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造車:“狂”中帶穩

王傳福造車:“狂”中帶穩

「核心提示」

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之戰,需要銳氣,更需要理性。

出品 |

商業大咖研究院

新能源汽車時代,特斯拉CEO馬斯克和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稱得上是當前全球造車“唯二”俊傑——一個是全球電動車的開創者,一個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絕對老大。

作為中國新能源車領域的“集大成者”,王傳福近年來的風頭一時間甚至蓋過了“外星人”馬斯克:2021年4月6日,王傳福以163億美元財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18名。

如何評價王傳福其人?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狂”,區別於“外星人”馬斯克的放蕩不羈,王傳福是一種帶有獨斷主義、學院派色彩的“狂”:

“我們造車就像造玩具一樣,很快,一輛接著一輛。”

“我要用比亞迪的技術改變這個世界,讓空氣更清潔,讓戰爭更少。”

“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分分鐘”可以造出“特斯拉”。①

01

王傳福,是不是真的很“狂”?

三國時期,著名的奸雄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曾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曹操之狂妄,就連強大無比的袁紹,也被他貶得一文不值。

對於Paypal創始人,純電動汽車製造商Telsa的總裁,全球首位成功發射火箭的矽谷奇才馬斯克而言,他才是真的“狂”的沒邊。

這或許來自於他對特斯拉的絕對自信——在7年之前,比亞迪E6橫空出世的時候,馬斯克對比亞迪冷嘲熱諷,壓根兒都沒把王傳福放在眼裡:“你看過他們的車嗎?”②

王傳福的性格,又確實與劉備又有幾分相像,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內斂狂人之氣,但卻又堅韌不拔,喜怒不形於色。

“比亞迪計劃在2015年成為中國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

“一個能讓飛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沒有汽車技術狂。”③

從王傳福的語言中,我們可以發現他是有點“狂”的,但更多的是一種帶著理性的競爭情緒,本質上是最大化的求勝欲和使命感。

正如三國時期的劉備一樣,劉備素來以謀略過人著稱,十分擅長觀察並研究曹操的行為,甚至是故意反過來做,而且屢屢能夠獲得成功。

你不能否認,雖然沒有曹操那麼大大咧咧,劉備實際上也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狂人——重視與敬畏對手,卻又不甘寄人籬下,暗中厲兵秣馬,希望有朝一日取而代之。

著名的投資大師查理芒格曾經這樣對比過王傳福與馬斯克:

不一樣。王傳福很清楚什麼是自己能做到的,什麼是自己做不到的。埃隆·馬斯克以為自己無所不能:“讓我下注,我更願意選擇有些自知之明的人。”④

這樣的“狂”,對比亞迪來說或許是一件好事。

從王傳福的身世和發展軌跡看來,確實和早期的劉備有幾分相似——貧寒起家,半生顛沛流離,歷經無數次跌落和崛起,終成大器。

王傳福的“狂”,或許也和他低開高走的人生經歷有關。

1966年,王傳福出生於安徽蕪湖的一個農村家庭,作為家裡的“老七”,王傳福從生命誕生之初,就被賦予了一個較為尷尬的定位——這個家庭的經濟條件實在有限,僅僅靠著父親的木工活計,母親的縫縫補補,很難以養活這麼多孩子。

王傳福13歲那年,父親被查出肝癌晚期,沒過多久就在醫院去世,母親也積勞成疾,幾個月後便撒手人寰。

父母雙亡的噩耗,讓王傳福揹負著巨大的精神痛苦與經濟壓力。不甘成為家族累贅的王傳福,開始有了輟學養家的思想,但是當他向大哥提出分家的念頭時,卻被憤怒而又無奈的大哥甩上了一巴掌“打”回了現實。

回過神來的王傳福,變得更加奮發圖強,勤奮好學。1983年,17歲的王傳福考入中南礦冶學院冶金物理化學系,因為成績優異,王傳福又被保送至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讀研。

工作之後,王傳福第一次迎來了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他先是以最年輕的處級幹部身份主持研究所的工作,隨著又被所裡領導和包鋼集團相中,調往深圳履職一家電池企業的負責人職務。

1994年,正值全球儲能行業風雲變幻的時期,王傳福在學業中的豐厚積澱和敏銳嗅覺開始逐漸閃光——由於日本國內的電池技術換代,讓王傳福一直關注的鎳鎘電池行業出現了巨大的需求缺口。

1995年,王傳福靠的是向表哥呂向陽借的250萬元資金,在深圳租借了一個破舊的車間,創辦了比亞迪,開始生產大哥大手機電池,試圖賺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創立比亞迪之初,王傳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商業頭腦。一條日產4000塊鎳鎘電池的生產線,在王傳福“半人力化”的神奇改造下,自建成本只要100萬元,成本竟然要比日本成熟的大廠還要低40%。

王傳福的“人海戰術”,迅速為其打開了鎳鎘電池市場,到1997年的時候,比亞迪總計賣出了1。5億塊鎳鎘電池,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四大電池生產商,銷售額近1億元。⑤

經歷這一役之後,王傳福深刻地體會到了電池行業技術迭代的喜與悲,他清楚地明白,鎳鎘電池被淘汰也是歷史的必然,於是,他開始投入重金,研發在技術上更為先進的鎳氫電池。

僅僅用了三年時間,比亞迪就躍升為了鎳氫電池行業最成功的的攪局者,與飛利浦、松下、GE等巨頭紛紛簽下長協大單,成為全球範圍內享譽盛名的“電池大王”。

02

如果說創業之初的王傳福,傳遞給外界的印象更多是敏銳與果敢的話,那麼,轉型造車之後的王傳福,才逐漸向外界凸顯出其“狂”的一面。

什麼,王傳福要造汽車了?

