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出60萬下跪哭求還50萬:我為什麼勸你,千萬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借出60萬下跪哭求還50萬:我為什麼勸你,千萬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01

最近,有一個“求人還錢”的影片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影片中,一年輕女子,著單衣短褲,斜揹著包包,頭髮綰在腦後。

幾乎是跪在地上,哭嚎著拉著另一個站立的女人乞求還錢。

她先是抱著對方大腿,又拉住對方手臂,使勁晃著,邊哭邊哀求:

“我給了你60萬,你還給我啊……”

“我給了你60萬,你還我50萬。”

“你把50萬還給我,我啥都不說了。”

欠債的女人看上去年齡大些,雖然被跪地的年輕女子拽得前仰後合,卻是一副非常淡定的樣子。嘴裡好像不耐煩地嘟囔著:你走不走?

影片只有15秒,應該是夜間,光線還算亮,周圍也有人群,但兩位女子的輪廓,不是很清晰。但那種絕望的場景,卻讓人感同身受。

借出去60萬,按照4。35%的一年期貸款利率,一年的利息也要2萬多了。

結果借出去錢的人別說要利息了,本金都要不回來。

借60萬,只要求還50萬,還得低三下氣地跪求。

這個影片的真實性,我查了很多資料也沒確定。

但其實也沒那麼重要,因為同樣的事情,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在到處上演。

借錢這種事兒,在現實生活裡,往往是最考驗人性的事情。

而多數人的真實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借出60萬下跪哭求還50萬:我為什麼勸你,千萬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圖源 / 圖蟲創意

02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3歲秦始皇登基,10歲的劉邦還在爬樹:胸懷大志的人,從不怕大器晚成”。

其實關於劉邦的很多故事,得益於各種民間傳說,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比如斬白蛇、鴻門宴、大風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等等。

但很少有人知道,劉邦其實只比秦始皇小了3歲,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邦和秦始皇都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裡。

這個時代就是戰國末期。

那是個真正意義上群雄逐鹿,百家爭鳴的亂世。很多稍有能力、有家世背景的人都可能成為一股舉足輕重的勢力,成為某個“公子”“豪強”。

其中的一個豪強叫張耳,之所以提到他,是因為劉邦年輕混江湖時,曾經投靠過他。

因為張耳曾經做過劉邦偶像信陵君魏無忌的食客,連帶著也成了劉邦年輕時的偶像。

當時的張耳是魏國大梁的著名人物,還有個叫陳餘的人和他齊名。

但在秦國攻破魏國後,這兩個名人的下場就只剩一個了:秦國佔領的地方,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

借出60萬下跪哭求還50萬:我為什麼勸你,千萬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於是,秦始皇懸賞千金捉拿張耳、五百金捉拿陳餘,大梁城內貼滿了兩人的大頭照。

實在待不下去了,兩人只好一起改名換姓,逃到了陳地,靠著看城門賺點小錢養活自己。

這時候的兩個人是真的一起逃過難、一起混吃飯,關係比親兄弟還鐵。

沒多久,“大楚興、陳勝王”的狐狸叫聲傳出來了。

震驚天下的大澤鄉起義發生了!

張耳和陳餘都是不甘寂寞的人,陳勝一起義,兩人立馬撕掉偽裝,一起去見陳勝,被任命為左右校尉,在河北折騰出了不少事。

這兩人的名字後來在歷史書裡經常出現。倒不是因為他們在起義中有多大的作為和影響,而是因為兩個人在參加起義後戲劇性的轉變。

公元前207年,秦國大軍進攻河北,將已受封為趙國宰相的張耳和趙王歇圍在了鉅鹿城。

張耳兵寡糧少,根本沒法堅持下去。在緊急關頭,張耳想起了陳餘。

這時候的陳餘名義上還是趙國的大將軍,受趙王歇統轄,更何況他和張耳還是曾經的刎頸之交。

於情於理於法,都應該想方設法來替張耳和趙王解圍。

這時候,陳餘到哪裡去了?

陳餘一開始並沒有溜,他收拾殘兵敗將去了。在得知趙王歇和張耳被困在鉅鹿後,陳餘帶了幾萬人也趕過來了。

結果,和秦軍一交鋒就敗下陣來。主力秦軍不是一些敗兵殘勇能擊敗的。

被打敗的陳餘仍然沒有溜走,他帶著幾萬人馬就駐紮在鉅鹿附近,圍觀秦軍圍攻張耳。

你沒看錯,是真的圍觀。

這期間,張耳受不了,還曾經派人去質問過陳餘:我們不是生死之交嗎?!我們不是相約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嗎?如果還記得當初的諾言,那就請帶兵來救我和趙王!

