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作者 / 孟慶豐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近日,阿里巴巴員工在網上爆料:阿里巴巴集團CPO童文紅已在內部論壇宣佈,將取消 “361” 強制分佈的考核制度。不再強制實行“361”考核制度,新的考核標準還是按照“361”分級,但是取消給10%的員工3。25分評分的強制性。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在整個下半年,阿里一直處於“狀況”頻出的狀態。可以說,阿里是在內外的變化相互交織之下,而選擇此時取消實行了長達十幾年的“361”考核制度。

箇中蹊蹺,耐人尋味。背後是誰的利益在推動?是否意味著“強制分佈”時代即將終結?

今年7月,阿里巴巴同樣透過內部論壇宣佈,不再強制員工上交週報;

9月,阿里巴巴前日取消了內部系統的“P”序列

職級

顯示;

11月,螞蟻金服暫緩上市;

12月24日上午,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實施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緊接著,在29日,阿里宣佈再強制實行“361”考核制度。

01

強制分佈是“為結果付錢,為努力鼓掌”?

什麼是“361”?是指阿里將績效評分標準整體按照“361”比重分配(曾經是271):

3。75-5分的員工佔30%

3。5-3。75分的員工佔60%

3分-3。25分的員工佔10%

分數最高的30%,升職加薪,或者調到重要部門,或者有機會調崗;分數最多的60%,基本安全穩定,該有的獎金都會有,工作一切照舊;分數最低的10%,被取消年終獎和晉升機會,連續2年季度評分低於3。25可能面臨被辭退。

簡單來說就是阿里的“末尾淘汰”制度。使績效考核制度充分貫穿了 “為結果付錢(獎),為努力鼓掌(勵)”的進取精神。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注:阿里績效考核制度

考核內容:業績和價值觀各佔50%。

考核頻次:季度考核為主。

部門排序:2-7-1排序。

個人排序:3-6-1排序。

考核工具:KPI 主導。

淘汰標準:連續兩個季度,成為末尾10%。

晉升條件:上年度 KPI 達3。75分及以上,滿分為5分。

基本年薪:多為14-16個月,好的團隊更多。

目標確定:公司領導確定

目標,目標一般都很高,譬如目標是10億元,一般完成6億是基本達標,完成8億是符合預期,完成10億是超出期望。

追蹤目標:有了KPI後,分成4個季度,每個季度有分成月、周,有些部門到日。每週有周會,每週都有周報,大家都會過一下自己的目標完成情況,沒有完成的,需要自己出補救計劃。

評價形式:三對一考核,比如你是個經理,上級是總監,總監的上級是副總。那總監在考核經理的時候,副總要參加,還要加上相應部門的人力資源,這樣防止“一言堂”。

結果獎勵:根據目標完成情況:基本達標的話基本獎金和紅包都很少甚至沒有;符合預期的話,就會有獎金和紅包,且團隊中前20%的人有機會升職加薪;超出期望的話,獎金和紅包會很大,部門還會敲鑼打鼓,年終獎也會增加,部門內前20%的人肯定會有人升職加薪。

只要涉及強制分佈,便伴隨著末尾淘汰,從而民間就多了不知多少起的“冤假錯案”——個別員工成為末尾淘汰制度的犧牲品,但相比企業從此制度中獲益,往往不值一提。

這也是為何行業翹楚們都願意“劍走偏鋒”?

最早提出強制分佈的大佬——傑克·韋爾奇帶領GE走上了商界最輝煌的時期,而強制分佈也成為了GE商業成功最有效的管理工具之一;華為也是強制分佈的堅定執行者;文章主角——阿里巴巴對強制分佈情有獨鍾,實施了十幾年。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任正非曾說:用末尾淘汰法在華為,每年都有約5%的員工被淘汰。華為認為,透過末尾淘汰法,持續不斷地向員工傳遞著壓力,促使員工努力提升個人績效水平,以適應公司的戰略需求,同時這對於員工個人的進步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末位淘汰法對優秀員工確實不失為一種激勵,讓他們不斷保持優勢,防止被後來者超越;對後進者是一種鞭策,讓他們努力適應企業的發展,改進自己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水平。

整體上看,末位淘汰法確實淘汰掉了一批不能適應企業和市場需求,工作效率差的員工,引進了更有競爭力的優秀的新員工。華為透過末位淘汰法建立起一個新陳代謝的機制,從而促進員工隊伍的良性迴圈。

02

人才如韭菜割不空,末尾淘汰屢建功

強制分佈+末尾淘汰就是一場你追我趕的無限遊戲,落後者出局;勝出者繼續玩下去,一局接一局,爭而不休。

在一局中你或許僥倖活了下來,並不敢鬆懈,還得馬上投入到下一場戰鬥中,避免成為出局者。從總體上看,透過末尾淘汰,企業不斷淘汰落後者,引進新人進場不斷玩下去。這像不像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人事有代謝,進出可成就一家企業。

在工業時代,末尾淘汰制的影子已經開始出現。

工業時代資本的稀缺程度,致使打工人一直被物質資本所壓制,疊加了愈發加劇的市場競爭環境,“強制分佈”的考核制度橫空出世,為打工人量身定製。這如同僱傭者的一把鞭子一樣,在員工後面不斷驅使著他們向前,向前,再向前。業績排名靠後的,不好意思,你被淘汰了!

