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和事?老子從天道為我們推理解惑

前言

人沒有完美的,事沒有完美的,結局、過程一樣沒有完美的,任何事物一旦到了極致,必定會進入到衰落的過程,讀完這一章,你還會追求完美嗎?

第九章(不求完美的智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本章含義:

刻意保持圓滿的狀態,不如放棄。堅硬銳利的事物不能長久。滿屋的金銀財寶,沒人能守得住。因為富貴而過於驕傲,是在給自己埋下禍根。成功之後隱退才符合天道。

這章老子都在闡述一條天道,那就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反者道之動。也就是物極必反,遲而迎之,不如其矣。一件事物,要保持圓滿的狀態。一個人總要保持完美的形象,都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曾經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他頒佈了一系列措施,想要消除經濟繁榮和衰退之間的波動,想把美國經濟保持在一個極為穩定,極為完美的狀態。

如果我們從自然規律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種人為對抗自然規律的行為,把所有的風險都集聚到了最大,但是你還看不到,最終是引發了全球的金融危機,揣而銳之不可常保,堅硬銳利的事物,不能長久。

比如我們的牙齒雖然很堅硬,但是最容易出毛病的也是牙齒。平時說話也一樣,無論是語氣還是內容,不要過於的尖銳,你傷害的人多了,最後會反過來傷害到自己。

金玉滿堂,莫知能守,這個解釋就很簡單了。

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比如你家裡很有錢,那滿屋子的財寶,如果你過於沉迷這種狀態呢,只想守住財富會發生什麼呢?

你肯定會遭人嫉妒,對吧?然後就會有人為了錢巴結你,算計你啊,甚至還會陷害你。總之啊,你的財富肯定會呈現出一個流出的狀態,最後還是會失去這些財富。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其實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有錢也應該低調,做人在外一定要少露富啊,特別是在陌生的環境裡,這樣會給自己減少很多災禍和麻煩。

功成身退是天之道。歷史上那些功成不退的下場都比較慘,那麼身退的呢,結局都比較好,比如范蠡幫助越王勾踐成就霸業之後。急流勇退,為什麼范蠡有這麼清醒的認識呢?(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南陽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越國相國、上將軍。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興越滅吳,後隱去。

為什麼這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和事?老子從天道為我們推理解惑

范蠡

因為范蠡的老師是文子(

文子,姓辛氏,號計然。春秋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是道家祖師,與

孔子

同時,是《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思想尚陽。常遊於海澤,越大夫

范蠡

尊之為師,授范蠡七計),

文子的老師恰好就是老子,也就是說啊,范蠡是老子的徒孫。

為什麼這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和事?老子從天道為我們推理解惑

文子

文子曾經對范蠡說:

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

。頸鳥喙就是脖子長嘴尖。文子用這個詞形容勾踐奸詐陰險。現在國家困難,你們還可以愉快的玩耍,等他成功了,你不走的話,那就要找倒黴了。等到越王勾踐成功的時候呢,范蠡聽老師的話隱退了。

他又寫信給他的同事丞相,文種(

文種—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會、少禽,一作子禽,

春秋

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後定居

越國)

。把

老師給他說的話,又跟文種說了遍。

為什麼這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和事?老子從天道為我們推理解惑

文種

上書:“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但是文種,貪戀權貴就捨不得走,最後就被勾踐給弄死了。

三百年之後,韓信被殺似乎又印證了這一箴言,《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臨終之前說“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為什麼這世間沒有完美的人和事?老子從天道為我們推理解惑

韓信

從古至今,這種事不斷地發生,老子從天道看人,把人性看得非常透徹,這種規律幾千年來一直不變,以後也不會變。

所以我們做事一定要遵循天道和人性的規律。

【寫到這裡作者點燃了一支靈魂之草,不禁感嘆到:當下很多人追求極致、高逼格,殊不知早已迷失了自我,他們終將嚐到自己種下的惡果。】

本章 完

喜歡作者的,關注評論點贊轉發,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