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文獻"

導語:

唐代早中期是我國古代能人名臣輩出的時代,在詩壇上有初唐四傑、李杜等人,在政壇上更有張說、賀知章、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一般而言,為詩人者往往在政治上很難順意,張九齡則是唐代少見的詩詞聞名天下又政績滿天下的人。張九齡,為官三十餘載,先後兩度進仕又兩度退居在野,可謂是跌宕起伏。作為一名高官,張九齡一生品行高潔、兢兢業業,為言官時則盡心勸誡、積極進言,為大吏則造福天下、極力輔佐君王、提攜後生

。張九齡一生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他不畏權貴、直言敢諫的品質,以及罷官在鄉期間以一己白身請開大瘐嶺,真正做到了造福鄉里。而身後,張九齡也極力請求歸葬故鄉,成全了衣錦還鄉、落葉歸根的夙願

一、不負天下的名臣張九齡

《舊唐書》曾雲:

九齡文學政事,鹹有所稱,一時之選也

。張九齡是唐朝少見的以文學之名和政治才能著稱的名人,他一生曾三次入京,又因為直言敢諫、不畏權貴兩度被罷免和革職。

1.少年風流嶺南郎

少時的張九齡就頗有文才,九歲就通曉著文,十三歲就能寫就好文章。他的文章書信頗受當時的廣州刺史王方慶的讚賞,在他看來少年的張九齡就已經顯露出不凡的氣度,而且他天資聰穎、又頗具才氣,因此他認為張九齡將來必定是能夠成為一方大吏。

王方慶的預感沒有錯,二十年後張九齡進士及第,成就了步入政壇的第一步

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

張九齡畫像

步入政壇之後的張九齡起初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官,不過他運氣比較好,待到他進士及第時李唐王朝已經復辟了。當時的皇帝是李隆基的父親,睿宗李旦,當時朝堂上剛剛肅清了一批武周時期的勢力,正是需要不偏不倚的清流勢力介入的時期。

而作為唐朝的下一任帝王,李隆基正在尋覓自己的朝臣,張九齡以其出色的才華進入了李隆基的視野當中,被授予了"左拾遺"的官職,算是走向了一條康莊大道

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

唐睿宗畫像

2.初入政壇得遇貴人

如果說張九齡的發跡來自於時任太子的李隆基賞識,那麼在從政道路上對其多番提攜的就是宰相張說了

。張九齡與張說的淵源來自於張說在武周朝被貶嫡的路上,二人因文章結緣,在那時的張說心裡就對這個熱血且頗具文才的青年多加賞識。張說被徵召回朝之後,張九齡已經在政壇中幾經起伏了,張說對這個與自己同姓的年輕人非常有好感,再加上十八年前的偶遇更使得二人關係親近。

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

宰相張說畫像

因為張說的提攜,張九齡得以升遷為中書舍人,在政壇上張九齡跟從張說,但是並不意味著張九齡就完全成為了張說的忠實隨從。相反地,張九齡在前輩兼恩人張說面前仍舊堅持了自己的主見,甚至還會為了自己的想法和張說爭執不下。

張九齡之所以能夠保留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擁有一顆經世濟民的初心,為官者必定以守護君王、造福百姓為畢生追求,這也是張九齡的從政初心

二、赤子情懷的遊子張九齡

和張說的來往親密使得張九齡被人們認為是宰相黨,張說再度罷相後張九齡也隨之受到打壓。飽受仕途沉浮的張九齡此時已經萌生了退意,後又幾經波折,最終才得以返鄉祭掃先人陵墓,並且終老故鄉。

1.少年遊子意

古代大約每個仕途不順的人都會想要回到故鄉,入朝為官後張九齡就曾三度返鄉,並且三次上書請求罷官還鄉。

對於張九齡來說,故鄉永遠是他失意之時最想回到的地方,母親永遠是他心底最為柔軟的存在

。張九齡政途上的第二次貶遷時就以老母親年老需要奉養這一理由請求罷官,無奈朝廷並不准許,轉任為洪州都督。唐代的洪州就是在今天的江西南昌,和自己的故鄉嶺南相隔甚遠,即使是在今天看來也是比較遙遠的,更別提舟楫緩慢的古代了。

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

明月與思鄉

在洪州任上,張九齡一度非常思念家鄉,還做出了“

寂寞遊子思,寤嘆何人知。臣成名不立,志存歲已馳

”的思鄉之句,極言自己仕途不順,年歲漸長卻不得不背井離鄉的憂愁。事實上,張九齡的仕途除了開元四年那一次罷任以外其餘時候大多是外調或者是升遷,並沒有真正脫離過官場,即使是外人也是一方封疆大吏。

張九齡如此思念故鄉恐怕多的並不是對於自己仕途不順的感慨,而是心中那一份難平的"遊子思"

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

張九齡紀念雕像

2.惠澤鄉里百姓

張九齡第一次罷任是在開元四年,因為與時任宰相的姚崇不和而請求罷官還鄉,這一次是張九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罷官成功,這一年張九齡已經入仕十四年了,除了常年羈旅在外使得他無比渴望回到自己的家鄉。

