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誰寫的歷史018--郭子儀

書接上回。

繼續做夢。

今天邀請到的訪談嘉賓依然是秦漢時期天下第一謀士張良先生。

我問,都說權力是最好的春藥,這句話該怎麼理解呢?

他說,通俗一點理解,就是權力使人生命力更旺盛!官不用太大,縣城裡的局長即可,你仔細觀察一下,在位時他們普遍比同齡人年輕,六十了還跟個小夥子似的,整天激情昂揚,倘若突然退休了呢?兩年後,一看,風中殘燭了,顫顫悠悠了。你不是在縣城生活嗎?你可以採訪採訪局長們,他們沒有一個願意退休的,都想為人民鞠躬盡瘁到生命最後一刻,哪怕坐著輪椅,哪怕拄著柺杖,哪怕被人攙扶,都不想讓位。

我問,董明珠比她同學要年輕,有這個因素不?

他說,這是主因。

我說,跟我娘是同年的,我娘看起來比她至少老十歲。

他說,權力對人的誘惑力有多大呢?我出道題給你,爸爸媽媽、媳婦、閨女,倘若一一從黑板上劃掉,最後一個你剩誰?

我說,閨女。

他問,若是需要割個腎救閨女,你救嗎?

我說,割倆都行。

他說,那舉個不恰當的例子,頭晚閨女偶遇車禍,開顱搶救,凶多吉少,家裡亂成一團,而一點都不影響你次日在大會上的講話,狀態很好,旁徵博引,高瞻遠矚,引來陣陣掌聲,並且你在招待晚宴上頻頻舉杯,最後大家還合唱了《讓我們蕩起雙槳》。

我說,絕對不可能。

他說,因為你沒在那個位置上,真在那個位置上,所有人都是自己的政治籌碼,包括父母兄弟姐妹老婆孩子,只要盯準了權力目標,那真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管你是誰,只要阻擋我上位,誰都不好使,李世民怎麼上位的?哥哥弟弟全咔嚓了,逼親爹讓位。

我說,李世民也挺悲催的,讓兒子給綠了。(李世民的兒子李治娶了李世民的妃子武則天)

他說,李世民也不是省油的燈,李世民殺了哥哥弟弟以後,把嫂子與弟媳全霸佔過來了,弟媳婦齊王妃楊氏成了李世民的寵妃,還給他生了個娃叫李明,這都是有悖於漢族文化傳統的,所以才叫胡作非為,胡就是胡人的意思,胡人是有亂倫文化的。

我說,那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他說,你不是去過王昭君墓嗎?沒認真看看簡介?王昭君的老公死後,她就曾先後嫁給老公的兩個兒子為妻,這與匈奴文化有關,匈奴新單于上任可以繼承上一任的妻子,不僅僅單于如此,他們民間也有父死子娶母(小媽)的舊俗。

我問,那李唐到底是不是胡人?

他說,史學界爭議一直比較大,但是,我個人傾向於至少是有胡人基因的,之前我給你講過,西晉滅亡時,漢族的達官貴族紛紛南渡了,例如王羲之家族、謝安家族。而北朝呢?則是胡人掌權了,李唐家族能在胡人掌權的地盤立足,要麼本身是胡人,要麼就是積極跟胡人通婚,這樣才可以開啟政治生涯,當年北朝當權者鼓勵胡漢通婚是倡議給胡人的,意思是你們要積極嫁給漢人,也不是嫁給一般的老百姓,主要是貴族和大戶人家,誰娶了胡人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這就如同今天的北京大媽坐公交車還自稱是正黃旗,高人一等。

我問,李唐不是自稱是李廣的後人嗎?

他說,那是攀高枝!李廣屬隴西李氏,隴西李氏那是歷史上的名門望族,秦朝的李信、漢朝的李廣,往上追溯則能到老子李耳,在李唐看來,隴西李氏屬於李氏血脈裡貴族含金量最高的一枝了,那就它了。不過,在追溯族譜這個事上,李唐也是變來變去,一會覺得自己是隴西李氏的後人,一會又覺得自己是趙郡李氏的後人,並且前後矛盾,把史學家累的死去活來也沒個定論,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推斷李唐可能為趙郡李氏的落魄戶或冒牌貨,也可能是中途被賜姓了,但是不管怎麼講,李唐的前面的先人一點都不出彩,否則不至於續不上族譜……

我問,對於李唐的這種亂倫關係,當時的社會怎麼看?