在王傳福提議之後,比亞迪董事會一片沸騰,但更多的並不是理解與支援,而是恐懼與謾罵。很多人覺得,王傳福要麼是被過往的短暫勝利(在電池領域擊敗三洋、松下、索尼等巨頭)衝昏了頭腦,要麼就是瘋了。

這一次,反對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一批曾經看好他的人大失所望,甚至揚言要“拋他的股票拋到死為止”。

外界口誅筆伐之際,狂人王傳福微微一笑,一以蔽之,他更加堅定自己造車的想法,“你們想要拋售股票,就請自便吧。”

試水造車的前幾年,王傳福為自己的盲目樂觀交上了不菲的學費——以2。7億元收購陝西秦川汽車77%的股份之後,比亞迪開始持續虧損,2004年的時候,比亞迪虧損已經高達7000多萬。⑥

從半路夭折的“316”專案,2005年的首款量產車比亞迪F3,到後來改良版的F3R,F6,王傳福沒有做出一款有說服力的車型,反而是和後來尹明善搞的力帆汽車一樣,落得個抄襲嚴重,不倫不類的罵名。王傳福本人,也被業界普遍質疑為“靠著手段和運氣獲得成就的剽竊者”。

很顯然,在造車一事上,王傳福承受的爭議並非空穴來風——他蔑視了遊戲規則,對智慧財產權嗤之以鼻,甚至錯誤的抄襲了當年造電池使用的“人海戰術”,以至於產品質量每況愈下,比亞迪的口碑一路崩塌。

“一種新產品的開發,實際上60%來自文獻,30%來自樣品,另外5%來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實際上也就佔5%左右。”技術出身的王傳福,曾經丟擲過這樣一段貽笑大方的狂人誑語。

同樣是模仿起家,在當時,因為專注於專利的保護,連奇瑞的車都要比比亞迪的好賣。2010年,比亞迪經銷商們開始面臨壓庫、資金週轉不暢,利潤低甚至虧本等問題,宣佈退網的比亞迪經銷商高達308家,整體經銷商退網比例高達22。63%。⑦

2011年,比亞迪銷售汽車43。7萬輛,同比下降了13。33%,毛利率同比下降2。06%,淨利潤同比下降45。13%,比亞迪的衰退之勢再一次被財報坐實了。⑧

“隨著我對他(王傳福)瞭解的深入,我越來越不看好他。如果一個人的發跡建立在對其他企業的剽竊、對員工的壓榨上,是走不遠的。”曾有一位高階合夥人亦如此犀利的論調“置評”王傳福。

可怕的不僅僅是比亞迪在市場上逐漸失去存在感,而是王傳福因為他的“狂”,與中國汽車市場的大勢漸行漸遠——比亞迪汽車從F1一路抄襲到F6,這樣的“創新”,真的能走得遠嗎?

03

換個角度來講,王傳福的“狂”,其實也很好理解——小時候,王傳福的家境很不好,受到外界的刺激之後,人容易奮發,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與認可,很容易產生倔強而獨斷的情緒。

但是,這樣的“狂”是不能給他帶來進一步成功的,經歷了一波失敗之後,王傳福漸漸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王傳福開始尋求“穩”,一種能夠幫助他挽救品牌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穩”——並非像以前那樣投機取巧,好高騖遠,而是做一個真正有剋制力的進攻者,知道什麼時候該發力,什麼時候該停下來鞏固戰果。

2008年年底,比亞迪透過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和晶片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插電式雙模電動車,拉開了國內新能源汽車變革的序幕。

比亞迪混合動力車型-F3DM,是比亞迪向市場投放的第一款量產混合動力車型,雖然銷量表現並不出色,但是卻成功地打破了多項行業空白。

面對這一波實實在在的成功,比亞迪並沒有急於擴大勝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王傳福表現出了異常冷靜的一面。

“我們的想法是循序漸進。在產品投放方面要講求科學的方法,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所有車如果同步去換,在新能源車細分市場是比較難實現的。那麼我們初期向商用車領域,比如說公共交通這方面,從現實來看是比較容易進行的。”