為何到了資訊化時代,強制分佈仍然備受大企業的歡迎,並在實施中屢試不爽?事實上,強制分佈疊加末尾淘汰確為阿里建功了。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但“強制分佈+末尾淘汰”也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玩得起來,它對企業也很挑剔。

首先,要看商業模式,你這家企業要規模夠大,人員夠多,能創造夠大的營收或利潤空間,能容得下末尾淘汰的考核制度。這說明了為何GE、華為、阿里等大公司能玩得好強制分佈,而那些中小企業就夠嗆,因為人數本就有限,禁不住淘汰,否則沒人幹活了。

其次,要看企業的執行力,實施強制分佈+末尾淘汰考核制度的企業並不少,但成功者寥寥,還是因為制度太殘忍而堅持不住,也就失敗了。再次,成功實施這種考核制度的企業都得有個“暴君”,如GE的韋爾奇、華為的任正非、阿里的馬雲等,沒有狠角色,的確成不了大事。

03

阿里調整考核觀,箇中緣由不一般

阿里提出調整績效考核制度,尤其是將取消備受詬病的“361”強制分佈和末尾淘汰,絕非空穴來風。回顧阿里的發展史以及當前處於十字路口的轉型要求,阿里,或許,早該這麼做了。

| 阿里的主營業務電子商務市場即將處於飽和狀態,行業紅利快吃完了;與此同時,市場競爭壓力卻越來越大。

市場形勢的變化,導致以前商業成功配套的管理制度“紅利”也將消耗殆盡,亟需調整甚至升級。

我們知道,阿里創造了“雙十一”這一重大商業盛事,在其帶動下,阿里的商業規模近十年呈現井噴式的發展勢頭,但增長趨勢愈發卻後繼乏力,終其根源還是市場快被吃完了,邊際收益在遞減中。如此,行業背景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前好用的管理制度就得進行相應的調整或最佳化,否則容易犯刻舟求劍的錯誤。

以前,阿里踩對了市場節點,發展迅猛時,就需要透過末尾淘汰制鞭策打工人“只爭朝夕”,快速搶佔大片市場,保持市場領先的先發優勢,從而可以吃到更多的行業紅利,但跟不上節奏的員工自然就出局了。

而近年來,隨著行業紅利漸失,市場競爭加大,如果繼續對打工人們加強用末尾淘汰,可能會無濟於事,因為實在榨不出更多油水了。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共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阿里再堅持末尾淘汰制,恐怕更多是要激起“民怨”了。

所謂,“不是兄弟不拼命,而是形勢太逼人”。

| 阿里的商業模式亟需轉型,應在國家出手之際。

商業模式的轉型,對阿里不僅意味著:主動積極地配合業務調整,而且要調整或升級管理制度要對應調整。其中,不得人心的“361”考核制度便被提到調整日程上來了。

想想阿里近些年來借“天時地利人和”之勢,發展實在是不是太快了?作為吃瓜者的我們即使參與其中,也是越來越看不懂它的發展走向。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家企業發展快時,內部大多數矛盾或問題都能在發展中消化掉;而發展減緩甚至受到外部的壓力時,內部矛盾往往最容易暴露出來。這樣內外同時擠壓,企業會很難受。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根據我們對偏好強制分佈制度企業的觀察,內部員工是普遍反感這個末尾淘汰制度的。儘管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靈活操作,即使末尾“輪流”起來避免淘汰,但總有一些倒黴孩子會“被淘汰”掉。因此,實施強制分佈的企業內部員工往往怨聲載道,卻經常為了“三鬥米”而敢怒不敢言。

可以想象,現階段阿里除了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調查意見進行整改之外,還有必要安撫員工的情緒以保士氣。此時此刻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總是明智的。

|

阿里承接了2019年下半年“六脈神劍”價值觀簡化升級的管理脈絡,今年繼續簡化有關制度,而“361”考核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阿里的發展使其越來越像一個巨無霸,內部充滿了日趨複雜而密密麻麻的流程制度,適當簡化,提高內部協同和運營效率是應有之義。否則,患上大企業病,官僚化之後便難以掉頭。

以“361”強制分佈為核心的績效考核制度恰恰是會讓組織複雜化的重大隱患。

這項制度因是嚴重扭曲人性的,在實施過程中,幾方動作總會變形的,從而衍生出一些陽奉陰違的現象。

這項制度極易引發上下級之間的利益輸送“貓膩”,職場中人誰還總跟人情過不去呢?得罪人總是逆人性的,大家心照不宣,相互賣個方便,鑽個空子,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項制度過於苛刻,嚴格執行起來不利於打造和諧坦誠的組織氛圍,反而導致團隊明面上一團和氣,背地裡相互拆臺,影響組織能力的塑造。

