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候機樓生活了18年

那個在法國戴高樂機場住了18年的伊朗人去世了。

我也曾在路過巴黎戴高樂機場的時候專門去探望過他,他用一個小人物的苦難的精彩感動了很多人。

11月12日,阿爾弗雷德·梅赫蘭因心臟病發作在法國戴高樂機場去世,享年77歲。之前他曾在這裡生活了‍整整18年‍。

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候機樓生活了18年

1945年,阿爾弗雷德出生於伊朗的馬斯傑德·蘇萊曼,他的父親是一名為英國盎格魯波斯石油公司工作的伊朗醫生。

母親是他父親婚前的一位蘇格蘭情人。作為私生子,阿爾弗雷德始終沒有見過自己的母親。

1972年父親去世後,家人告訴了阿爾弗雷德他的身世,並把他攆出了家門。

1973年阿爾弗雷德赴英國學習,1974年返回伊朗。

1977年,他因參與了抗議伊朗巴列維王朝的遊行活動而遭到驅逐。

他向多個國家申請庇護,最終在比利時獲得

難民簽證

,可以在歐洲定居,並在法國住了下來。

1988年,阿爾弗雷德從法國前往英國尋找母親,但在

旅途中被偷走了所有能證明他身份的檔案

。由於沒有護照,到達英國被拒絕入境。同樣由於

沒有任何身份檔案,也沒有原國籍

可以返回,返回法國後,無法出關,只能在戴高樂機場住了下來。就這樣開始了長達18年的候機樓生活。

機場候機樓的

一張紅色塑膠長凳

成為了阿爾弗雷德的床,長凳周圍堆滿

紙箱和塑膠袋

,裝著他的一切物品。一開始,機場對阿爾弗雷德非常頭疼,認為他有損機場形象。然而,他真誠的性格很快贏得了工作人員的認可。他和機場工作人員交朋友,並在機場做些零工來維持生活。在聽說了阿爾弗雷德的故事後,很多候機樓裡的商家們也給予了他特殊的照顧,如免費的食物、額外的零錢等。他還被破例允許在員工衛生間中洗澡。久而久之,阿爾弗雷德成為了機場一道特殊的風景線。一些乘客還會特意與他合影留念。

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候機樓生活了18年

阿爾弗雷德雖然困在候機樓,但是他生活的很有尊嚴。每天在

盥洗室

把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在

麥當勞

吃飯,有時候還會留下小費。洗好的衣服會搭載椅背上晾乾。他每天都會接受慕名而來的媒體採訪,閒暇時間會大量閱讀報紙和小說。他寫日記,記錄了從入駐機場後的每一天生活。後來還以此為基礎出版了他的自傳

《終點站》

,並獲得了泰晤士報的好評。

其實,阿爾弗雷德也曾經差點被機場趕走過。但在律師的幫助下,法院規定他不能被驅逐出機場,不過也不能進入法國。原則上,他可以去比利時重新辦理相關身份檔案,但因為沒有護照,也不是比利時國籍,沒辦法乘飛機回到比利時,這就陷入了死迴圈……直到1995年,比利時當局允許他飛回比利,但條件是他必須在社群工作者的監督下永遠待在那裡,阿爾弗雷德以“想按照原來的計劃進入英國”為由拒絕了。再之後,法國和比利時同意向他提供居住權,但是新的身份檔案上將阿爾弗雷德的國籍列為伊朗人,阿爾弗雷德對此很不滿意,拒絕了兩國的好意。他的遭遇起因就是反抗伊朗巴列維王朝,所以在這一點上,阿爾弗雷德沒有讓步。

2003年,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給阿爾弗雷德支付了25萬美金購買了版權,以他為原型拍攝了電影

《幸福終點站》

,並由

湯姆·漢克斯

擔任主角。全球上映後,狂攬2。19億美元的票房,受到了廣泛的好評。電影的上映,也讓更多人知曉了阿爾弗雷德曲折離奇的人生故事。

在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候機樓生活了18年

常年生活在航站樓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但他不敢離開這裡,他僵化了,不知道到外面自己能做什麼,能否活下去。他已經害怕離開。直到2006年,阿爾弗雷德因病入院,才首次離開了這個生活了18年的地方。他被送到巴黎的收容所和養老院。但沒過多久,又主動回到了戴高樂機場。

重新回到航站樓之後,很多旅客都能看到阿爾弗雷德孤獨的身影,總是在同一個地方,茫然的盯著窗戶,張著嘴,一動也不動。面前是他的推車,裡面裝著隨身物品。他用這種姿態,走完了生命中最後的一段時光。

阿爾弗雷德就像一個現代的隱士,有內心的怯懦,也有內心的堅持,一生的顛簸,也有意外的精彩,將候機樓這樣的中轉站,作為了自己的家和歸宿。也許無人可以理解,但阿爾弗雷德的靈魂應該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慰藉和安寧。

阿爾弗雷德和電影《海上鋼琴師》裡的主人公1900大概都是同一類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