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西產業地產人者致敬

中電陽泉數字經濟產業園那篇稿子,我原以為釋出之後還是跟以前一樣需要回復幾個私信的問題。至於能否如我希望的那般吸引到各產業專案負責人的注意進而進而為團隊找到新的專案,這種事兒隨緣咱不強求。但這次我無意中發現,這篇稿件跟《有趣的產業專案|山西智慧科技城》比較類似,閱讀、收藏和分享等資料增長都比較快,尤其是後兩者的增長曲線很明顯。與其他的“有趣的產業專案”系列閱讀者不同,陽泉這篇閱讀者的IP皆為山西。

在IHC的基礎上,我深入翻查了一番資料,感覺山西是一個很神奇的地界,而我也更敬佩山西的產業地產從業者們。

---被問得比較多的問題---

問:你熟悉陽泉市和山西省嗎?

不熟,我就去過三次山西,最長的一次在晉城媳婦老家呆了4天,比較重要的是一次是去太原溝通IHC的網路推廣服務。

問:那這篇稿子你是怎麼寫出來的?

其實分析產業地產專案並給出相應的宣傳建議和團隊能力提升建議,其核心邏輯和思考路徑一直沒有太大變化:產業園區的開發運營商是企業,同樣是需要獲利的。而獲利的核心邏輯也一直沒變:提供對方所需的產品或服務來換錢,目前市場和政策令單純的廠房銷售難以獲利,所以獲利的方式應該轉向服務。園區賣的不是廠房,而是在區域營商環境的基礎之上疊加了園區特色服務和園區廠房形成的企業發展環境。沿著這兩個緊密相關的核心邏輯,做好資訊收集和提煉就行了。

問:資訊收集你也是用百度嗎?我用百度總覺得找不到我想要的資訊。

多數時候用百度,偶爾也用必應。搜尋引擎只是工具,而工具的使用是需要方法的。具體來說,在收集產業專案相關的政策、法規、產業規劃等資訊時,以政府檔案、官方媒體報道等資訊為基礎進行提煉;在瞭解產業特質、行業特點等資訊時,通常會遇到很多陌生概念,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全部弄懂才行;最後要注意關鍵字的選擇,把自己想要收集的資訊縮寫縮寫再縮寫,整理出若干關鍵字後,逐個擊破。

問:有快速瞭解一個陌生產業的辦法嗎?

產業發展本質上是經濟行為,而經濟行為的核心是供需關係。產品賣給誰、有啥用、生產需要什麼裝置、原材料和零配件的要求是什麼之類的基礎資訊,沿著“賣什麼、賣給誰、怎麼生產”三個要點展開並收集和分析相關資訊,完成對產業的基本認知。

完成基礎認知後,不妨切換並提升理解層級:XX產業對區域發展有哪些功能?XX產業的年均產值、就業崗位、稅收、畝產值之類的指標表現如何?XX產業對人才、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產業要素的倚重程度如何?XX產業與其他產業間的聯動關係是什麼?

這個方法以供需關係為核心,能重複完成對若干產業的基礎認知和更高層級的理解。熟能生巧,用工作中涉及的產業作為練習物件,提升能力的同時也能提高工作表現。

問:你在這個系列的稿件中總會提及和強調園區服務,是為什麼?

產業地產和房地產在基礎邏輯上有較大差異:房地產可以賣住宅賺錢,產業地產不能賣廠房賺錢。因為廠房這玩意兒是區域招商基礎平臺的核心要素之一,用廠房銷售或租賃直接獲利無疑是提高了企業入駐的門檻,這與區域打造產業鏈、構建產業叢集、推動經濟發展的訴求相背離。

不能賣廠房,那就只能賣服務了,總不能讓園區運營和開發商硬生生積澱幾十上百億的資金卻不能收回。無論是以穩定的租金收入敲開REITs的大門,還是以收費的個性化增值服務拓寬盈利途徑,園區的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是基礎更是核心。

問:你分享的快速瞭解某個陌生產業的技巧和方法,是否意味著運營商需要開發和運營聚焦不同產業的產業園區?

理論上我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但我希望如果你是產業地產從業者,你所在的運營商不會涉足過多的產業領域。因為產業地產或者說產業園區盈利的核心是服務,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產業園區盈利的難易程度,而服務的深度和廣度與專案團隊對產業發展及企業運營的理解程度緊密相關。這意味著產業園區能否順利運營並實現盈利,取決於團隊能否深入理解產業特質和企業需求並對其有獨到的見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儘管我一再強調說能被稱為某某能力意味著一定是可以培養和提升的,但這需要較長時間的積累。如果運營商聚焦若干個所謂熱門產業,那麼團隊積累不夠、服務質量不佳、專業能力不強等缺陷將難以彌補而直接影響園區招商及運營,團隊成員也會疲於奔命,對產業的理解不夠深入而令工作困難重重難以推進。

我分享的技巧和方法,固然可以幫助團隊快速瞭解一個產業,但說實話,這不夠!這種快速瞭解是為了讓團隊成員能迅速邁過陌生產業或者說陌生領域帶來的不適,能有一個相對清晰的思路去進一步學習和積累。這套技巧和方法頂多類似開車拿到駕照,拿到駕照意味著你可以開車上路,但新手上路的戰戰兢兢和老司機的輕鬆自如,是兩碼事。

問:那你的那套方法和技巧是一次性的?