陳餘倒是很實在:不是我不救,而是兵馬不行,打不過啊。與其白白送死,不如留得青山在,日後還可以為你和趙王報仇。

聽到轉述的這些話,張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就是所謂的患難之交?生死之交?

真正到了生死危難之際,人大概都是靠不住的。

秦軍圍攻鉅鹿幾個月,各路諸侯逐一趕到,但都學著陳餘遠遠看著,這也很能理解,你自己的大將軍都隔岸觀火,憑啥讓我們這些外人替你們打死打活。

一直到項羽率軍北渡,就在鉅鹿這個地方大敗秦軍,成就了不朽名聲,也貢獻了兩個成語:背水一戰、破釜沉舟。

張耳死裡逃生,和陳餘大吵一架,並藉機奪了陳餘的軍權,兩人徹底反目成仇,從曾經的生死之交變成生死之敵。

之後,兩人互有傷害。直到漢三年,已歸順劉邦的張耳和韓信攻破趙井陘,在泜水斬殺陳餘。

兩人生前的恩怨才算了結。

有意思的是,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非常體貼地將張耳、陳餘這對冤家放在一個列傳裡,讓他們死後千年仍然要糾纏不休。

這還不夠,司馬遷還專門用了一個太史公曰來評價兩人的“塑膠友誼”:

“何鄉者相慕用之誠,後相倍之戾也!豈非以勢利交哉?”

——《史記 ·張耳陳餘列傳》

之前那樣患難見真情,之後反目成仇勢不兩立,是因為兩人根本就是利益相交!

最熟悉的人,才能傷你最深。

能一刀捅你的人,往往都是你身邊和你最好,最瞭解你的人。

不要覺得你們之間的友情堅若磐石,背叛這種事永遠不會發生。

借出60萬下跪哭求還50萬:我為什麼勸你,千萬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圖源 / 圖蟲創意

03

這個故事在後世被反覆提起。

除了太史公,包括班固、陸機等等歷史學家都曾對張耳、陳餘這種巨大的人生反轉作出過評價。

但他們的評價主要都集中在“勢利之交”上。這兩人也成了所有歷史教訓裡,反目成仇、背信棄義的典型代表。

而在我看來,從張耳、陳餘當年一同逃亡的經歷來說,他們至少一開始並不是所謂的勢利之交。

他們決裂的根本,其實還是張耳被圍求救,陳餘沒有選擇同生共死。

生死關頭,最能考驗人性啊!

但在當時的情境下,從古到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出飛蛾撲火的自殺式救援呢?

其實這樣的案例,從古至今數不勝數,我之所以更喜歡從歷史裡去講,是因為他們能流傳千年,更具有人性的普遍性和啟發性。

當然,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的幸運在於,和平年代,平凡的生活裡,沒有太多這種生死考驗。

