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隧道”中逐光——訪彗晶團隊負責人陳昊

在材料“隧道”中逐光——訪彗晶團隊負責人陳昊

彗晶團隊研發者進行微納顆粒表介面調控化學實驗 彗晶新材料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題:在材料“隧道”中逐光——訪彗晶團隊負責人陳昊

記者 張素

新材料被視作製造業的一個“底盤技術”,而材料研發是一條古老而龐大的“賽道”。身處其間的研發者說,好像是在看不到盡頭的“隧道”中前行。

“這個過程並不有趣,很多時候都會感到絕望。”彗晶新材料董事長兼執行長陳昊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在他看來,這種“隧道”並非“點對點”“直線式”。在其中摸索,不知要經過多長時間、走過多少路才能走出“隧道”,陪伴在旁的只有“車燈”,唯一的力量就是堅持。

讓陳昊欣喜的是,經過20餘年的理論摸索與反覆實驗,他們的科研團隊從“隧道”中走了出來,成熟地製備出一種單晶金剛石材料,並基於此陸續研製出導熱凝膠、導熱墊片、導熱矽脂和導熱石墨片複合材等高導熱高強韌金屬類別產品及高導熱產品,可以廣泛應用於有散熱需求的電子產品中。他們還面向資料中心裝置、5G手機、5G基站、晶片半導體、工業消費品等眾多業務領域,為散熱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其中一些產品和解決方案直接關乎民眾日常生活。

陳昊舉例說,鐳射投影裝置的溫度可能灼傷人體面板,他們透過應用新型材料,將散熱製冷系統與投影裝置合在一起,使產品更易於推廣實施。他們做出的散熱模組則在實現更好效能的同時,使成本下降了五分之一,這將讓家裡的機頂盒等裝置更精緻美觀。

今年5月以來,彗晶新材料交出了200多個更具體的解決方案,他們將其中的兩個方案進行了商業化落地。新成立的方案解決團隊成員來自華為、阿里巴巴、摩托羅拉等中外知名企業,由他們設計出的解決方案,不僅運用了先進材料,實現了“定製化”,還進行了散熱結構性創新,為使用者未來三五年的產品規劃預留出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陳昊拿建築作比喻說,只有將基礎材料、創新材料和豐富的設計經驗三者結合起來,才能讓使用者真正“安居”。

但他強調,他們依然在“隧道”中前行。

“‘走出來’只是意味著一個起點,後面還有產品迭代、市場推廣等。”陳昊說,尤其是材料領域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亟需正視國內在基礎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近期觀看影片《錢學森》更是讓他頗有感觸,“必須牢牢把握住核心技術”。

去年年底,由彗晶首席科學家、俄羅斯“兩院”外籍院士王成彪領銜的彗晶晶片散熱新材料專案簽約落戶杭州。另據公開報道,他們計劃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研發晶片內導熱介面材料(TIM1)產品線,以填補某些國內空白。

陳昊說,儘管彗晶新材料成立於2019年,但各不同組成成分本身都經過了長時間積累鍛造,這也使他們更具“使命感”。“碳類別團隊做了20多年,金屬類別團隊做了18年,運營團隊平均從業年限也在20年以上。”他說,許多員工都見證了中國新材料與半導體行業發展壯大的全過程,期間也經歷過起伏。如今大家聚集起來,跳出“舒適圈”,創辦新材料企業,正是因為看到這個行業對於支撐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發展的重要性,想做一些讓個人也讓國家感到驕傲的事。他們希望再用20至30年的積累,用技術和產品幫助國家解決一系列難題。

業內學者曾撰文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新材料產業起步較晚,基礎薄弱。當前全球新材料產業已形成三級梯隊競爭格局,第一梯隊是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國屬於第二梯隊。

學者提醒,中國正處於戰略轉型期,亟需開闢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環境承載能力,這為中國新材料的大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陳昊坦言,如今發展環境趨好,尤其是國家、市場、資本等對國產材料愈發重視。在得到正確引導的同時,企業和團隊的方向更明確,幹勁也更足。一方面,做好市場及應用;另一方面,透過夯實基礎研究,引導行業需求,形成良性迴圈。

他告訴記者,居里夫人在經過長時間枯燥的實驗後終於發現放射性新元素,那一刻何其光明。他們也將在材料研發“隧道”中繼續逐光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