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潘金蓮,一個知名度很高的名字,已經足足紅了幾百年,但是,她最多留給人們的是罵名,時至今日,有些人與一個女人罵架,動不動就說,你個潘金蓮。首先,被罵做潘金蓮的女人,必須具備兩個特點,一是美貌,二是淫蕩。所以,在當今社會,潘金蓮就是生活不檢點女人的標籤,。她們統稱潘金蓮。這是一個貶義的的名字,是一個侮辱性的名字。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一起走進潘金蓮的前世今生。

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影視作品中的潘金蓮

回到遙遠的宋朝末年。那是一個法制觀念淡漠社會治安相對混亂的年代。

那一年,山東清河縣的潘裁縫生了他的第六個女兒,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潘裁縫是誓死要生一個兒子的。看到出世的又是一個女娃時,潘裁縫一聲長嘆,半個月都沒有出門。出生後的小女子連個名字都懶得起。因為姊妹中排行第六,所以平日裡人們就稱呼她為潘老六。

潘老六的童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的,父母雖然重男輕女,好在並不刻薄。她每天最多的就是看父親裁剪衣服。但是,平靜的日子在潘老六九歲那年被打破了,因為潘裁縫死了。家裡一下子沒有了頂樑柱,也就斷了營生。為了潘老六能夠活下去,也為了潘老六以後能有個好歸宿,她的母親三十兩銀子把她賣到了王招宣的府中做丫鬟。這也不是為孃的心狠,實在是無奈之舉。

在那個年代,貧苦人家的女孩子,賣給大戶人家做個丫鬟也是一條出路,發展的好被老爺相中再做個小妾也是很好的結局。如果被賣到大財主家,在當時就好比在一家很好的企業上班了,如果被賣到權貴家,那就相當於政府部門上班了。因為那時候的權貴很多辦公也是在家裡。所以政府權貴家的丫鬟最次也相當於政府招待所服務員,方方面面待遇還是可以的,但是,逃不出的一個現實是,被賣的丫鬟是老爺的私有財產。老爺想把你怎樣就怎樣。當時的社會風氣就是這樣,人們的普遍意識也認為這樣是合情合理的。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而且,這也是當時有錢有勢家庭的標配。就好比今天家庭的電視,每家都擺一個,當然有條件的也可以擺兩個或者更多。這其中有三個功能,一,自己娛樂的功能,二,裝飾門面的功能。三,服務家庭的功能。

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影視作品中的小丫頭

小小的潘老六就這樣在自己還年幼無知的情況下,現實和命運卻已經給她規劃好了未來要走的路。她沒權利參與,也來不及逃避。只因為,在那個年代,女人,你的名字就是弱者。

再說這王招宣,當時是北宋末年,政府昏庸,官場腐敗,流寇四起,黑社會橫行。招宣就是北宋中央政府派往各地協助地方官員,招降地方反動勢力的武職最高官員。又有兵權,又有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在當時的清河縣這個王招宣絕對是手眼通天的勢力派,以當時的道德標準衡量,他倒也不是什麼壞人,一到山東境內就把府邸設在清河縣內,也算是身處匪患第一線了。有了官邸,那首要任務就是要把標配整起來。王招宣就派手下人去物色十歲以下小姑娘有合適的就買來府中。為什麼要十歲以下呢?因為那會的權貴對這府中丫鬟是很講究的。既然丫鬟是家裡的服務人員,在往來的賓客面前走動,外貌內涵,言行舉止也是代表這個家庭的品味檔次。也是權貴間攀比炫耀的資本。所以,一般年紀小的女孩被賣到府中,主人也是根據個人愛好培養,主人愛賦詩寫文的就教讀書識字。主人愛撫琴的就學彈琴,主人愛吹簫的就學吹簫。就像現在養了一隻小狗,主人總是教翻跟頭,撿東西一個道理。是為了自己娛樂,也是為了人前炫耀。所以,一定要買的年齡小的。先在家裡養著從小培養。

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當日裡,和潘老六一起買入的還有一個女孩,也是九歲,略微比潘老六高一點點,生的那叫一個白,是客棧胡掌櫃的女兒,因生在農曆二月,故名叫二月。也是一個苦命的孩子,幾個小混混酒足飯飽非禮老闆娘,掌櫃的上前勸阻,夫妻雙方被小混混殺害。歹人把客棧洗劫一空還一把火燒了個乾淨。小二月那日裡正好外出玩耍逃過一劫。從此。二月失去雙親後一直被本家叔嬸收養,不知何等原由也一同被王招宣買來了。

管家領著胡二月,和潘老六來面見王招宣,兩個小妮子雖才九歲,但都生的俊俏可愛。也都是美人坯子。王招宣自然十分滿意。當他聽說這麼可愛的小人兒一個叫胡二月,一個叫潘老六時,連連說不雅,不雅。因二月生的肌如白玉,就叫了胡玉蓮,因潘老六小腳生的精緻,就叫了潘金蓮。