曾幾何時,王傳福仰仗的優勢就是廉價勞動力,一排排的工人站在生產線旁邊,就是廉價與利潤的代名詞,那時候的王傳福,恨不得廠裡的工人越多越好。

2010年之後,王傳福的想法似乎徹底改變了,他認識到憑藉這種激進的模式,永遠也不能給企業帶來可持續的穩定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下,技術創新就顯得至關重要。一味的透過低成本參與市場競爭,路走不長。”

2014年,王傳福決定比亞迪全面轉向新能源車時,也導致了內部高層的質疑,甚至導致了後來有一段時間,比亞迪的銷量和業績都出現下滑。

事實證明了,這一波攻勢,王傳福並非像以前那樣囫圇吞棗,而是有備而來。從2015年開始,比亞迪的新能源車在市場上漸行漸穩,多種車型全面開花,市場佔有率穩居行業首位。

2020年全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累計達到18。97萬輛,雖然相比2019年有所下滑,但已經連續8年蟬聯全國第一。比亞迪“漢”推出市場後連續多月銷量過萬,成為中國少有能和特斯拉正面PK的新能源汽車品牌。⑨

王傳福的電池早就賣到了國外,按照他以往的性格,如今已經在技術上實現鳳凰涅槃的比亞迪,早就有資本衝出亞洲,收割海外市場。

但是,2019年的王傳福,在面臨媒體的提議時卻表現得異常謹慎:“其實我們還是要聚焦一下,比亞迪的一個短板在造型方面,我國過去確實犯了一個錯誤,注重內部的技術,外表有點忽視了。”

在強調Dragon face的優勢的時候,王傳福並沒有再過多提及比亞迪進軍海外市場的事情。

對於比亞迪的未來戰略,王傳福的處理也越來越雲淡風輕。2015年,王傳福減持自己持有的2565萬股比亞迪股份,無息借予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以便於提高高層和員工的積極性。

2017年之後,比亞迪逐步打破其原有的垂直整合生產運營模式的程序,並不斷釋放對外開放的訊號,助推弗迪電池、弗迪動力、比亞迪半導體等子公司“單飛”上市。

從這些動作看來,王傳福明顯是要比以前沉穩和自信了許多,他明白,如果這麼龐大的企業還是由他一人說了算,勢必容易引起決策失誤和內控管理失衡的風險。

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王傳福忍痛割愛,釋放過於集權帶來的風險,這也幫助比亞迪各個板塊的腳步越來越穩定。

王傳福雖然愈加穩健,也還是沒有丟掉“狂人”的風骨——2020年,韜光養晦的王傳福開始對傳統上游對手亮“劍”——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電池,向三元鋰電池行業發動了一輪真正意義上的猛攻。

從技術上來看,刀片電池完成了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架構創新,解決了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問題,杜絕了電動車自燃的可能,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行駛的安全性。

2020年7月12日,比亞迪漢EV成功上市。作為全球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轎車,漢EV擁有全球設計壽命最長、全球穩定性最好、全球最安全電池及安全保護系統,風頭一時蓋過了特斯拉MODEL 3。

在釋出會上,王傳福親自為這一“黑科技”站臺,語調沉穩而自信,卻難掩對未來的堅定與嚮往。

事實證明,王傳福推出的比亞迪漢大獲成功,截至今年4月份,漢全繫累計銷量已經超6萬輛,表現非常搶眼。

在王傳福看來,“安全,才是電動車最大的豪華”,刀片電池的上市,也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本質上來看,王傳福的這一技術路線,已經明顯有別於他早期急功近利的思想,犧牲利潤指標,在“穩”中強調精細,成本和質量控制即為嚴格。

與此同時,比亞迪正在努力擴大生產刀片電池的重慶弗迪工廠的產能,擴大至12GWh,2021年底前擴大至20GWh,這一切都是為了未來激烈的行業競爭做足準備。

“狂人”王傳福的敢想敢做,成就了今天的比亞迪,也曾經給比亞迪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一顆不小的定時炸彈。

但比亞迪最大的幸運在於——如今,他們正在迎來一個“狂中帶穩”的王傳福,這也給他們帶來了與馬斯克博弈的終極資本。

特斯拉VS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之戰,需要銳氣,更需要理性。

注:

①新商業派,《比亞迪和特斯拉之間,還差幾個蔚來?》,2020年7月27日

②權威科技控,《馬斯克接受採訪時嘲諷比亞迪:你看過比亞迪的車嗎?》,2021年4月23日

③新出行,《自主品牌豪華新能源車?看漢如何樹立這個標杆》,2020年6月11日

④參考訊息,《避談蘋果暗諷馬斯克,巴菲特95歲老搭檔點贊中國》,2019年2月24日

⑤新浪財經,《比亞迪女高管套現2。5億背後:中國“特斯拉”才剛開始爆發》,2021年1月29日

⑥汽車之家,《譭譽參半 中國品牌歷史系列之比亞迪》,2013年11月13日

⑦時代週報,《王傳福思變:23歲比亞迪再築開放之夢》,2018年10月31日

⑧中國網,《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首度承認戰略出現錯誤》,2012年9月12日

⑨搜狐網,《2020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18。97萬輛,12月銷量大爆發》,2021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