉變。

奇點,該坍縮了

從現在的視角來看,這番說辭早已味同嚼蠟,難以掀起半點波瀾。可在那個新勢力方興未艾的市場環境下,這種對傳統造車理念的顛覆性解讀的確為奇點博得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充斥著“熱錢”的資本市場的關注。

從2015年至今,奇點經歷累計11輪融資中,包括英特爾資本、銅陵市政府、360安全、韜蘊資本、聯想之星、伊藤忠等多家機構和個人參與其中,平均每年要進行2輪的融資。

股東數多達31家,囊括了地方政府、晶片公司、網路安全公司、汽車零部件公司、IT網際網路企業、外資等領域,“朋友圈”可謂遍佈各行各業。

雖然奇點汽車並未透露具體的融資金額,但在2019年其第五大股東博雍智動轉讓持有的奇點汽車全部股份時釋出的招標公告顯示,奇點汽車當時融資總和已超過170億元。

不同於李斌、何小鵬們對於前期投入的謹慎態度,在瀋海寅的眼中,20億便足以造出一輛電動車。顯然,網際網路出身的瀋海寅遠遠低估了造車的複雜性與競爭性,缺乏對汽車行業最基本的敬畏。

奇點,該坍縮了

前期過於樂觀的戰略規劃導致奇點汽車迅速陷入到資金鍊斷裂—專案進度停擺—再融資困難的惡性迴圈之中。

在陰謀與陽謀交織的迷局之中,並未做好充分準備的奇點經過三年的籌謀,於2017年4月釋出首款中大型純電動SUV iS6,並宣佈當年底小批次生產,並計劃在2018年年內完成交付。

與此同時,隨著奇點iS6的釋出,瀋海寅還為奇點規劃了一條頗為激進的自動駕駛之路—在2017年實現高速路上的自動駕駛、2018年實現城市內自動駕駛。

從時間軸上來看,奇點iS6比蔚來ES8的上市釋出要早8個月,比理想ONE推出的時間要早一年多,可以說是佔盡了“先發優勢”。

原本,拉上銅陵市政府背書的奇點看上去應該是“穩了”,可事情的發展卻急轉直下,奇點iS6隨即進入了無休止地“跳票”。2019年7月,瀋海寅在接受訪談時信誓旦旦地表示,奇點iS6由北汽昌河在江西景德鎮的工廠代工生產,年內肯定會上市。

眼看著與自己一同出發的“蔚小理”穿越2020年的險峻,不僅完成了各自的產品矩陣構建、車型產品迭代以及企業IPO上市,更是在研發能力、補能體系、渠道建設等方面形成了自有的護城河,“苟活”下來的奇點卻仍被囚困在iS6的量產上市裡,找不到方向,看不到遠方,落得個無疾而終的下場。

奇點,該坍縮了

在解釋如此遲緩的原因時,奇點將“鍋”甩到了投資人手裡,稱此前的170億元融資中的大部分實際都沒有落實,奇點在蘇州、銅陵相關的產業園區專案也都相繼擱置。並表示,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奇點也希望再打磨一下產品。

這其實看上更像是一套蒼白無力的藉口。奇點內部的戰略佈局混亂而無序,無法給予未來發展足夠的支撐,諸多投資人紛紛“反悔”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市場與資本的審判就是如此真實與殘酷,瀋海寅為自己的盲目自信付出了慘痛代價。從產品體系到品牌形象,從渠道能力到生產製造,他無法構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全價值鏈體系,在選擇北汽代工還是自己建廠中反覆橫跳,有限資源被輕易浪費也不過是奇點失控的冰山一角。

在“跑馬圈地”的關鍵時期,奇點遲緩搖擺的戰略行動無異於將渠道資源、使用者資源、供應商資源……拱手讓人,市場“內卷”的齒輪開始轉動,資本市場也徹底對奇點失去耐心。

奇點,該坍縮了

更何況,擺在資本市場面前的,不僅有更具成長性的新能源和智慧網聯產業的上下游,還有看上去更有想象空間的web3。0、區塊鏈以及元宇宙等概念領域。相比之下,瀋海寅的“陳年大餅”已毫無吸引力可言。

奇點的“掙扎”

這期間,瀋海寅也曾掙扎過。2018年10月,在奇點iS6釋出一年多之後,奇點汽車的智慧電動商用車基地在湖南省株洲市正式動工。在奇點的戰略中是想要透過打造該基地,向研發商用車電動化平臺、智慧駕艙系統、智慧駕駛系統和智慧車聯網領域邁進。

