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不寒,米白如霜

小寒不寒,米白如霜

小寒不寒,米白如霜

| 黃靜芬

敲擊鍵盤的手指,越來越冷。擱在木地板上的雙腳,儘管套著厚襪子,也越來越涼。由此,感覺格外靈敏的四肢清楚知道,強冷空氣已經抵達,宛若無形厚實被子,將人裹得密不透風,無路可逃。

今日小寒。

小寒,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喻示一年裡,最寒冷日子開始。江南諺語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唐代詩人皎然在《顧渚行寄裴方舟》中說:“大寒山下葉未生,小寒山中葉初卷。”彼時,山中樹葉不再油綠平展,而是枯瘦捲曲,一派蕭殺模樣。那麼,待在鋼筋水泥樓裡的城裡人,是不是,也該不由自主擺出“山中葉初卷”的無奈姿態?

中醫說,冷氣積久而寒,寒為陰邪。小寒正處三九之時,民諺曰:“三九、四九冰上走。”閩南民諺曰:“小寒冷凍凍,寒到提火籠。”如今,火籠在閩南幾乎絕跡,城裡時尚年輕人,知道火籠長什麼模樣有什麼用途,已經沒幾人。想起小時候,老人們在冬天,基本上人人手提一個燃著微紅炭塊的火籠,我們這些小小孩子,時不時跑過去,將小手覆蓋在火籠口,那猛然撲來的熱乎乎感覺,至今,依然存留在記憶裡。

而民諺再曰:“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疾病。”那麼,就用美食,抵禦寒涼入侵吧。

中午,燜了一鍋白米、黑米、蕎麥、燕麥、玉米碎混合一起的“五寶”乾飯,燉了一缽黃豆枸杞紅棗豬蹄湯(黃豆:健腦益腎;枸杞:養肝明目;紅棗:益氣生津;豬蹄:補血養顏)、幹煎了一條馬鮫魚、素炒了一盤花椰菜。與女兒一起,暖暖地吃。

晚上,約了女友,去吃木炭火鍋。

據說,火鍋為我國獨創,三國時的“銅鼎”,為火鍋前身,火鍋有1900多年曆史。唐朝白居易《問劉十九》詩這樣描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寥寥20字,白大詩人將幾位知己圍著火鍋把酒夜話的美妙場景,描繪得惟妙惟肖。而我們兩個女人,素來不飲滴酒,在寒涼裡,邊大快朵頤,邊閒聊心事,將一個鴛鴦火鍋翻來攪去,吃得雙頰緋紅,眉開眼笑。

關於吃,歷來喜愛。不僅因為,吃是生存之需——唐代名醫孫思邈說:“安生之本,必資於食……故食能排邪而安臟腑。”還因為,吃是快樂之源——美食在前,心裡突兀滋生出的欣喜與滿足,恰如單純孩童。更因為,心裡早就明白,女人從青蔥至盛年,越來越寡淡的,先是紅紅綠綠的衣物,再是糾糾纏纏的情愛,最後才是對美食的熱愛,至無熱愛時,一切終結,生命迴歸塵泥。如此,日日出入廚房,三餐洗手做羹湯,既是做母親的職責所繫,也是做女人的極大樂趣所在。

今日小寒。於我而言,小寒不寒。小寒裡,有“炭黑火紅灰似雪,谷黃米白飯如霜”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