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是否有“三顧茅廬”之事

歷史上是否有“三顧茅廬”之事

歷史上是否有“三顧茅廬”之事

經過羅貫中生花妙筆的充分渲染,幾百年來,劉備“三顧茅廬”故事在我國稱得上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了。但是,近年來有人對“三顧茅廬”的真實性問題提出質疑。那麼——

歷史上是否有“三顧茅廬”之事

《三國演義》第37回、38回寫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而“三顧茅廬”的故事,說自“徐庶走馬薦諸葛”之後,又因司馬徽推薦說諸葛亮可比興周八百年的姜尚,興漢四百年的張良,於是,劉備備齊禮品,與關羽、張飛先後三次到隆中請諸葛亮。第一次,諸葛亮已外出,路遇其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又遇諸葛亮與人出遊未歸,途中遇諸葛亮之友石廣元、孟公威,諸葛亮之弟諸葛均,岳父黃承彥;第三次適逢諸葛亮在家,但仍在草堂上晝寢未醒,直等到諸葛亮醒後,方才相見敘禮。然後,劉備虛心請教天下大事,諸葛亮侃侃而談。劉備深受啟發,懇請諸葛亮出山輔助,諸葛亮感其求賢若渴之極誠,答應出山。

關於劉備“三顧茅廬”之事,《三國志》劉備本傳根本沒有提到這件事。其事僅在《諸葛亮傳》中有簡略的記載,是說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並告之劉備:“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指劉備)宜枉駕顧之。”之後,“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諸葛亮在他的《(前)出師表》中亦提到此事:“先帝(指劉備)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劉備“三顧茅廬”之事,民間有許許多多傳說,史書有記載,諸葛亮本人有自述,《三國演義》有描寫,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對此事深信不疑。

三顧茅廬

1987年1月21日《解放日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對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之事提出質疑,講了三點理由:

其 一

《(前)出師表》的記述不可信。因為諸葛亮是一位“志存靖亂”、胸有大志的人,他“躬耕”、隱居,決非為了苟全性命於亂世,而是在等待時機。劉備邀他出山,正合其心意。但一請、再請、三請,他的大擺架子,隱而不出,豈不與其政治意願大相徑庭嗎?如果沒有第三請,他就失去了大展宏圖的良機,諸葛亮是不會這樣做的。另外,當時諸葛亮年僅26歲,沒有幹過什麼大事,也沒有多大的影響,身為漢室貴胄的劉備,僅憑徐庶等人的幾句讚譽之辭,就不顧路途辛苦,對一個無名小輩低三下四,豈不荒唐?

其 二

《隆中對策》也靠不住。劉備與諸葛亮初次會面時,正面臨著曹操十幾萬大軍南下的威脅,處於岌岌可危的險境之中。令人費解的是,《隆中對策》對燃眉之急的現實問題隻字不提,相反卻誇誇其談,坐而論道,大言“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彷彿曹操正在坐等捱打。蜀漢政權歷來沒有修史習慣,更不用說劉備見諸葛亮時不會安排現場記錄,所謂《隆中對策》很可能是後人附會《(前)出師表》中的“三顧臣於草廬”之說,加工杜撰而成。

其 三

《魏略》的說法才是正確的。《魏略》記諸葛亮感到荊州將受曹操大軍進攻,劉表又不足依恃,“乃北行見(劉)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魏略》成書於《三國志》之前,作者魚豢,系當代人錄當代史,頗為可信。再從諸葛亮終身積極進取、奮鬥不息的性格看,《魏略》認為諸葛亮是“登門自見”應屬可信。

上說很新穎,但“三顧茅廬”在歷史上實有其事之說,並沒有因此動搖,持肯定論者大有人在。比如有學者在1987年第11期《語文導報》上撰文反駁上文觀點:

其一

要否認《(前)出師表》所記“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否認《(前)出師表》出自諸葛亮之手,但迄今還沒有誰持否認說。

其二

以當時沒有修史習慣,不會安排現場記錄而否定《隆中對策》的真實性不足為據。若以此標準衡量史書,那就不僅僅是《隆中對策》不可信,整個《三國志》也不會可靠。

其三,從諸葛亮的為人和抱負看,他是不會厚著臉皮“登門自見”的;當時諸葛亮並非無名之輩,也不只是徐庶一人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雖有遠大抱負,但他一生“謹慎”,是決不會輕易事主的。

其四,當時劉備雖與漢皇同族,但他闖蕩多年,還沒有一個立足之地,他渴望賢能輔助。因此,當他得知有條“臥龍”正待機而出,怎肯輕易放過呢?劉備“三顧”並不是什麼低三下四,而是一種思賢若渴的表現。諸葛亮也正是吃透了劉備當時的心理,才有意讓劉備“三顧”而測其誠否的。

其五,既然《魏略》成書於《三國志》之前,為什麼陳壽不以其為據呢?陳壽對《魏略》記載肯定是瞭解的,但不以《魏略》為據,而是以諸葛亮本人的《(前)出師表》否定了《魏略》;儘管魚豢是當代人,但諸葛亮畢竟是當事人,局外的當代人哪有當事人可靠呢?

歷史上是否有“三顧茅廬”之事

由此看來,要否定“三顧茅廬”的真實性,還為時過早。因此,對爭論中提出的問題還有必要作進一步的研究。

歷史上是否有“三顧茅廬”之事

歷史上是否有“三顧茅廬”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