2019年上海車展上,奇點再次斥資,從豐田手中拿到豐田eQ技術授權,打造了奇點iC3,試圖藉助豐田的力量開闢微型電動車市場。

問題是,不管是出於讓位於豐田混動技術的路線考量,還是無法適應市場競爭的戰略撤退,豐田eQ本身就是豐田放棄多年的失敗產品,奇點iC3妄圖憑藉陳舊的技術體系實現市場層面的“東山再起”,這件事本身已經夠魔幻了。

更魔幻的點在於,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佈局尚處於八字還沒一撇的狀態,一邊喊著“缺錢”的瀋海寅,一邊又盯上了電動摩托車。

奇點,該坍縮了

2019年7月,瀋海寅旗下的鯊灣科技釋出了旗下首個新品牌“藍鯊”,並推出首款產品“藍鯊Robor”,美其名曰用電動汽車的技術重新打造電動兩輪車,進行降維打擊,但是高達15,976元的預售價格怎麼看都像是跟市場開了個玩笑。

不過,在瀋海寅看來,這其實是奇點汽車全場景出行圖譜的一部分,它包括“大車+小車、4輪+2輪、乘用+商用”三個組合,即SUV車型iS6、MPV車型iM8和微型車iC3組成的“大車+小車”組合、四輪汽車和兩輪摩托車組成的“4輪+2輪”組合,以及這三款車和智點系列電動商用車組成的“乘用+商用”組合。

只是,“三心二意”的奇點與瀋海寅使得這些所謂的戰略構想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像是無根之水,最終只能飄零在市場的悽風冷雨之中。或許,瀋海寅本人也並不在乎成果與結局,綁上地方政府,玩弄市場資本才是其第一要義。

奇點的商用車專案難以推進,瀋海寅便換道重啟,透過成立智點汽車延續“造車夢”,再獲10億融資。面對外界的質疑,瀋海寅總是會以“智點汽車是獨立的商用車專案,和奇點無關”來應付,但這終究掩蓋不了智點汽車的“資本遊戲”。

當銅陵、株洲、蘇州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逐漸擱置、無人問津;當商用與乘用雙線舉步維艱、進退維谷,這一切的背後是奇點利用相關政府順應國家號召,迫切需要轉型的心理,在土地以及政策優惠下攫取資金與利益的野心。

奇點,該坍縮了

瀋海寅不止一次地強調,馬斯克是自己的偶像,小米模式是他的方法論。時代轉型的浪潮下,多少人想成為中國的“馬斯克”,結果卻做成了“瀋海寅”。

此前,王曉麟、黃希鳴、戴雷等人在一條條的維權橫幅的譴責下,已經再難以用“夢想”粉飾自己的野心,有關瀋海寅騙子、老賴的罵名也接踵而至,將他以及奇點品牌不斷拉扯撕碎。

不同之處在於,瀋海寅仍在倔強地“頑強抵抗”。半年前,智車優行還與日本電動車開發商 Quantum Solutions簽署了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合作開發及生產電動車。Quantum 將獲得智車優行的 SUV 及小型電動車平臺技術,其中包括智慧車聯網系統。Quantum 甚至還計劃將生產轉移到中國的代工廠(OEM)。

但只要翻開Quantum的履歷,會發現其“含金量”相當有限,旗下僅有一款號稱世界上最小的四座純電車型FOMM ONE,而且這款微型車本身的產品競爭能力飽受質疑,唯一的產品亮點竟然是在緊急情況下,漂浮在水面之上。

就是這麼一家看上去極不靠譜的日本新勢力,卻接二連三地和中國企業發生著“化學反應”,奇點是隻是其中之一,此前它還曾與南通的公爵新能源達成了合作意向,試圖進軍中國廣袤的新能源市場。

奇點,該坍縮了

兩個無比羸弱的企業走到一起“抱團取暖”,奇點或許是希望透過寥寥無幾的技術積累換取有限的外資支援“強行續命”,或許是看中了Quantum在泰國的認證資質,想要藉助泰國等海外市場“借屍還魂”。

暫且不說奇點技術本身的先進性堪憂,海外市場的體系搭建、渠道建設,無論對奇點,還是Quantum都是不可承受之重。況且,以泰國為核心的東南亞市場已經戰火紛飛,長城、上汽、哪吒等勢力紛紛加速佈局,奇點汽車實際上已經是無處可逃。

奇點的崩塌只在頃刻之間,最終會留下討薪無門的員工、維權討債的供應商、大肆荒廢的工廠土地、善後的當地政府,一地雞毛,相似的劇情還在上演,而這就是那個“野蠻時代”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