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哲學,基本邏輯是什麼?帶你理解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康德的道德哲學,但康德道德哲學的內涵和基本邏輯卻很少有人講清楚,今天我來嘗試從另外一個角度幫大家理解。在康德道德觀裡面,有三條最高原則或者說絕對律令,這三條律令是。

康德道德哲學,基本邏輯是什麼?帶你理解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第一:你行動時,總要讓你的行為同時具有普遍立法的意義

第二:你行動時,始終要讓你的意志服從理性的統帥

第三:永遠要把人性,無論是你自己的人性,還是他人的人性,當作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

這三條絕對律令,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康德的道德律令,總結起來就是兩點:道德原則必須具有普遍性,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康德的道德觀裡面,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備受推崇,讓我們看到了康德對於人的尊重,我們永遠不能把別人作為實現自己目的的手段,人應該平等地尊重每個人,這是一種非常高尚的道德觀。但是其實在康德的道德觀裡面,最重要的其實是道德必須具有普遍性。道德為什麼必須具有普遍性呢?其實康德是基於理性來構建的道德觀。

康德道德哲學,基本邏輯是什麼?帶你理解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我們可以基於理性可以得出真理,真理是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這是一條真理的基本特徵。而在道德領域,某種道德標準如果要成為真理的話,那麼也需要具有普遍性。如果道德是基於自私自利,或者基於情感的話,那麼道德就不具有普遍性。

康德舉過一個例子,如果一個殺人狂來追趕一個無辜的人,這個無辜的人跑到你的屋裡躲了起來,這個時候這個殺人狂來問你,看到一個人進來了嗎?這個時候你應該撒謊告訴他,你沒有看到呢?還是你告訴如實告訴他,這個人就在屋裡?在很多人看來,當然應該撒謊。但是康德說,不能撒謊是一條絕對律令,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遵守,所以,不能撒謊。但是你可以同時告訴他,如果你去傷害這個無辜的人,你會跟你拼命。

在這個思想實驗裡面,可以看出康德的道德律令是非常嚴格的,這種嚴格來自於“普遍性”,對每一個人都適用,比如不能撒謊這一條,可能對你有利,但是如果你是被撒謊的人,你肯定不希望別人對你撒謊。所以,如果一條道德不像一條真理一樣具有普遍性,對每個人都一視同仁,那麼這條道德就不能稱之為道德。就像在理性的領域,如果一條真理,不適用於任何一種情況,出現了一個反例,那麼它就不能稱之為真理了。在道德領域也是一樣的,任何一條道德律令,都必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所以,在康德看來,道德價值是基於理性構建起來的。

康德道德哲學,基本邏輯是什麼?帶你理解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道德必須從理性出發,我們再來舉個例子,在《孟子》裡面,孟子舉過一個例子說,人都具有善的本性,尤其是憐憫之心,比如我們看到一個孩子掉進了井裡,我們都會本能地去救小孩。在孟子看來,就小孩這個行為,肯定不是出於某種自私自利的考慮,不是為了好的名聲,也不是為了某個回報,而僅僅是出於同情心。但是按照康德的道德觀來看,這種出於同情心的行為,仍然不具有道德價值。你可能很奇怪,出於同情心為什麼不具有道德價值?康德可能說,如果僅僅是出於同情心去救小孩的話,這種基於同情心的道德觀是不可靠的,不具有普遍性。

比如試想一下,這個小孩是你仇人家的孩子,他們家跟你有深仇大恨,那麼你還會去救他嗎?可能不一定,因此基於情感的道德觀是不可能的,不能保證普遍性。不是每次都生效的,而康德的道德觀是基於理性構建起來的,也就是這條道德觀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遵守,就像真理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一樣。

康德道德哲學,基本邏輯是什麼?帶你理解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所以,在康德看來,道德和理性其實是一致的,在休謨看來,道德判斷是一種價值判斷,是基於情感而不是理性構建起來的。

但康德認為,如果要讓道德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那麼就需要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要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那麼就必須基於理性構建起來,道德價值具有理性基礎的。不僅如此,道德和理性是一致的,自由和理性也是一致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下一期再聊。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