他說,也覺得不合適,但是,反應沒有今天這麼強烈,畢竟人家是皇族,誰敢妄議?唐朝已經屬於亂倫文化末期了,而且亂倫的尺度也相對可以接受了,多是與後媽、兒媳婦了,往前推一點,不用推太多,隋朝皇帝楊廣欺負自己親妹妹(有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楊廣的淫亂是李唐栽贓),再往前推一點,南朝皇帝劉駿搞了自己親孃,再往前推,那就更沒法看了,這裡面呢,既有皇族的性特權,又有時代的屬性,這種事不僅僅發生在中國,整個人類史都經歷了漫長的群婚雜交階段,也就是和動物一樣,母子、父女、兄弟姐妹都可以亂倫的階段,真正引發亂倫禁忌覺醒的其實是人們對遺傳病的認知,亂倫會導致滅族,禁止亂倫就開始成為了全人類的共識,這也是人類發展史和文明史上一次最重要的進步和飛躍。

我問,能沒法看到什麼程度?

他說,我拿埃及法老來舉例吧,有一任法老,第一任妻子是自己的親孃,第二任是他姐,第三任是他跟親孃生的女兒,這種畸形的婚戀關係也決定了法老基因不穩定,例如著名的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圖坦卡蒙,他就是雞胸+足外翻,只活了不到二十歲。

我問,這是什麼年代的事?

他說,公元前1000年左右,對應中國差不多是周朝。

我說,看歐洲電影,經常看到一個情節,就是兄妹倆談戀愛,當時覺得太變態了,咋能這樣呢?!

他說,遺傳學家最喜歡研究的就是歐洲貴族,歐洲貴族的亂倫主要是近親結婚,歐洲皇室貴族因為近親結婚而絕後的有好多……

我問,歐洲貴族絕後,主要是因為近親結婚嗎?

他說,只能說是原因之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是由基督教決定的,因為亞當只有一個夏娃,男人娶媳婦是政治任務,但是未必是自己喜歡的,那結果就是,男人情婦成群而不碰媳婦,私生子一窩一窩的,結果呢?正房沒生,你有空可以看看法劇《凡爾賽》,這部劇顏值劇情佈景都很出彩,但是呢,三觀尺度讓人驚訝,其中就有路易十四情婦成群,他們沒有妃妾文化,那麼私生子只能是私生子,一輩子無法繼承王位,你看,英國最輝煌的時期叫日不落帝國,但是在日不落時期卻出現了維多利亞女王,她怎麼當上的?她爺爺是喬治三世,跟奶奶很恩愛,生兒育女,喬治三世死後傳給了兒子喬治四世,也就是維多利亞的大伯,結果呢?喬治四世光睡情婦不睡媳婦,喬治四世死後沒有合法的兒子繼承,那隻能傳給弟弟威廉四世,也就是維多利亞的二伯,威廉四世死後也沒有合法的兒子繼承王位,於是,維多利亞撿了個女王。

我問,私生子裡,有沒有很有名的?

他說,戴安娜王妃,她的父系遠祖,就是查理二世的私生子。

我說,感覺古代這些皇室貴族生活的太淫亂了。

他說,你只記住一點就行了,時代在進步,文明在進步,那麼反過來也是成立的,就是越往前越是荒唐的,甚至時代會限制你的想象力,一句話就可以使你人頭落地,例如拖出去斬了,人就沒了,滿門抄斬,整個家族就沒了,人命都如此,一個無關性命的性,又算啥?!整個人類文明有兩大標誌性進步,禁止亂倫是一個,還有一個你知道是什麼嗎?

我說,您請講。

他說,是二戰後的《世界人權宣言》,簡單一點理解,就是你有沒有罪,該不該死,不是某個人或某個組織就可以下結論的,必須是由依法成立的法庭進行公開公正的審判,並且你也有質證權利,包括交叉詢問和對質的權利,而不是審判前置。

我說,這不是常識嗎?

他說,在今天看來是,那是因為你習以為常了,你看塔利班殺了諷刺塔利班的喜劇演員為什麼引發了全球聲討?就是他們是審判前置。《世界人權宣言》是全人類從人治到法治從野蠻到文明的轉折點,是二戰後全球法治意識進步的節點。

我說,皇帝說讓我死,我可以不死了?

他說,至少不至於當時就拖出去斬了,可能會先羈押,然後會走流程,一步一步的,有條有理,當庭你也可以辯論,也可以請律師,也會有電視轉播,多活幾個月沒問題。

我問,亂倫也可以傳為千古佳話嗎?我上次在西安看那個讚美愛情的《長恨歌》,我聽身邊大叔講,說李隆基和楊貴妃,原本是公公和兒媳?

他說,是的。

我問,搶兒子的媳婦,兒子不生氣嗎?

他問,敢生氣嗎?

我問,硬搶?

他說,那肯定不行,還是要在意吃相的,搞個三部曲,第一步是讓楊貴妃出家,出家的理由是說貴妃對已故太后有孝心自願去當女道士,道號太真。第二步給兒子重新找個媳婦。第三步,來吧寶貝,讓楊玉環還俗。

我問,當時李隆基多大了?

