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今天是單仁行陪伴您的第

2433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昨天我們在討論,

一家

企業在不同的成長階段,企業經營者的身份、位置、能力都要變化。

那有什麼比較好的模型可以幫到我們?

Grow成長模型值得一學。

這個模型的提出者跟我算半個同行,名字叫約翰·惠特默。

但是他不是做商業諮詢,給企業經營出謀劃策,而是一個“績效教練”,專門幫助企業提高員工工作效率。

他寫了一本叫《高績效教練》的書,他在書中提出了名為Grow的成長模型,被廣泛的運用在企業培訓領域。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不過,比起很多人都把Grow模型用來提高員工的效率,我們更應該學習一下,如何使用它來提高自己的行動力,成為一個教練。

我一直都跟大家強調,任何模型學的都不是表面概念,而是理解底層邏輯,融會貫通在自己的實踐當中。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Grow模型由四個單片語成:

目標(Goal)、現狀(Reality)、選擇(Options)以及意願(Will)。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用一句話把它們四個串起來,就是:

聚焦目標,明確現狀,探索方法,然後開始行動。

大家可以看出來,這是個非常清晰的“明確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

很簡單

,對嗎?

是很簡單,但其中還有更豐富的內涵。

Grow模型強調,管理者必須明確自身教練的定位,不是老師,或者顧問的角色。

為什麼老闆應該是教練,而不是別的呢?

因為隨著業務的擴充套件,我們總會遇到一個陌生的領域,當團隊都等待你給出一個正確的方向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當業務遇到波折的時候,我們如何保障對團隊的掌控力度呢?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劉邦曾經說自己打仗不如韓信,治國不如蕭何,謀略不如張良,但偏偏就是自己做了老大,為什麼?

因為他懂得最大化發揮下屬的作用,幫助下屬成長,成事,所以下屬擁護他。

這也是為什麼管理者要懂得去做一個教練的原因。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因為老師負責傳道授業,顧問負責提供解決方案,只有教練要負責幫助下屬學會自我成長的方法。

只有能幫助團隊越變越好的管理者,才能得到下屬的真心擁護,讓企業穩步前行。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那Grow模型具體是怎麼教我們“用人”的呢?

把“目標、現狀、選擇、意願”串聯起來的核心,在於一句話:

用提問代替建議。

舉個例子:

在聚焦目標的時候:

你不要命令員工,一定要做到多少多少,不要去告訴別人,你必須要做什麼,而是問他,你想做什麼?你想達成什麼結果,比如說你希望自己未來有什麼樣的成長,有多少收入?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在明確現狀的時候:

不要指責員工做不到什麼,而是要問他,你覺得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應該如何去努力呢?

在探索方法的時候:

不要說員工最好這麼做,那麼做,而是問他,你覺得你有什麼好的方法。

在開始行動的時候:

以結果為導向,不要在過程中說你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不行,而是鼓勵員工多去嘗試,多去創新。

為什麼Grow成長模型的核心是“用提問代替建議”呢?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關鍵在於“意願”,在

我們

單仁牛商的文化手冊中有一句話“意願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其實都不喜歡被教育,有時候你在教育下屬幹這,幹那的時候,雙方就從說教走到了對抗上,站在了對立的位置。

員工可能出於你是老闆,不敢違揹你,但他沒有主觀能動性,就會消極執行。

我們曾經在單仁行說過一點“不要讓員工的猴子,跳到管理者的背上”,習慣替員工做決定就等於責任轉移。

反正照你說的去做就好,做不到那也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諸葛亮事必躬親,最後累死在五丈原,你覺得你是比諸葛亮聰明,還是比他身體好?

所以,管理者在度過最開始創業的全能期,形成一定規模之後,就應該把工作重心放在怎麼“用好人”

這件事上來

那有人就要問了,事事都聽員工的,那要老闆幹什麼?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Grow模型當然不是要老闆什麼都不做,相反,他對老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具體是什麼呢?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在看世界盃。

在這些比賽中,站在場邊大吼大叫的教練,看起來都不像個老好人,而是非常有掌控力的存在。

特別是沙特逆轉阿根廷的比賽中,

沙特的教練是一位法國人,他

在中場休息的時候,面對隊員的語氣非常有壓迫力。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與其說是“提問”,更像是“逼問”,不給你任何打馬虎眼的餘地,凡事都要問透。

Grow模型所說的“用提問代替建議”就是如此,不是隔靴搔癢的提問,而是直指問題核心本質。

我們代入到Grow模型的四個部分:

在聚焦目標的時候,要讓目標足夠具體。

不是大家一起喊口號,目標要能具體到能夠落地。

不要誇誇其談,我需要詳細到可以量化的指標。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不要伸手就能摸到的目標,要有挑戰,做成了要能給組織帶來額外的收益

和成長

不要做無用功,目標要直指團隊目前的需求,

不要模糊不清,完成目標要有時間限制,要有Dead-line。

在明確現狀的時候,要把現狀看透,看全。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找出問題中存在的“核心問題”或者“起始問題”。

(從哪裡開始,怎麼結束)

確定導致“核心問題”或“起始問題”的主要原因。

確定“核心問題”或“起始問題”導致的主要後果。

反覆審查上述邏輯鏈條,不斷的修改,完善。

在探索方法的時候,要基於自身情況和外部環境做判斷。

這裡就可以用到我們以前跟大家介紹過的SWOT模型來分析了。

員工不擺爛,沒那麼難

分析自身的優劣,分析外部的機遇與威脅,內外結合,找到適應自己目前最好的方法

和路徑

最後,

在開始行動的時候,不是喊一句口號,而是要可以落地的行動計劃之後才能開始。

要問自己和團隊,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在哪裡、什麼時候開始做?需要哪些人來協助?目前可以預計的困難,打算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

把這一個又一個問題都問明白了,一個符合Grow模型要求的提問流程才算完成。

在這種“直指問題核心”提問下的“放權”,才是管理者最好的工作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