但即使這樣,現實生活裡仍然有很多東西是經不起考驗的。

最典型的就是金錢和感情。

無論是用金錢去考驗感情,還是用感情去考驗金錢,其結果往往都會讓人難以接受。

所以,我才會在生活裡不斷地告誡自己,也勸告他人:不要考驗人性,不管它經不經得起考驗。

考驗人性,是件損人不利己的事兒。

杯子只有被不小心摔碎的時候,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堅固。

但你沒有必要為了知道杯子經不經摔,故意往地上扔。因為你買杯子的作用,不是用來摔的。

我們製造工業品,為了確保安全,會反覆對某些條件甚至是極端條件進行測試。

但人性不是可靠性試驗。

你考驗人性的結果,往往就是釋放出一個人暗藏在心底的“陰暗面”。

社會的進步,是要去努力喚醒人性中的光明面,而不是要去放大陰暗面。

當你努力去挖掘和釋放人性裡光輝的一面時,會產生的巨大影響。而反之亦然,當你刻意去挖掘人性的陰暗面,也就求錘得錘了。

人性的考驗分有意和無意。

有些人的確經得住考驗。但是就算是這些意志堅定的人,他們也未必能經受住刻意的考驗。

因為,刻意考驗往往意味著過度考驗。

特別是為了考驗而考驗的時候,設計的情景和條件往往超越常規,比如“老婆和媽同時掉水裡”之類的問題。

刻意的考驗人性,這道題從開始就錯了,之後得出的任何結論,都不具備普遍意義。

一個錯誤的前提很難推出正確的結論。

你一旦想要有意考驗一個人的人性,意味著不相信。

越是考驗就越不會相信。

如果他接受了考驗,你不會認為他沒問題,很可能會覺得自己的考驗設計得不夠完美。

其結果就是別人經受住了考驗,你又懷疑是不是自己出的題不夠難。

心理學裡,有幾個非常有名的考驗人性的實驗,比如「米爾格拉姆電擊實驗」、「斯坦福監獄實驗」,都是有意將人放在極端環境下,其結果就是一個普通人就那麼蛻變成了壞人。

這種心理學實驗後來遭到了很多批判,因為參與實驗的人,在實驗後心理也會遭受嚴重的創傷。

熱衷於“考驗他人”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用極端的手段,探測別人的陰暗面,不僅不道德,也是愚蠢。

最後只能是考了別人,輸了自己。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角度。

我之前和朋友聊起考驗人性的話題時,他說:你有沒有發現,那些所謂的考驗人性,往往選擇的物件都是看起來就比較老實的人。

有誰會在現實生活裡去考驗那些大金鍊子光膀子滿身紋身的社會大哥?

如何選擇考驗物件,也算是一種對“考驗人性者”人性的一種考驗。

不考驗人性,不是意味著天真,無條件相信,無原則地縱容。

這恰恰是在考驗別人的人性。

而是設好原則、規矩,做好監督。

抱怨人性經不起考驗容易,做到不考驗人性難。

舉個例子,你借給朋友十萬塊錢應急,結果最後要不回來,還失去了一個朋友,這時候一般人就會感嘆“人性真是經不起考驗吶”。

但在借錢的時候,你做到了“不要考驗人性嗎”?

你有沒有對朋友的經濟狀況和目前遇到的情況進行評估,救急不救窮了?

你有沒有讓TA打正式欠條,或者有第三方見證人?

有沒有約定還款時間甚至是利率?

有沒有做好對方不還錢時的底線準備?

還是那句話,大部分人只能做到事後感嘆人心不古,卻做不到在事前或者當下守住原則。

為什麼?

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拉不下面子,因為僥倖心理。

所以這一條原則的核心不在於知道,知道沒用。

而是在於無論何時何地,對著何人,都要堅持地去執行。

這一條還可以引申一下,那就是不要用“我就是要考驗一下TA”的心態來處理那些事關重大的選擇。

誘導犯罪,本身就是犯罪。

你如果像我一樣認定了“人性經不起考驗”,就不會讓自己輕易地去得到驗證這條判斷的機會。

因為驗證後的結果,你不一定接受得了。

就像是官場裡,非得要把一個人放在一個經濟利益巨大、又缺乏監督的位置上去,等他犯錯了,就立馬說“看,他果然經不起考驗”。

問題是,有多少人又經得起這種考驗呢?

既然知道大部分人都經不起這種考驗,為什麼不設計一種方法來規避對人的考驗呢?

記住,不輕易考驗一個人的本性,也是一種智慧的善良。

05

遇到那些你覺得不值得信任,或者有那麼兩三件小事,讓你對一個人的人品產生了懷疑,就應該儘早遠離。

懂得規避風險的人,遠比從風險中倖存的人來得聰明。哪怕我有一百種方法可以在地震中逃脫保命,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還是希望,地震不要來臨。

聰明人,永遠選擇不立危牆之下。

當年慘絕人寰的“杭州保姆縱火案”爆出後,我曾經去看了相關的深度報道。

然後發現,遇害的女主人朱小貞其實對保姆非常好。平常家裡的東西,包括豪車,都讓保姆莫煥晶隨便用。

案件發生前,朱小貞就已經發現莫煥晶可能在偷盜家裡的財物,卻沒有及時警覺,而是否定自己的判斷,覺得不應該把人想得那麼壞。

甚至連她的鄰居都忍不住勸她:即使跟保姆關係再好,也要劃清界限。

但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後,只留下了無盡的悲劇。

莫煥晶當然也不是第一次幹這種偷雞摸狗的事了,但之前都是因為被僱主及時發現,被立即辭退,沒有釀成更大的禍端。

如果你在一段關係中,感覺到自己在一直被索取,被傷害,同時這種關係還一直消耗著你的能量。

那很可能,你遇到的就是一個“不值得”的人。

我之前說過,再善待他人也要有原則、有界限、有手段,沒有手段的善良毫無意義。

並不是所有的善良和無條件的信任,都會被善待!