他說,六十一了,李隆基若是不遇上楊貴妃,然後在六十來歲死掉,絕對稱得上千古一帝,只可惜,人無完人,還有一點最重要,就是人老了以後,精力跟不上了,眼界跟不上了,很容易犯糊塗,在聊蕭衍時我談過一個觀點,蕭衍與李隆基都是因為死晚了,這就是為什麼說老糊塗,老了就容易糊塗。

我問,六十歲還能行不?

他說,那個年代的六十歲,差不多是今天的楊振寧,只能摟摟抱抱了,但是也夠嗆能抱動的,楊貴妃很胖,又能歌善舞,是音樂家+舞蹈家,差不多是韓紅+楊麗萍的合體。

我問,楊貴妃為什麼不學武則天?

他說,沒有武則天那個天賦,但是,她找了個代理人,堂哥楊國忠,一口氣幹到了宰相,這個有多離譜呢?相當於你在家務農的哥哥突然被召到美國去任職了,沒幾年,幹了國務卿。

我說,看來李隆基真是老糊塗了。

他說,人年齡大了以後,喜歡找沒有本事的小人物當代理人,因為這類人沒有真本事,成不了大氣候,可以被自己遙控指揮,李隆基放楊國忠這條野生鯰魚進朝應該也是為了牽制李林甫專權,但是呢,小人物有點像癌細胞,一旦長大就不可控了,李隆基幾乎是同期寵愛了三個人,楊貴妃、楊國忠、安祿山,這裡面最卑微的是安祿山,胡人,窮屌絲出身,進朝先磕頭,皇上,我就是您的一條狗。

我說,我看《長恨歌》舞劇裡,三人高興地在跳舞。

他說,李隆基對安祿山是不設防的,感覺他是個窮孩子,沒有家族背景,沒有謀反的先決條件,真的是一條合格的狗,安祿山那演技絕對一流,拜了楊貴妃當乾媽,他比楊貴妃大了十六歲,倆人關係好得不得了,等於安祿山有了兩張進宮的門禁卡,李隆基給了一張,楊貴妃給了一張。

我問,安祿山把楊貴妃睡了沒?

他說,野史裡睡了,說是他也可以自由出入華清池。

我說,看舞劇裡,安祿山抱著楊貴妃單獨跳了好久。

他說,安祿山應該沒有那麼矯健,安祿山是個大胖子,三百多斤,糖尿病患者。

我問,節度使是個什麼官?

他說,唐朝中期,調整了邊疆策略,由攻改為了守,節度使就是駐守邊疆的軍事主管,安祿山這個大孝子越來越受寵,那麼手裡的權力越來越大,沒幾年,他已經是平盧、范陽以及河東三鎮的節度使,簡單一點理解就是石家莊以北、太原以東,全是他的地盤,差不多是中國地圖的雞頭、雞脖子還要帶兩塊雞胸肉。

我說,李隆基沒想過安祿山會造反。

他說,低估了他,真把他定義成了李家的一條狗,而安祿山呢?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對大唐底細掌握的一清二楚,他知道整個長安防不住自己了,自然而然就反了,自己手握兵權能當皇帝了,憑什麼給人當狗?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就是李隆基不該讓安祿山走近自己的生活,因為權力的威力是需要距離感來營造的,當安祿山真的走近時,發現皇帝不過如此,什麼天子?普普通通一個人而已。

我問,安史之亂的史是誰?

他說,史思明。

我問,安史之亂髮生的根源是什麼?

他說,本質是李隆基交班交晚了,精力也不行了,意識也不行了,就是老大鎮不住小弟們了,封建皇權若是想穩定,必須是強勢基因接強勢基因,即便中間偶爾有一兩代不強也不要緊,但是一定要接在青壯年,一旦出現青黃不接,那麼就容易有外人打小算盤,要麼是外戚,要麼是宦官。

我問,安史之亂為什麼又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呢?

他說,農業社會,人口才是關鍵,安史之亂八年唐朝損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大約是三千六百萬,聽著不多吧?但是差不多相當於當時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換算到二十世紀差不多四億人口,而發生在二十世紀的二戰死亡人數是五千五百萬,所以說,安史之亂可以稱得上人類戰爭史上死亡規模第一戰。

我問,那為什麼又很容易平定了呢?

他說,因為這屬於偶發性,是地方軍閥對中央的政變,而不是民不聊生農民起義之類的,還有一個關鍵性因素,就是安祿山也好,史思明也罷,領導根基都不牢,內部矛盾也不斷,倆人都是內亂而死,都是被兒子殺的。

我問,大唐打不過他們,會不會學西晉,找外族借兵?