也不是單純的一次性,這套方法和技巧是為了讓團隊成員養成剖開表象直面本質的習慣,然後在一些固定結論(例如企業肯定要賺錢、五大模組不穩企業走不遠之類的)引導團隊成員深入探詢自身特點和不足,幫他們制定提升計劃。

我在幫助我們公司團隊瞭解一個產業的時候就強調過,一旦沒有了陌生感和不適感,就只需要記住核心規律,在深入瞭解的過程中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制定和執行提升自我的計劃。這套所謂方法和技巧,最為核心的訴求就是養成直面本質的思考習慣,幫助團隊成員儘量避免被表面現象迷惑而浪費精力。

---山西神奇在何處---

在撰寫陽泉這篇稿子的時候,收集資料時看到的“融入京津冀”,還不是陽泉而是山西去融入,這個描述當時著實驚到我了。舉個例子,如果重慶的發展策略有關於“構建成渝經濟圈”的描述,遼寧的發展策略中有關於“投身東北振興”的字眼,我絲毫不會覺得奇怪,畢竟重慶是成渝經濟圈的支點,遼寧是東北三省之一。可京津冀……這裡面也沒有山西啊。

除非,山西的產業轉型升級缺乏相應的基礎產業配套或其他亟需彌補的短板,只能先融入京津冀來構築和強化自身轉型升級的基礎。

這個猜測,靠譜嗎?

我去深入收集了一些資料,嘗試從中梳理一下山西的發展沿革而佐證我的思考:

2015年——-“網際網路+”橫空出世,“中國製造2025”吹響了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號角,“供給側改革”埋下伏筆。現在看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程序中,“中國製造2025”毫無疑問是戰略,為本;“供給側改革”可稱方略,為綱;“網際網路+”則是策略,為用。

2016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研究“供給側改革”方案、工業品出廠均價高於成本均價。這兩大事件意味著製造強國戰略全面鋪開,製造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定海神針,實體經濟成為中國經濟舞臺的C位。各地先後啟動了產業結構和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

2017年——-山西綜改示範區掛牌,山西邁入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之路。

這個簡單的梳理,似乎山西和別的省市一樣,是順應國家的整體發展格局做出去產業和經濟發展規劃。但實際上,資源型經濟轉型之路異常艱難(重慶人幾乎都知道的故事,南桐礦區瞭解一下)。

提到山西,我們的固有印象是啥?多數人可能脫口而出“煤老闆”“有礦”,基於豐富的礦產資源發展採礦、冶煉和相應的裝置生產,尤其是是採礦業,的確在一段時間裡給山西民眾帶來較為豐厚的收入和較好的區域GDP表現,但高能耗、高汙染、可持續性低等特質亦如影隨行,加之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區域發展中綠色GDP重要性日漸上升,山西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上述內容部分源自我當年準備為IHC提供傳播服務時的團隊內部溝通的內容,只是因為一個極為狗血的原因,我和我們團隊與IHC專案擦肩而過,至今還是覺得挺遺憾的。

但,轉型升級要做什麼?怎麼做?

充分發揮既有的產業基礎價值,那麼我個人認為山西的選擇可能會是以新材料和新能源為主(新材料可以依託山西的採礦及冶煉產業提供基礎原材料,併為新能源產業提供相應的材料支援),新能源主要對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可廣泛用於電子資訊、裝備製造、醫療等領域。這些產業都有注入產業鏈較長、技術含量較高、就業吸附力強、市場容量大等特點,且這些產業彼此間還能實現一定程度的連線和協同發展,如電子資訊對製造業智慧化升級的支撐、裝備製造為其他製造業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等等。綜改示範區重點打造的千億級和百億級產業叢集所聚焦的產業方向也驗證了我的猜想。

前景光明嗎?是的!但奔赴光明前景的路上,有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產業鏈上的供需配套。

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的常規做法就是我前面說的,充分發揮既有產業基礎的價值,而後透過延鏈和產業鏈間的聯絡,推動和發展相關產業。例如重慶,充分發揮和挖掘汽摩產業的產業優勢,做大做強汽摩零配件研發生產、拉動裝置製造產業快速發展、為電子資訊和半導體產業擴張需求、提升消費金融乃至金融服務業發展等。

這個多數區域都採用的方式,對山西而言可能並不適用,因為它耗時比較長,而且對相應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層級有一定要求,而時間和產業層級可能正是山西缺少的。或者說,山西的轉型或許會很徹底,山西的招商方向除了吸引行業龍頭,還需要引入主要的零配件供應商,才有可能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培育山西本土的獨角獸企業,以進一步夯實山西產業和經濟發展的基礎。

或許,這就是山西的發展策略中“融入京津冀”“服務雄安新區”成為關鍵字甚至是主要策略的原因之一。這也令山西諸多產業園區的招商工作和產業地產人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招龍頭的同時引入主要配套企業,這意味著幾乎是引入整條產業鏈來對接和提升山西既有的採礦業和裝置製造業。這種方式,我們團隊將其稱之為“凌空步虛,從無到有”。引入整條產業鏈打造全新的產業叢集,最為明顯的機遇就是直接規避了既有產業可能存在的“尾大不掉”的風險,直接在更高層級上構建和打造產業叢集;而挑戰則同樣突出,這需要招商團隊成員對產業特質、區域佈局、技術發展、政策解讀和研判、企業經營需求等方面有獨到而深入的見解,一言蔽之就是對專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這也是我佩服在山西的產業地產從業者的原因,他們面對更為嚴格的能力要求和更為嚴苛的溝通場景,要直面相較於其它地方的同行們更大的壓力,幫助山西更快實現產業和經濟發展的轉型與升級。

為山西的產業地產人點贊。

向山西產業地產人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