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教育方式,叫做我歷經千辛萬苦,卻把孩子養成了“廢柴”!

為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在自己的悉心指導下茁壯成長,然而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卻從來沒有一種明確的準則或定義。

孩子,就像是父母人生的第二次延續,這種延續不僅僅是生命上的,乃至性格,三觀皆是如此,父母身上的性格品質,會在與孩子的相處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教師賦予初識世界的他們以知識,而父母,卻是足以影響孩子們一生的人生導師!

然而許多父母的教育常態卻是,總是一昧的告訴孩子們應該如何做,卻忘記了告訴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總是不厭其煩的強調著“我都是為了你好”,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感受!

而今天我們要來聊的話題就是,

有一種教育方式,叫做我歷經千辛萬苦,卻把孩子養成了“廢柴”!

有一種教育方式,叫做我歷經千辛萬苦,卻把孩子養成了“廢柴”!

前段時間,在某音上看到一則影片,一位17歲的少年,因在校與同學發生矛盾被媽媽批評,選擇從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全程僅僅不到5秒的時間,令人為之嘆息!

這起事件,再次讓許多網友對現今父母的教育方式陷入了沉思,一個17歲的男孩,從橋上一躍而下時,竟然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可想而知他當時正經歷著怎樣的絕望!

我們總是以愛的名義,告訴孩子應該如何去做才是最正確的,殊不知,不曾真正走入過孩子們的內心,瞭解他們經歷過的事情,這種“正確”,只不過是一種自以為是的徒勞!

生而為人,靈魂都是自由且獨立的,不曾與他一樣感同身受過,就不要妄下斷言,對於陌生人如是,對於身邊最親近的人也同樣如此!

有一種教育方式,叫做我歷經千辛萬苦,卻把孩子養成了“廢柴”!

UC Berkeley大學的心理學家與哲學家艾莉森·高普妮克,曾經把家長劃分為兩種類別,分別是

“木匠型”父母

“園丁型”父母

,不同類別的父母,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有著天壤之別!

“木匠型”

的父母,可以理解為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幻想好了孩子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要讓他成為什麼樣子,然而再一點一點的對孩子進行雕琢,成為父母理想中的模樣!

朋友小文,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初識小文,是在大學時代,那時候的她性格文靜內斂,不善言談,對待旁人總是彬彬有禮很容易就贏得了她人的好感!

但畢業後再次遇見她時,小文卻仿若變了一個模樣,變得活潑,總是有著說不完的話,丟掉了安穩的工作,愛上了旅行,朋友圈遍佈著她行走在世界各地的照片。

當我問到她為什麼你變化這麼大時,小文這樣說道:“從小到大,自己仿若一直活在他人的期盼中,小時候喜歡畫畫,卻被媽媽呵斥畫畫無用,選擇了鋼琴,高考時,想報考繪畫專業完成小時候的夢想,卻被家裡苦口婆心的勸說不好找工作,選擇了他們口中的熱門專業會計,如今,到了要談戀愛結婚的年齡,卻依然要被勸說遵從他們所謂正確的選擇,自己的童年與青春時光,已經在他們所謂的正確中度過了,然而這種正確,卻並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幸福感,相反的,只有無奈與心酸,我不想將以後的人生,再交給他人來做抉擇,即便我現在選的或許是錯誤的,但這隻要是我自己的決定,就足夠了”。

你是否也曾在深夜裡,發出過這麼一聲嘆息,

“我這麼努力,到最後居然是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

,努力無錯,但你努力的方向,究竟是為了成為他人眼中的自己,還是成為你眼中的我呢?

有一種教育方式,叫做我歷經千辛萬苦,卻把孩子養成了“廢柴”!

而在

“園丁型”

父母的教育下,孩子的天性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幸福感也會隨之而來,父母只是為孩子提供了一片陽光雨露,讓孩子在這片沃土下自然生長。

他們把孩子的注意力,從父母本身,轉移到周邊的環境上,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不再是一種權威的象徵,而是足以交心的朋友。

隨著年齡漸長,在

“園丁型”

父母教育下的孩子,會有著自己的人生軌跡,有為之奮鬥的目標與理想,他們從未活在別人的期盼中,當下的努力,只是為了成就未來更好的自己。

除了本身的幸福感之外,這種教育方式,也會賦予孩子極強的自信力,因為面對選擇時,通常是他們自己做決定,父母只是給出自己的見解與建議,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孩子會漸漸形成獨立的性格,善於聆聽他人的建議,以及相互的理解。

有一種教育方式,叫做我歷經千辛萬苦,卻把孩子養成了“廢柴”!

好萊塢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就是在這樣一種環境下長大的。

斯皮爾伯格的父親阿諾德,是當時通用電氣下的高階工程師,主導了世界上第一臺工業計算機的研發,然而讓阿諾德的沒想到的卻是,自己的兒子,卻無意間愛上了電影。

而作為極客天才的阿諾德,對於斯皮爾伯格拍電影這件事,一直頗為不喜,他認為電影只是一種奇技淫巧,除了娛樂之外沒有絲毫價值。

但阿諾德,卻始終沒有否定過斯皮爾伯格的愛好,相反的,在斯皮爾伯格13歲的時候,拿到了父親送給自己的人生中第一臺攝像機。

在斯皮爾伯格15歲的時候,更是拿著父親阿諾德給自己的500美元,拍攝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火花》,也就是後來《第三類接觸》的雛形作品。

在阿諾德與兒子價值觀相悖的時候,阿諾德並沒有去否定兒子的想法,反而給予了支援,就這樣,斯皮爾伯格成為了電影史上的時代巨匠,獲得了7次最佳導演提名,9次最佳影片提名,塑造了無數經典!

有一種教育方式,叫做我歷經千辛萬苦,卻把孩子養成了“廢柴”!

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與孩子成為朋友,與他一起成長,一起經歷他幼小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end-

今日話題:究竟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符合當下這個社會的發展?

作者:聆聽治癒系;用筆記錄每一個溫暖的故事!