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孫正義的小算盤

馬雲背後的男人,其實有兩個。

一個是幫他搞錢的,蔡崇信,出生於中國臺灣的加拿大籍華人;一個是給他投錢的,孫正義,出生於日本的美籍韓國人。有一種說法是:孫的祖上是福建莆田後裔,我沒有去查證。

行內盛傳,馬老師是這樣評價孫正義的:

我跟他的區別是,我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不聰明;那哥們是看起來真不聰明,但絕對很聰明。

“聰明人”孫正義的小算盤

如今,馬老師去當風清揚了,孫正義也剛剛有了新舉動。

據媒體報道,8月11日,孫正義宣佈:鑑於中國最近加強了對科技行業的監管,日本軟銀將暫停在華投資,“在形勢更加明朗之前,我們想靜觀其變。一兩年後,我相信新規則將創造一個新局面。”

當日晚間,軟銀中國資本透過其官方微信釋出宣告稱,注意到相關的媒體報道,對於日本軟銀集團在中國的投資策略不予置評,軟銀中國資本將一如既往地致力於在中國投資優秀的高科技、高成長性企業。

對聰明人孫正義的這一觀望策略,不應做過多“妖魔化”解讀,也不宜看作是外資普遍看空中國投資前景的風向標。這隻關乎孫正義和軟銀的投資邏輯。

從軟銀多年的賺錢策略來看,其實孫正義一直都沒有變過。那就是:

找到處於投資國行業模式創新的頭部企業,利用便宜的資金優勢扶持企業取得賽道壟斷地位,不斷炒高估值,最後套現獲利。

所謂:佔別人的跑道,讓別人無道可跑!

換句話說,孫正義看上的企業,一般都不是踏踏實實做實業的科技企業,基本上都是側重於模式創新的高成長企業,回報週期絕不能太長。比如,滴滴,Uber,WeWork,以及網際網路+房地產模式的貝殼。因為,軟銀自己的負債率很高,股東對回報週期也有很嚴格的要求。隨著軟銀策略被其背後金主的不斷質疑,軟銀願景基金二期的股東也進行了大換血。

軟銀的這套打法,其實更適合網際網路上半場紅利。早期只要選對賽道,對頭部公司進行鉅額投資,有市場,有資本,增長空間自然巨大,隨時大把套現機會。

但到了網際網路下半場,總體市場進入紅海狀況,光靠模式創新就很難撐起一條獨立的賽道。投資WeWork及上市失敗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徹底讓軟銀和孫正義走下了投資神壇。

有人統計了軟銀這20多年來的投資案例,總共投資了800多家網際網路、科技類企業,最終盈利的有40家,賺了1700多億美元,其中1600多億,都是靠馬老師賺的。

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雖然,軟銀投資企業的整體成功率不高,但每年的息稅前利潤指標都很不錯,資金回報率相當高,這主要就是其投對企業的高回報率。

而當前中國的資本和市場監管政策的新方向,也很明確了:

那就是推動資本更多地進入願意踏踏實實做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的實體型科技企業,而不鼓勵依靠模式創新以吸引眼球獲取壟斷利潤的網際網路企業。

在當前政策環境下,軟銀如果在中國再按以前的方法投錢,很可能不但連“快錢”都賺不到,反而會成為重點監管的物件,如果有幸不成為“反面典型”的話。

更何況,作為滴滴的最大股東,如果這部分資金能平安落地的話,對於軟銀就足以成為意外驚喜了。連天下最容易賺的“孩子錢”都不能賺了,你還能指望再找到像貝殼那樣,不到一年投資回報率就能高達375%的中國企業?

再見了,“聰明人”孫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