第一次罷官還鄉對於張久齡而言並不是難以接受的事情,因為他從官還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使得他開始思考自己還能夠為家鄉做些什麼

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

宰相姚崇畫像

當時的嶺南一帶是唐朝重要的對外貿易基地,以其位於沿海及造船之便利,成為了唐代重要的外貿口岸。然而嶺南地區因為地處山區,山高險阻、叢林密佈,道路十分崎嶇難行,這對於發展當地經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這一點對於從小生於此,長於斯的張九齡來說又怎能不知呢?經過一番動員和準備,張九齡決定向朝廷上書開通大瘐嶺,並且自己親自擔任大瘐嶺道路修建的負責人。

大瘐嶺對的開通使得南北交通順暢,貨物人員往來便利,也使得張九齡的名字和嶺南刻上了等號,張九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嶺南第一人"

三、九齡之墓與古人歸根意

張九齡眷念故鄉,為官期間曾經三度上表請求罷官還鄉,在首次罷官之後還主持了大瘐嶺的開通,為造福嶺南一帶做出了重要貢獻。張九齡為何如此熱愛故鄉,以至於生前最後一刻都要堅持回鄉?

1.張九齡之墓

今天已經發現的張九齡之墓位於廣東省韶光市西北郊的羅源洞山麓。

張九齡墓的形制是魏晉以來南方地區普遍流行的磚室結構墓葬,墓葬平面呈"古"字形,而室內位於甬道兩側,甬道和主墓室相連線

。主室中央加用磚砌築了棺床,棺床上放置著棺槨。張九齡墓中以白灰塗抹牆壁,並且以紅色和綠色繪製出人物和動物等圖案。根據出土的墓誌銘我們可以判斷出墓主人為唐代名臣張九齡,從隨葬器物來看,主要包括了一批陶器、瓷器、玉器、銅器和鐵器等物。

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

張九齡墓葬外景

張九齡墓中隨葬的器物不見金器等貴重奢華的物品,所出的陶硯臺、銅鏡、各種青瓷器、玉佩飾等都是當時文人雅士日常使用的器具,

由此可見張九齡本身是一個不慕榮華的清正廉明之人。只有一個不慕名利、不畏權貴的人才能夠在生前保持正直的品質,在身後也不喜奢華之物入葬

。另外,張九齡墓葬周圍不只是單個墓葬,墓旁還有妻子盧氏、弟弟張九皋以及張九章等的墓葬,顯然,這裡是一處張氏家族的祖墓地。張九齡一身曾經入朝為相,也曾為一方封疆大吏,死後歸葬家鄉似乎並無不妥,但是對比漢代以來的高官大臣之墓我們就能夠發現端倪。

2.歸鄉還是陪葬

自漢武帝以來,就開始流行功臣愛將隨葬帝陵的特殊情況,衛青和霍去病都是當時替漢武帝打天下、擊退匈奴的心腹愛將,因此死後都陪葬茂陵,並且武帝還為愛將修建了高大的墓葬封土和墓上建築。直至唐代,這種心腹愛將大臣隨葬帝陵的情況仍然存在,以唐太宗帝陵為例,陪葬有初唐時期的尉遲敬德、鄭仁泰等文武大臣及皇室宗親墓葬一百餘座。

對於古代的皇室宗親以及大臣而言陪葬帝陵是一種殊榮,從利益價值來說是遠大於家族墓葬的

在朝為官不負天下,在野不負鄉朋,張九齡不愧

霍去病墓封土堆

張九齡作為開元名臣,顯然是具備隨葬帝陵的條件的,那麼為何他仍然選擇歸葬家族墓地呢?玄宗非常重視張九齡,張九齡在朝時還預言了安祿山必反,安史之亂後玄宗想起張九齡昔日的話語悲痛不已,還曾專門遣使者前往南方拜祭張九齡。此時玄宗還在世,張九齡已然下葬,而此前不久正好是安史之亂爆發,玄宗想遷葬張九齡也有心無力了。

另外,張九齡生前曾經數度請求回鄉,在玄宗心裡應該也明白張九齡更希望歸葬家鄉而不是獲得遷葬帝陵的殊榮,於是也就成全了愛臣的心願。

結語:張九齡一生仰不愧於天地,俯不愧於黎民百姓。在朝為官一日就盡心盡力規誡帝王勤勉政事,在野一日就思慮為百姓盡心請命,開通道路

。對於張九齡而言,正直的品質和高潔的德行是他最為重要的堅守,哪怕是面臨對自己有提攜之恩的張說、頂頭上司姚崇抑或是萬人之上的帝王都不卑不亢堅持自己的原則。張九齡熱愛國家,同時也熱愛著自己的家鄉,無論是落寞失意後還是位極人臣都想到要歸還家鄉,以一己之力促成了大瘐路的開通。

葉落歸根、家族觀念都是古人深深植根於內心的思想情感,文臣張九齡也是遊子張九齡,出走家鄉數十載,終於得以長眠於生養自己的故土,再不分離

參考文獻

宋祈、歐陽修主編《舊唐書》

張九齡《在郡懷秋》

王巍主編《中國考古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