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腫瘤長得又大又深,不切腎臟行嗎?——復旦腫瘤的腎臟保衛戰

剛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王女士近來不明原因的覺得腰背部痠痛,一起跳舞的老張告訴她:“人啊上了年紀,各種毛病都來了,對門金大爺去年腰背痛查出來胰腺癌,沒多久就走掉了,現在單位的體檢做的專案不太全,還不如去醫院好好做做詳細做做檢查。”

王女士隨機去當地人民醫院做了全體體檢,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腹部B超發現了左腎有個5。3cm內生型腫瘤,在體檢醫生的建議下,做了增強CT高度懷疑是腎癌,泌尿外科醫生說腫瘤長的太且深(如圖),保腎容易切不乾淨,而且很可能保不住,最好全切除。王女士全家都慌了,輾轉多家醫院四處託人打聽,結果大同小異。

多次就醫諮詢之後,加重了王女士全家對切除腎臟後,萬一將來另外一側腎臟再有什麼問題就麻煩了的擔憂(這也是所有腎腫瘤手術病人的共同關注)。同時,他們瞭解到保腎手術可做到切除腫瘤且保留部分腎臟,術後患者有更好生活質量和腎功能備份。這就更加堅定了他們尋找保腎手術方案的決心,在不甘心的驅使下,王女士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求助於泌尿外科首席專家葉定偉教授,諮詢是否可做那種完整切除腫瘤又保留腎臟的手術,預知後事如何,這裡先賣個關子。

腎腫瘤長得又大又深,不切腎臟行嗎?——復旦腫瘤的腎臟保衛戰

先回顧下腎臟腫瘤的保腎外科治療歷史, 1884年,Wells醫生首次將部分腎切除術用於腎周纖維脂瘤的手術,至今已經有136年曆史,總結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隨著解剖和縫合技術的改進,大大減少了術後出血、尿瘻發生率。從90年代末開始,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保腎的腫瘤切除手術與全切術後的總的複發率和死亡率基本沒有差異,但術後發生腎功能不全及腎切除後其他的相關併發症機率顯著降低。

保腎手術的大前提是強調完整切除這個第一要務,在此基礎上選擇更合適的手術方式去保留腎臟,達不到上述要求寧可選擇根治性全切除。

千禧年以後,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腹腔鏡、3D影像技術、達芬奇(Da Vinci)機器人手術系統的臨床應用,使得超精細解成為現實,尤其是達芬奇機器人將保腎手術治療帶入超精準外科時代。

時至今日保腎手術可以透過開放手術、傳統腹腔鏡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等多種方式達成。開放手術切口大,術後恢復慢,部分患者會有較長時間的切口周圍疼痛影響生活質量。傳統腹腔鏡手術切口小,術後恢復快,慢性疼痛相對較少,但受制於器械不能彎曲,操作繁雜,適合腫瘤位置好大小適中的腫瘤。複雜的中央型或者是腎門鄰近大血管位置的腫瘤往往是泌尿外科醫生最頭疼的問題,開放手術和傳統的腹腔鏡手術優勢全無。

達芬奇(Da Vinci)機器人手術系統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技術平臺,整合了美國航天航空局和眾多科研機構的先進技術,代表了微創手術領域的最高水平。它有非常多的優點:高畫質晰的3D成像系統放大10倍以上,

超越了人眼的侷限,

極微小的血管也可以看得十分清楚,為主刀醫生提供微觀且清晰的手術視野。主刀醫生操作的手術器械可以近乎完美的模擬人手腕操作,同時濾除人手的自然顫動,

超越了人手的極限,

機械臂將人手的動作按比例的縮小,其靈活度和精確度特別適合人手不能觸及的狹小空間進行超精細的手術操作。復旦大學腫瘤醫院裝備的第4代達芬奇手術系統Xi,體積更小,機械臂自由度更高,有著更清晰的裸眼3D技術,手術視野可多角度切換,視野和操作全無死角,令腫瘤無處遁形。

經過葉定偉教授門診耐心的解釋病情和圖解了手術方式,王女士全家懸著的心終於定了下來,2020年10月初,葉定偉教授親自為王女士實施了第四代達芬奇Xi機器人輔助腎部分切除手術,葉教授的絕技精準的“小片刀法”與達芬奇超精細的機械臂操作近乎完美的結合,腫瘤切除非常完整,保住了王女士至少3/5以上是正常腎組織,熱缺血時間短,術中出血微量,術後3天即可下地活動,術後5天拔管出院。王女士全家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對葉定偉教授團隊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機器人手術系統將手術的精準度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和維度,使得泌尿外科醫生能夠超越傳統技術的限制,將微創保腎手術應用於更為複雜中央型或腎門型腫瘤,將保腎手術帶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此處已新增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