“361”考核制度若是取消,則說明阿里又向簡化管理方向邁出了一大步,與此同時阿里更加彰顯開放性和包容性。

| 阿里的打工人主力軍正由80後向90後、95後轉變,兩種不同的族群當然需要不同的管理策略和制度配套。

80後因為獨立特性而努力奮鬥,比較“聽話”;而90後因為個性特質而注重“自我”,不太“聽話”。所以,對90後員工必須建立新的管理系統,避開對80後有效管理的路徑依賴。

從阿里的新價值觀裡就體現的淋漓盡致:“新六脈神劍”由熟悉的阿里土話組成,每一句話背後都有一個阿里發展歷史上的小故事,諸如 “因為信任,所以簡單”、“此時此刻,非我莫屬”,令人忍俊不禁,卻非常接近新生代員工的日常表達,明顯向90後傾斜,說“討好”、“妥協”也不為過。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價值觀都對應調整到90後的胃口,考核制度更要跟上配套,盡力滿足新生代主力軍的口味。末尾淘汰的“361”考核制度對聽話的80後比較好使,可以發揮出制度的效果或威力,卻挫傷了90後“自我良好”的感覺和自我驅動的創造力,若堅持“361”則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尤其是在外部市場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條件下,既要保住現有的年輕而優秀的人才不流失,還要吸引外部優秀的新生代人才進來,不斷提升阿里的人才密度和厚度,從而確保領先的市場競爭力。

| 阿里堅持業務發展和組織發展協同過程中的變革導向,不會執拗某種理論或工具。

2019年改造了新價值觀,更加接地氣兒,迎合了90後這一中堅力量;2020年開始實施強制分佈績效考核制度,開始鬆綁分佈的強制性安排,保留合理的成分。一年一個大動靜,一年一場新變革。

一年一個升級計劃,企業變革一直在路上。阿里之所以成就了一家偉大的企業,勇於變革,主動出擊,便是成就自己的重要推動力。阿里從來沒有躺在歷史的功勞簿上裹足不前,而是持續求新求變,打造更好的自己。

04

強制分佈已黃花,跑贏市場終到家

近日,市場上大熱的一本書叫《不拘一格》,是美國的傳奇巨頭網飛創始人哈斯廷斯寫的關於網飛“自由與責任工作法”的獨門秘笈。

其中,作者特別提到“網飛不搞績效考核”。因為網飛意識到:

績效考核有一個關鍵的前提條件,就是行業環境比較穩定,未來是可預測的,你在一年前定下的目標在未來仍然很重要。

而網飛恰恰需要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迅速調整方向,隨時做出壯士斷腕的決策,這時候,企業制定的那些KPI指標可能會束縛住員工的手腳,會讓員工固守既定軌道而不敢去大膽探索新路。可以說,KPI指標越明確、績效獎金越高,公司就越無法擺脫原有業務的慣性。這對傳統企業來說可能不是問題,但對網飛來說就是致命的。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網飛不搞績效考核,更沒有什麼末位淘汰制度。網飛認為:

末位淘汰只是在公司內部比較,這對網飛沒有意義;網飛是要把員工放在整個人才市場中比較

——既然你拿了市場最高薪酬,那麼就應該發揮出市場一流的水平。僅僅努力是不夠的,做到稱職也是不夠的,員工必須保證自己是這個職位上的最佳人選。一旦你不是了,可能馬上面臨被解僱的危險。

對照網飛的《不拘一格》對績效以及末尾淘汰的觀點,反觀阿里調整考核制度這一事件。阿里若堅持末位淘汰考核制度,就是在公司內部強制“排排坐,分果果”。

這一強制分佈的考核制度在公司擴張期是合理的,也發揮了這一制度優勢,但是到現在還固守這一帶有明顯缺點的制度就不合時宜了。

總是在內部員工中進行業績對比,搞強制分佈和末尾淘汰,一是容易誤傷內部優秀的人才,二是不利於實效的團隊建設,三是在新形勢下要聚焦外部,打贏市場攻堅戰,而不是一直“窩裡橫”,團隊內部互相殘殺。有本事你到市場上溜溜,看看能不能跑贏大盤,最終活下來。

阿里取消“361”考核,華為將會跟隨嗎?

阿里將取消“361”考核制度,是不是也看到了強制分佈行將就木的氣息了呢?

暫時還不得而知,但阿里畢竟是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在工業時代與資訊時代交錯疊加的背景下,調轉槍頭面向高度變化的高科技發展領域,跑贏市場才算發展到家。

無論如何,阿里勇於邁出了這一步,向落後的末尾淘汰制度宣戰,究竟變革到什麼程度?值得期待。

那麼,華為呢?依然將“強制分佈”視為啟用組織活力的基石,同時也身處錯綜複雜的局勢之中,華為會不會是下一個取消末尾淘汰的企業?讓我們拭目以待。

-END-

【 H R 賦 能 工 坊 (微 信 號 ID :HR-empowerment)一群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科班出身,二十餘年專業積澱,華夏基石十餘年諮詢歷練的夥伴們發起的平臺,追求“全球視野、中國本土最優實踐、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堅持專業專注,堅持長期主義,堅持乾貨,堅持原創。未來將提供更多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硬核內容,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