前幾年有一句挺流行的話,叫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這句話其實還是很文藝。 我覺得更準確的話應該是,你的善良必須有原則、有條件。

無原則、無條件的善良,就是實打實的老好人。

而這樣的人,從小到大都是被欺負的物件。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被欺負的,都是那些最容易被欺負的人。

而最可怕的就是,善良的人被傷害,被傷害的人不能堅持到底。

甄嬛傳裡的甄嬛是不是一個好人?至少肯定不算一個壞人,但你看她為了不向華妃和皇后低頭,得多有心機手段。

借出60萬下跪哭求還50萬:我為什麼勸你,千萬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圖源 / 電視劇《甄嬛傳》

真正的善良,不是當個好人,但什麼也做不了,遇到惡更是手足無措,只會一味忍讓。

這樣的人,就不要抱怨什麼“我人好,怎麼還是沒有成功”,或者“憑什麼殺人放火金腰帶”之類的了。

見過《動物世界》裡一群飢餓的動物搶東西吃嗎?

搶得最狠的那隻吃相雖然難看,卻能填飽肚子,變得越來越強壯。

舉止優雅的那一隻,就可能餓死。

這個世界雖然不是動物世界,但資源和機會永遠是有限的。

在這些資源和機會面前,他們做得到的,你做不到的;他們不要臉,你要臉;他們搶了你的那部分,你搶不回來。

他們憑什麼不能比你過得好?

又想不違背原則,還想比其他人更成功,除非運氣爆棚,否則當然要付出更多,需要的條件也更多。

做人,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做事也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不要怕自己堅持原則而得罪人。

古人有云:沒有霹靂手段,何顯菩薩心腸。

前些年那些大火的經典電視劇裡,像《大宅門》裡的白景琦,《大染坊》裡的陳六子,《闖關東》裡的朱開山,《亮劍》裡的李雲龍,都是真正的善人,有良知、有氣節,但都是比鬼還精,也都是很有辦法的人,

借出60萬下跪哭求還50萬:我為什麼勸你,千萬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前提是要能看清一個人,也會對付不同的人。

06

最後我想說一下。

經得起考驗的人很多,但是經得起考驗的人,一般不會容忍被考驗。

美國一名女子想要測試男友對自己是否忠誠,於是節目組派出了一位豔星前去引誘。

影片裡,這名豔星表演十分賣力,不斷挑逗男子甚至做出出格的舉動,還邀請他一塊出演片子。

但直到最後男子都沒接受誘惑。看到這一幕,興奮的女友當場打電話並澄清了這一切,沒想到憤怒的男友以此為由要分手。

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說過這麼一句話: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依靠道德。

道德也只能拿來做高線,而不是做底線。

非常時期,比如戰爭,你會發現人的底線非常低。

即使是在日常,天天空喊道德,才更容易沒有道德。

道德這種東西,看表面是看不出來的,很多時候出事前也是看不出來的。

所以,永遠要靠約束,更要靠監督。

《烈日灼心》裡面伊隊有一段臺詞特別棒,大意是:

我特別喜歡法律,因為他特別可愛。你不知道人能好到哪兒去,也不知道人能有多壞。而法律就像是人性的低保,他不管你能有多好,就偏限制了你不能有多壞;他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一點髒事,想想可以,不能做出來;既毫不留情,也講究人情。

借出60萬下跪哭求還50萬:我為什麼勸你,千萬不要輕易考驗人性?

至於你要問為什麼不能考驗人性,看守所、監獄,到處都是現成的典型案例。

設定好了條條框框,做好了應對一切的準備,何必去專門考驗人性?

世界已經這麼複雜了,做人已經這麼累了,何必還給自己找這些麻煩嗎?

就像去爬山,提前做好規劃,做好各種防護,爬的時候才能輕裝簡行,不用擔驚受怕。

非得要無保護徒手攀巖,不是作死是什麼?

真正能自然考驗出人性來的,只有日久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