從此,潘老六便成了潘金蓮,與胡玉蓮一起在王府安頓了下來。平日裡收拾打掃幹些雜活,除此之外和年長的丫鬟姐姐一起學習跳舞彈琴。轉眼三年過去,小金蓮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可就在這時候和金蓮一起買來的胡玉蓮死了,說是染了惡疾。可金蓮聽幾個府中的老媽媽說,是老爺酒後叫胡玉蓮去暖床,結果好好的就死了。都說年歲太小了,太可憐了。那個年代,在老爺們的家中死一個無依無靠的人根本沒人管。金蓮也聽老媽子們說了,暖床就是老爺嫌晚上被窩裡冷,先讓丫鬟們鑽進被窩,過一會老爺再進去。小金蓮想過有一天這一切肯定也會發生再自己身上。到時候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

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古代小丫鬟給老爺暖床

好在老爺最近經常不在府上,據說最近兩年梁山地區流寇鬧得厲害,招宣大人一直都在軍中處理事物。家中也就多是一些女眷,小金蓮的日子倒也過得安穩。可就在金蓮十五歲這年,王招宣突然暴斃軍中。

王招宣一死,王府家道中落,十五歲的潘金蓮又被賣給了當地有名的大戶張員外。

在一個秋風蕭瑟的黃昏,金蓮被一個張大戶家的來的老媽子和王府的家丁送去了張家。陪伴她的除了這兩個無關的人,只有一個用碎花布拼湊縫製的花布包,那是當年父親用做衣服剩的碎布料親手縫製的。

樹葉在秋風中飄零。落在地上,又隨風飄向更遠的地方。那一刻送別金蓮的卻也只有瑟瑟秋風和片片落葉。

從王招宣府到張家大院,那段路,金蓮走的艱難,也走的肝腸寸斷。又一次,是別人安排了潘金蓮的命運。

來到張家大院,五十多歲肥頭大耳的張大員外看金蓮生的美貌,日日裡便想要親近。無奈張大員外雖家大業大,但其原配夫人柳氏生性彪悍,張員外找金蓮聽聽曲彈彈琴還行,有非分之想那也是萬萬不可的。終有一日,原配夫人出了趟遠門,張員外夜間便把金蓮從丫鬟的房間拽到了上房。夜色朦朧,天空有一抹陰雲。

那一夜,山河破碎風飄絮。

那一夜,梨花帶雨淚滿襟。

那一夜,風吹打窗戶的聲音就像金蓮的哭泣。

隨後的日子,張大員外一有機會就去找潘金蓮。他使了些銀兩,威逼利誘,堵住了家裡其他下人的嘴,不讓去女主人那裡嚼舌根。金蓮也從最開始的被迫慢慢的變成了逆來順受。畢竟,她就是一個老爺花錢買來的丫鬟,如果有朝一日能轉正,被張大員外收個偏房,做個小,那也算是有個著落,最起碼能混個衣食無憂。

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可是,不久之後,張大員外得了一種怪病,動不動就大汗淋漓,腰也痛,還尿頻尿急尿不盡。大夫說這是虛症。柳氏可就納悶了,好好的人怎麼就虛了呢?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張大員外和潘金蓮的種種也就傳到了柳氏的耳朵。柳氏豈是眼睛裡能揉沙子之人,掌嘴了金蓮還不解恨,她覺得就這麼趕出家門那都是便宜了金蓮。於是,她想了一個歹毒的法子,要把金蓮下嫁給又老又矮又醜賣燒餅的武大郎。

潘金蓮哭紅了雙眼看著張員外?病懨懨的張員外卻還打著自己的小九九,他盤算著,這個武大郎是個外鄉人,本來就租了自家的店鋪賣燒餅為生。也沒本事也沒性格,要是把金蓮嫁過去,那自己豈不是以後也就可以經常偷偷跑去看看金蓮了。於是,張員外也同意了這門婚事。

那一刻,絕望的潘金蓮望著絕情的張員外淚流滿面。那一刻,潘金蓮無助的不知所措。那一刻,別人又一次主宰了潘金蓮的命運。那一年,潘金蓮年方十九。正是青春靚麗如花的年紀。

武大郎可是整天賣燒餅,喜從天上來,晴天一聲雷,祖墳冒青煙。突然別人就送來一個媳婦,還年輕漂亮。如花似玉。當然一百個願意。於是,人送來,就等於結了婚了。從此,潘金蓮就這麼成了醜陋挫男武大郎的媳婦。儘管,潘金蓮內心有一千個不願意的理由,可她無能為力。

從這以後,張大員外也隔三差五的來,每次武大郎總是識趣的出去買燒餅,在他眼中,張大員外是他的大恩人。自己只是撿了便宜的外人。潘金蓮恨這一切,恨張大員外,更恨懦弱的武大。但也只能麻木的接受這一切。

