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高手:你敢像特工一樣訓練自己麼?

——節選自資深生涯專家趙昂新書《洞見》

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經歷:公交、地鐵,去公司,忙碌一天,回家,開啟微信運動,看到的數字是8000多步。感覺是:好累啊!

去健身房,跑步機上跑兩公里,再上私教課,之後有氧運動半小時,一共兩小時,晚上看微信運動,數字是不到8000。感覺是:好舒服!

同樣的計步數字,背後卻是不同的內容和感受。因為,簡單的努力,低效的勤奮,掩蓋了“勤奮”和“努力”背後的懶惰,掩蓋了漫無目的和缺乏效率。

我看到這樣一篇文章,1990年,三名心理學家做了一項研究,根據演奏水平和潛質把研究物件分為兩組,一組是優秀演奏者組,一組是普通演奏者組。研究發現:兩個小組花在音樂上的時間幾乎完全一樣,都是每週大約五十小時。差異在於,優秀演奏者花在刻意練習上的時間是普通演奏者的三倍。後來,心理學家們在研究中反覆觀察到了這種現象,並把這樣的現象取名為“輕鬆的羅德獎學金悖論”。

看來,提升技能是有方法的,只有努力不行。

有一次在和蕭秋水老師聊天時,她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要像訓練特工一樣訓練自己,把知識轉化為技能。深度解讀一下,一種技能的獲得,需要透過有意識、有目標、有結果地集中進行專業訓練。

把自己訓練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需要進入這樣一種

“刻意練習的迴圈”:建立目標——達成結果——有效總結——突破限制,然後迴圈。

1.建立目標。

刻意練習從設定目標開始。對於提升能力的刻意練習來說,好的目標是這樣的:有難度,有挑戰,並且有效果。有難度,指的是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實現。有挑戰,指的不僅是高於自己當下的水平,而且會讓自己不舒服。有效果,不僅是獲得能力的成就感,而且還有整體提升的有效性。

建立目標的思考,思考什麼?

1。我要做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2。這個目標足夠明確嗎?(可以針對明確程度打分)

3。這個目標對我來說有沒有挑戰性?挑戰在哪裡?

第一個問題,保證了行動的動力和投入的正確;第二個問題,保證了行動的確定性;第三個問題,保證了訓練的有效性。

2.達成結果。

只有目標,沒有結果,就不會有要求,效果自然也會大打折扣。凡是不經過結果檢驗的過程都是一種不負責任。

有不少人在達不到目標的時候,就開始調整目標。從10到9,從9到8,每次都是妥協一點點,微妙地,不會被自己察覺到,把自己騙過了。於是,每次都會拿到一個6分的結果,還依然滿意,告慰自己說,沒差太多。在一次次自我欺騙中,看似做了那麼多的努力,實際上都還只是表面功夫。而且有一句最具欺騙性的謊言:不著急,慢慢來。

可以不著急,但是,並不是糊里糊塗地降低標準。為什麼不具備彪悍的職業能力?為什麼總是難以取得成就?就是因為:在每次行動中,把自己拉到了優秀線以下,一個個過程積累起來,到了最後,就什麼都不是了。

真正的高手,卻是在不著急的持續高標準要求中,達成結果,提升了自己。

3.有效總結。

事情完成之後,不管結果如何,都應該進行總結。總結反饋,就是用來穩固階段性成果的。總結不是走過場,反饋不是簡單的修正錯誤。反饋來源於三個方面:自己的感受;老師的指導;相關參與者、旁觀者的觀察。拿到這些反饋,就可以開始總結了。

我把平時做總結的方法歸納為“回饋四問”(GIVE):

Good:過去的這個階段中,做得好的地方是什麼?

Improve:可以提升的地方是什麼?

Value:這個階段對我的價值是什麼?

Effect:這樣的價值對我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成為高手:你敢像特工一樣訓練自己麼?

4.突破視野的限制,透過挑戰實現突破。

結果實現的下一步,本該建立下一階段的目標了。但是,請注意,如果沒有視野的擴充套件和突破,新的目標不可能有更大的挑戰,甚至會因為目標的持續“低調”,讓人產生倦怠感。優秀的人,是需要有挑戰的目標持續刺激的。

新的有挑戰的目標,有可能從正在做的事情中產生,因為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想法新的有挑戰的目標;有可能從陌生領域中產生,因為看到了新的興趣點,從而產生了連結;新的有挑戰的目標;有可能從榜樣人物身上產生,因為看到了自己所期待的未來的樣子。這些目標都有兩個特點:期待的,有挑戰的。

我有個做成長社群的朋友,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能夠自成體系地穩定運營了。有一次他問我,趙昂老師,我如果希望進一步提升自己,拔高格局,該怎麼做呢?

我說了三點建議:第一,深入社群成員,重視他們在成長行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由此開啟對於新問題的研究;第二,擴大社群的概念,從某種技能提升擴大到一類問題的解決,你就需要開始新領域的學習了;第三,嘗試給自己的社群運營提出更高的目標,突破原有的限制,比如招到更多的人,進而在過程中看到新的差距。這些都是對自己的挑戰,也都是提升自己、拔高自己、擴充套件自己的方式。

不要做一個埋頭苦幹的“機器人”,覺察到自己進入了哪個階段,有意識地主導自己的下一步行動;也不要做一個心浮氣躁的“空心人”,沉入一個階段,達成結果,再浮出水面。

持續迴圈,像訓練特工一樣,高標準要求自己,自然會擺脫簡單勤奮、低效努力的怪圈。這時候,之前很多無感的認知,才會真的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