他說,也借過,找回紇借過兵,差點又成了董卓進京,平定安史之亂的郭子儀一生的汙點就是提議回紇借兵。

我問,安史之亂是郭子儀平定的嗎?

他說,論當時的軍功,我認為李光弼是核心,李光弼打了全程,郭子儀打了一半,當然,在處理後續問題上,李光弼明顯不如郭子儀更智慧,從而有了不同的歷史評價,應該說安史之亂成就了郭子儀,安史之亂爆發時郭子儀都五十八歲了,老頭了,迎來了自己人生的新巔峰。

我問,郭子儀身上有哪些標籤?

他說,平定安史之亂、大器晚成、壽終正寢,在歷史上,能功高蓋主的將領很多,例如韓信,但是能壽終正寢的不多,這才是真正的大學問,南懷瑾稱郭子儀為“歷史上‘福祿壽考’俱全的第一人”。

我問,郭子儀壽終正寢的秘訣是什麼?

他說,謹慎,低調,簡單一點理解,就是當了省長後依然住廉租房,家裡也不請保姆,一家人上下班都坐公交車,吃住都很樸素,不惹同僚恨,在封建官場上,最危險的敵人就是身邊同僚,羨慕你就會嫉妒你,嫉妒你就會恨你,所以羨慕嫉妒恨這五個字是非常準確的,如何才能保護好自己?就是避免別人羨慕自己,時刻照鏡子:我身上有沒有值得別人羨慕的點?若有?抓緊改!還有一點,越是小人,越不要得罪,反而要積極尊敬,這也是郭子儀心中的一條戒律!

我問,安史之亂後,唐朝是不是很快就滅亡了?

他說,不是,在聊武則天時我跟你講過,李隆基是拋物線的頂端,那麼從拋物線的頂端到唐朝滅亡,至少還有一半的時間,應該這麼講,安史之亂正好發生在唐朝中段,唐朝一共有289年的歷史,而到安史之亂結束才過了145年,只是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走下坡路了,皇帝就跟跑馬燈似的換來換去,再也沒有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在任期的長時間的天下太平,郭子儀是七朝元老,從側面反映什麼問題?皇帝換的太頻繁了。

我問,唐朝一共多少個皇帝?

他說,21個,其中安史之亂後有14個,只能說他們的前輩光芒太足了,從而使他們黯然失色,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就知道普通人在歷史長河中連個漣漪都不會留下的,別說普通人,唐朝盛世都有那麼多皇帝被一筆略過了,這就是為什麼有的皇帝上任後,一定要幹一些大事,也是希望能在歷史中留下一筆。

我問,什麼樣的大事可以留下一筆?

他說,兩個點,要麼,擴充套件或收復了疆域。要麼,留下了自己的理論系統。若是兩者均不沾邊,那麼歷史存在感極低。

我問,那楊貴妃留下了什麼?

他說,西安旅遊啊。

我問,楊貴妃、李隆基真的有那麼恩愛嗎?

他說,愛不愛,不全憑文人一張嘴嗎?白居易的《長恨歌》你當言情小說看就行了,時間、地點、人物是真的,至於故事情節呢?那都要打個問號,對於皇帝而言,長期寵愛一位妃子的機率極低,因為美色對於他而言屬於過剩資源,《長恨歌》之所以源遠流長只是因為它是歌頌愛情的,而老百姓又是最嚮往這種生離死別級的愛情,特別是那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但是呢,老百姓嚮往的愛情是一對一的,實際上呢?楊貴妃可能是一對一,但是李隆基肯定是一對N。

我問,安史之亂算不算也成就了白居易呢?

他說,也算,畢竟為他提供了寫作素材。

我問,白居易見過楊貴妃嗎?

他說,楊貴妃死了十多年白居易才出生,他創作《長恨歌》主要是透過民間傳說以及藝術想象。

我問,你怎麼看《長恨歌》?

他說,在我眼裡,白居易就是瓊瑤。

我說,安祿山發生叛變,那麼與安祿山有血脈關係的唐朝官員會不會被株連?

他說,肯定會,安祿山有個堂哥叫安思順,原先是朔方節度使,安史之亂後他被調任長安當兵部尚書,其實就是朝廷剝奪了他的軍權,怕他也叛變,實際上,他是忠誠於大唐的,安祿山讓他反他沒響應,最終也沒吃到好果子,被安了個通敵罪給咔嚓了,在政治問題上,不管你是主動站的隊還是被動站的隊,一定會被肅清的。我問,唐朝那麼多詩人,有沒有寫安史之亂的?

他說,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我說,小時候學過,現在還能背過。

他說,所以,我說過,一個古代詩人有沒有名,關鍵是看作品有沒有被選入語文教材。

我問,你覺得白居易的詩如何?

他說,佛說家常事,他做到了。

我說,有空給我講講白居易吧。

他說,下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