過了沒有多久,張大員外病越來越重,最終不治身亡了。這下可又惹惱了柳氏,她又把罪怪到了潘金蓮頭上。說是潘金蓮使的張員外生的病。帶人連夜趕走了武大郎和金蓮兩口子。

就這樣,潘金蓮又隨武大郎從清河縣來到了大郎的老家陽穀縣,在陽穀縣開了家燒餅店。

來到陽穀縣,日子倒還算清閒,武大每日去買燒餅,金蓮收一些街坊鄰居的針線活,掙個碎銀子貼補家用。金蓮很少去人前走動,也很少言語。總是一個人柔柔的靜靜的在窗前做著針線活。人們都誇武大好福氣,娶了這麼又漂亮又能幹又聽話的媳婦。

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影視作品中的西門慶

可平靜的日子在一個平靜的午後被打破了。金蓮推窗想透透空氣,可用來支窗戶的一根長竹竿卻不小心落下,砸在了窗下路過的一位衣著華貴的公子頭上。金蓮在窗前窘迫的“啊”了一聲,又慌亂的用手捂住了嘴。都怪自己不小心傷了別人。那位公子摸著頭抬頭一看,有點小慌張的金蓮,驚鴻一瞥,他痴痴的盯著金蓮,連說了幾聲無妨無妨。一個在窗內,一個在窗外。一個內心慌亂,一個內心蕩漾。目光相遇的那一刻,金蓮趕緊慌亂的躲開了,只記得那個眼神有點痴,只記得那個臉龐很帥氣。

這注定是一次不平凡的邂逅。這位公子是本地出了名的高富帥,複姓西門,單名慶。人稱西門大官人。做藥材生意,在各地都有分號。和京城的權貴當朝宰相蔡京也有關係。看著慌亂躲去的潘金蓮,依舊站在窗前西門頓然失魂。這一切都站在被街角磕瓜子的王婆看在眼裡。這王婆本就是拿一把瓜子街口能聊一下午的人。滿嘴盡是誰家的媳婦愛叫喚,誰家的爺們沒經驗。本身年輕時也是暗門子出身,年老了在街口開一家茶館度日。王婆看到西門大官人如此情景。湊上前套起了近乎。西門那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從王婆嘴裡得知窗後的女子是潘金蓮原來是燒餅武大的娘子。並對王婆表示一眼就愛上了潘金蓮,希望王婆成全。於是,王婆和他定下計謀,由王婆約潘金蓮到王婆茶館給王婆做壽衣,西門大官人乘機接觸。當然一切費用皆有西門大官人買單。

這以後潘金蓮便日日去王婆茶樓。西門大官人便備了上好酒菜也天天在王婆茶樓包場。剛開始,金蓮以為這一切都只是巧合,畢竟富家公子想在那吃就在那吃這是人家的事。王婆和西門大官人也時時叫金蓮歇會一起過來吃喝。金蓮也總是拒絕。可慢慢的久了,金蓮也和他們聊會,西門官人殷勤又會說話,逗得潘金蓮臉上也有了久違的笑容。王婆,總是在兩人聊天時有意無意的走開。慢慢金蓮也不再生疏。西門大官人本就是風月場的老手,又帥又多金。他的花言巧語也罷,真情流露也罷。慢慢的讓潘金蓮早已塵封麻木的內心感覺到了久違的快樂和溫暖。對西門大官人的態度也從最初的冷漠逃避,變得有點緊張也有點歡喜。終於,在一次西門慶海誓山盟慾火焚身的表白後,潘金蓮沒有拒絕。他們就這樣在一起了。

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從此,王婆茶樓便成了他們私會的場所,那段時光,是潘金蓮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這一次,不論是將會被唾棄,還是會被謾罵,潘金蓮都是自己主宰了自己的命運。

後來的事,是一個悲情的結局,西門慶和潘金蓮的事傳到武大的耳朵,武大捉姦被西門慶所傷,在家養傷不能下床,天天辱罵潘金蓮和西門慶,終被王婆西門金蓮三人毒死。

至於潘金蓮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武大死後其弟武松為兄報仇,武松就地斬殺了潘金蓮。享年22歲。還有一種說法,武松先去找西門慶為兄報仇,結果殺錯了人被收監。西門慶就和潘金蓮一起生活過日子,但西門慶天天尋花問柳,潘金蓮才知道曾經的山盟海誓只不過是一句美麗的謊言,在男人的眼裡,說過的話可以不算,愛過的人可以再換。潘金蓮由愛生恨,以大量春藥讓西門服下,最終西門慶死於潘金蓮懷裡。在這之後,潘金蓮才被武松所殺。

潘金蓮,一個被人誤解的名字

無論哪種結局,潘金蓮最終死於非命,她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毒死武大。在那個年代,她也許可殺,但她絕不可恨。她更不應該揹負千古罵名。她只是被權貴買來的玩具,甚至工具。她只是推了一扇不該推的窗,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

這就是潘金蓮,一個薄命的紅顏。

這就是潘金蓮,你不應該被恨上千年。

這就是潘金蓮,你不應該被討厭。

雖然她與人通姦錯誤的,謀殺親夫更是罪惡。但她也是那個時代的受害者。

您對本文有何看法,請留言評論。喜歡請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