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廟會

除了春節,我的記憶中最隆重的日子就是廟會了。

我們村的廟會是每年農曆的正月二十五,我姥姥村的廟會是正月二十四,更巧的是我的生日也是正月二十四,不過之所以廟會在我的記憶中佔很重要的位置並不僅僅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廟會以前的的確確是我們當地十里八村除春節之外最隆重的節日。

從上小學時候的記憶說起吧,畢竟上學之前的事兒還是很模糊。春節、元宵節相繼過後,大家就開始迎接正月二十五我們村的廟會,我們村的廟會在當地十里八村是相當出名的,出名可不是因為日子早,而是因為每年廟會晚上村裡要放煙花,說起來現在的孩子或者沒看過的可能會不相信,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十幾年間,我們村廟會燃放煙花的盛況絕對是萬人空巷,提前好幾天村裡就會組織有一技之長的村民一塊捆綁、架設各種煙花爆竹,燃放中心當然是在村委會大院,其實就是我們最初的小學校,然後到村兩旁路邊的樹上、麥地裡都會預先準備好各種有意思有寓意有故事有典故的煙花爆竹,可不僅僅是放幾掛鞭炮,點幾個禮花彈,別看現在你們玩兒個什麼刺啦花、什麼正定電子煙花,要是跟當時我們村放煙花比絕對是弱爆了。

記憶中的廟會

廟會廟會當然得有個廟,我記憶中我們村的廟一開始是沒有固定的場所,只是每年廟會的時候臨時搭一個棚子。學校旁邊的一個空地上一頭是大戲臺子,另一頭則是一個臨時的小廟,廟裡具體供奉著什麼神仙我雖然不太清楚,但因為有奶奶這個鐵桿信徒我也略知一二,什麼南海觀音黎山老母等等等等,每年我們過完春節寒假開學後,村裡也就開始搭大戲臺子和臨時小廟了,因為場地緊鄰學校,下課後大夥兒都會跑到戲臺子下玩耍,一堆小孩在戲臺子底下跑來跑去不亦樂乎。一般戲臺子搭好後就是正月二十二三左右了,請來的戲班子就開始唱戲,記憶中我們那一般請的都是豫劇班,第一場戲叫起戲,我們村一般在正月二十三左右,附近的村民們都會跑過來看戲,前兩天每天下午晚上各一場,當時村裡有電視的沒幾家,所以不管天氣又多冷,到戲臺子下看戲的人還是很多的,到了正月二十五廟會當天,上午下午晚上要唱三齣戲。

臨時搭的小廟當然也不是擺設,廟搭好之後就要把各方神靈請過來,請神當然也是很隆重的,畫像必不可少,香燭和紙錢等也是一應俱全,神靈請來後,本村的信徒要一天二十四小時輪班守在裡面,直到廟會過完。這期間附近村裡的信徒則要過來祭拜,那時候我管奶奶參與的這種活動叫封建迷信,但現在看來確有不妥,畢竟燒香磕頭對她們那代善男信女來講跟如今去寺廟裡祭拜的人也沒什麼區別。當然除了這些她們還會組織一些文藝節目表演,劃旱船、扭大頭,甚至我記得村裡還有踩高蹺的,而這些如今在村裡幾乎都銷聲匿跡了。

這一天本來開了學的小學生們都要放假,從凌晨開始各種小商小販都會在村裡的街道上擺攤設點,賣服裝鞋帽的、賣各種零食玩具的、炸油條果子賣豆腐腦的等等應有盡有,也幸虧那時候車少,不知道堵車是什麼感覺,總之這一天村裡絕對要比春節要熱鬧的多。這個日子孩子們當然是樂開了花,大人們則會在家裡準備酒席,因為這一天幾乎所有的親戚都會來家裡看會,臨近中午之前,七大姑八大姨都會一家家的趕過來,大家帶著禮物,來了之後幫忙的幫忙,一塊兒準備豐盛的宴席。現在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每年春節去親戚家拜年的時候,爸爸都會跟每家親戚說的一句話,過會的時候早點去啊。吃了中午飯之後,親戚們就要陸續走了,當然也有很多要等到看了晚上的煙花盛況才走,畢竟不是每個村廟會都有這麼好看的煙花。

除了我們村外,附近十里八村幾乎每個村都有自己的廟會,至今我都能清楚的記得好多村的廟會是哪天,因為親戚們來咱們村看會了,人家村廟會咱當然也得去捧場,那時候一到哪個村有廟會的班裡總會有孩子請假,老師一問幹啥去,看會去,一般情況老師也准假。

我記憶中的廟會基本上都是小學時期,因為上了中學大學乃至工作之後,村裡過廟會我基本上沒在過家,所以我對廟會的印象基本上也就停留在當時。不過後來聽父母或者發小們說,廟會確實也越來越沒意思,隨著電視電腦手機的普及,到戲臺子前看戲的人越來越少,隨著空氣汙染的治理力度加強,別說過廟會放煙花了,連過春節都不讓放鞭炮了,而且由於各種原因村裡大規模的煙花燃放在十多年前早就停止了。

記憶中的廟會

前兩年當地政府號召各村取消廟會,主要理由是過廟會鋪張浪費,號召群眾移風易俗,大家對此莫衷一是。上面我說了好多廟會的美好回憶,說實在的廟會確實也給村裡和村民到來了一些負擔,甚至有些來看會的親戚朋友同學喝多了,會發生打架鬥毆等不愉快,這是事實,不過我倒覺得這畢竟是少數,因為各村都不讓過廟會了,親戚們走動除了春節又少了一個由頭。今年我們村和姥姥村先後都發出了不再辦廟會的決定,也許從此廟會真將退出歷史舞臺,今後我們能找尋的只是記憶中的那些碎片,但不管怎麼樣,廟會都是我們和父母以及上幾代人記憶裡最珍貴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